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2月27日 晴 16岁是躁动的,让我们富于联想,尤其是男女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英国《每日镜报》举行了一次“三个字小说”的征文比赛活动。应征者有八百人之多。经过评选,公布结果,第一名的三字篇是:“神垂死”。第二名有两篇:“侏儒跳”和“衣柜咳”。以下还有若干名次,而且还有评语。名列前茅的“神垂死”的评语是:“主题忧郁,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种种忧虑……”这样的“三个字小说”,真是“天晓得”!(小聂辑)天晓得的“三个字小说”@小聂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第八册《西门豹》一文中,出现了三个“闹”字,教学时抓住这一字眼,可以帮助学生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根本原因加深理解. 一是西门豹向老大爷询问邺地荒凉的主要原因,老大爷告诉他“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二是所谓河伯娶媳妇,不过是巫婆和官绅为了骗取老百姓  相似文献   

4.
三个字     
我这人婚姻念头动得早.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10岁时就想到了结婚。记得10岁那年的某个晚上.我和小学同学周建辉在劳动广场上玩,不知是他还是我引出的话题,我们讨论班上的女同学谁最漂亮。他想了想说,赵子琴最漂亮。  相似文献   

5.
“暖”字学生非常容易写错,错的地方也几乎“不谋而合”:把右半边写成“爱”,把左半边写成“目”。学完课文之后,该学习生字了,其中有个环节是在小组内交流难记的字,然后说说自己的好办法。梁昊翔同学的办法真是妙极了:“‘暖’为什么是‘日字旁’呢?‘日’就是太阳的意思,没有  相似文献   

6.
黄道周的“明诚”论,上承继子思,下综合朱熹、王阳明的思想;既是他以“诚”为宇宙天地万物本源的天道,同时也是他所主张的合圣贤之德的人道。诚指的宇宙万物的本体,同时又是“与天地合德”的道德伦理;从诚生明,“谓之性”,可视为被黄道周改造过的不同于王阳明所说的“良知”;从明归诚,“谓之教”,可视为是朱熹所倡导的“主敬”。黄道周的明诚论同时具有致知止善的认识论意义。知即知止,止即至善,表现为从格物→克己(或博文)→知至→止善→明诚。黄道周和会朱、陆,杂糅朱、王的理学思想,彰显其与以往闽学学者的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个学生,就只认识一个川字。这天,教书先生检查识字情况,一连指了很多字,学生都摇头不认识,突然,学生看见了三字,非常高兴,指着字大声说  相似文献   

8.
说“三”字     
三字搭配其他数字,词语颇多,这是汉语里很有趣的一个现象。仅仅以三起始的珠算口诀,就有好几个成了固定格式的成语。三人合伙做生意,大家谈好,出资和利润都是三一三剩一。此语是三人均分,各占三分之一的意思。饥肠辘辘之时,发现一桌美味,不管三七二十一,吃了再说。这又是个珠算口诀,是说不管怎样,无所顾及(去做)。  相似文献   

9.
传说在浩瀚无际的沙漠深处,有一座埋藏着许多宝藏的古城。人们要想获取宝藏,必须穿越沙漠,战胜沿途数不清的机关和陷阱。很多人对那价值连城的财宝心驰神往,却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去征服沙漠以及杀机四伏的重重陷阱。这批珍贵的财宝,就这样在沙漠古城里埋藏了一代又一代。  相似文献   

10.
“三”是一个数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①数目,二加一后所得。②表示多数或多次,如三番五次。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文明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度,“三”这个“小不点”一经与别的字词组合,便派生出诸多有趣的含义。一、用在地理上,表示浩大、辽阔我们经常能从报纸、电视上看到“三湘大地”“三晋高原”“三秦大地”等说法,足见湖南、山西、陕西等地方人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1.
大家常惊讶于我们班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惊讶于学生的数学作业如此认真!一个班级怎么会没有几个头痛学生呢?大家疑惑着!其实我有“三字”妙诀。  相似文献   

12.
“三”字经     
“三”是实指和虚指的分界线,人们常说“事不过三”。古今中外许多人都喜欢把治学经验、为人修养、读书心得等总结到“三”为止。  相似文献   

13.
上课了,杜家凤同学正在进行课前诗歌赏析。她讲的是《宣州谢眺楼送别校书叔云》,朗读声情并茂,赏析层次分明,语言流畅。从字词到诗句再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都很到位。我很高兴,立即对她的出色表现进行了高度赞扬。然后又号召班上同学以她为榜样,认真学习。接着就进入新课,可是正当我转身板书课题时,却愣住了:在黑板  相似文献   

14.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唐寅在题诗作画时,常隐其真名。他有个题款:只在康宣两字头,这是一条离合体灯谜。只的口与八分别与康、宣二字的上头组合起来,正是唐寅。  相似文献   

15.
“九个字”和“三个环节”──谈古诗的教学长庆油田钻井三处子弟小学冯淑芳小学语文课本选编的古诗有50首左右,多为唐宋诗。这些古诗文质兼美,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古诗在教材中都属于讲读课文,它具有独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第一,...  相似文献   

16.
《光明日报》2011年8月1日的《国学》专栏有《〈易〉源于“赐予”吗?》一文,作者是任继防先生。文章把《周易》的“易”的本义和卜辞的“ ”(也释为易)的本义混为一谈。也把蜥易之“易”( )混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鼓家有三个兄弟:鼓励、鼓舞、鼓动。自打出世,它们就一直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本领大。你们看,三兄弟闲下来没事,又开始比试本领了。鼓励:我的本领最大,你们听,在掌声的鼓励下,英子坚强地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猪小戒游玩累了,在池塘边打了个盹儿,面前忽然出现了三个陌生的小朋友,仔细瞅瞅,不认识,就像三胞胎一样,分不清楚。“小八戒,我是‘健康’,是来找你玩儿的。”叫健康的小朋友自我介绍说。“你叫健康?”小戒站起  相似文献   

19.
“薪”是个现