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拓宽阅读教学的视野:清楚叙述视角的界定对"叙述视角"的关注,源于走进江南大学文学院,旁听黄晓丹博士的儿童文学阅读课,其中,《主题、叙述者和文体》这一课讲到了"叙述视角",引起了我的兴趣。"叙述视角"是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即作者是以什么身份,站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来进行叙述的。具体  相似文献   

2.
论《远大前程》的叙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州师专学报》2015,(5):26-29
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内容等三个方面对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的叙事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分析。狄更斯在《远大前程》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并对经验自我视角和叙述自我视角进行交替使用。同时,他注重叙述结构整体的张弛平衡,与情节中的道德内涵紧密结合,并通过对两主人公之间联结、远离和再度联结的详细叙事,揭示了关注人性和道德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叙述学中的视角理论对《爱情故事》的文本进行细读。发现该文中的两种叙述视角:全知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产生了两个文本:显文本和潜文本。这两个文本传递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不可靠的价值观。由全知视角叙述的显文本传递了思想高于容貌的价值观,而由第一人称视角叙述的潜文本所传递的是容貌高于思想的价值观。潜文本颠覆了显文本的价值观。这是作者对叙述视角模糊认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邹赞 《青海师专学报》2011,31(2):123-126
通过细读小说文本,采用叙事学关于叙述视角的理论对《铁皮鼓》进行分析发现:《铁皮鼓》在第一人称叙述的总框架内融合了仰视角、叙述主体自我物化、旁观视角等多元视角形式,其叙事风格融荒诞、真实、反讽于一体。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的是戏曲的叙述视角问题,它以人物出场白、人物心理、鬼神人物的叙述、人物的上下场诗和剧目的总题诗四种形态进行代言性全知叙述。而在中国古典小说向戏曲嬗变的过程中,存在由小说的多元性叙述视角向戏曲的代言性全知视角转变现象。戏曲具有一个人物、多个人物叙述里、高于整个人物世界和故事世界的全知叙述视角,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实质是由小说叙述视角的多元性,转化为戏曲代言全知叙述视角的多层次性,本质由小说主要是供阅读的语言艺术与戏曲是舞台表演综合艺术决定。  相似文献   

6.
李娜 《文教资料》2020,(4):22-24
本文从叙述学和文体学角度,对非虚构小说短篇《我们是布莱恩》的叙述视角和人物思想的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作者的态度、观点,与讲故事的方式关系紧密。若作者想要通过叙述影响读者的判断,在选择叙述视角方面就会尤其谨慎。当作者选择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时,其选择的故事内容和话语方式会影响叙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卡森·麦卡勒斯在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运用了不同的叙述视角。通过分析第二人称叙述视角在小说中的运用,指出其作用是双重的。在第二人称叙述视角下,其叙述者既是小说中的全知叙述者,也是读者,从而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故事中的人物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判断。此外,该文还分析了小说中所运用的不同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其中包括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第三人称有限叙述视角。不同的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在交代故事背景、揭示小说主题,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等方面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前维吾尔作家在小说创作中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时,并不太注重小说视角方面的功能。随着作家文学理论水平和鉴赏水平的发展,他们开始意识到第一人称与其他人称在叙述上的差别,于是在创作中开始重新考虑第一人称视角的功能,并使叙述视角呈现多样化。论文结合文本,从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等三个方面,阐述当代维吾尔语小说中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正>画家、摄影家要出好作品,必须要选取最佳视角。同理,小说也要选择最佳叙述视角来表现作家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小说的叙述视角与人称有密切关系。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同时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视角移入作品内部,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这种叙述视角的优势是:人物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价。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几乎透明,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侧重主观心理描写的叙事作品往往采用第一人称叙述,  相似文献   

10.
叙述视角的选择和变化暗含着作者特定的意图。自20世纪以来,在叙述学和文体学领域,叙述视角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然而在翻译研究领域,叙述视角的传递问题仍然缺乏关注。认知文体学丰富的理论有助于我们通过细微的词汇或语法标记辨别原文和译文中的叙述视角变换情况,探讨作者和译者对文本世界的建构。《愤怒的葡萄》及其五个汉译本的对比研究揭示了小说翻译中叙述视角的传递与作者意图传达的关系:翻译时叙述视角的变化会影响原文作者意图的准确传达,因为叙述视角的变化会影响意义建构的方向,进而影响准确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对原文叙述视角的准确判定有助于译者构建原文文本世界;译文越贴近原文叙述视角,越能准确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1.
将《红楼梦》与其它古典小说相比,《红楼梦》显示出了极大的叙事智慧及独特的叙事魅力。本文围绕作者如何与叙述者分离,如何巧妙运用全知视角、限知视角等多重叙述视角叙事这几个方面,从叙事学角度分析了《红楼梦》对中国古典小说叙述者及叙述视角的开拓创新。作者对叙述者及叙述视角进行了一系列的巧妙安排,小说叙述者的扑朔迷离,叙述视角的灵活转换,千变万化,使作品呈现出极其广阔的叙述空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就是凭借其开创性的叙事手法提高了其叙事品位,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该文将第一人称叙述分为三种不同的叙述视角,结合《聊斋志异》中为数不多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作品进行分析,解析这些不同的叙述视角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并分析这些作品间相异的结构与特色。  相似文献   

13.
《复活》作为19世纪扛鼎之作,其叙述手法值得考究和借鉴。《复活》的叙述艺术可从叙述视角和叙述话语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作品采用全知的叙述视角,叙述者可以随时随地出现在任何角落来向读者报道事件的细枝末节,这种全知性的叙述成为《复活》得以塑造广阔社会画面的前提和基础;此外,与全知的叙述视角相关,叙述者还经常进入潜入他人的内心世界,窥探人物的所思所想,这样,在叙述话语层出现大量的内心话语。  相似文献   

14.
刘军 《现代语文》2007,(6):79-80
叙述视角是区分小说不同叙述方式的标准,越来越多的作家在这方面进行着不断的尝试,以便更好地突出主题和取得艺术效果。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在小说《浮生如梦》中采用多重叙述视角,生动细腻地透视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作为文化偶像的女性在婚姻、家庭、事业等方面的幻与灭。本文试从叙述视角入手,分析各种叙事视角在该作品中的应用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以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作品。  相似文献   

15.
叙述视角的讨论是20世纪小说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海明威的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明显带有视角探索的倾向.本文从叙述学的角度,从客观式的叙述视角、视角越界两方面对这篇小说进行解读,并上升至哲学现象学的角度,挖掘其小说内在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金银岛》是罗伯特·史蒂文森流传甚广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展示了出色的叙事技巧,尤其是叙述视角的巧妙运用。文章借助叙事学视角研究的方法,从吉姆少年叙述、吉姆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的双重视角、大夫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与视角越界三个方面对作品的叙事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世立 《华章》2007,(8):87
<老残游记>独特的叙述视角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限知视角的运用;第二、传统小说.全知式'叙述视角的因袭.这种特殊的叙述视角的形成和晚清小说家的创新精神和传统叙事模式的影响等因素相关.由于小说独特的叙述视角,小说呈现出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转变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叙事时间、叙事情境以及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作者发现该文本的叙事时间运用了时间倒错的手法,文章各部分形成圆环式叙述结构;文本中作者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人物叙事视角相互转换;叙事运用了多重叙述声音,这些都体现了福克纳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运用结构主义叙述学的叙述视角理论对鲁迅小说《离婚》进行分析,并指出本在这种叙述视角下的叙述特色。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叙事学理论中的“叙述视角”为切入点,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我”这一独特的叙述视角做出分析透视——第一人称叙述,多重式内聚焦叙述视角。作者通过第一人称独白,多重式内聚焦叙述视角抒写了一个为爱沉默奉献了一生的女人的爱情绝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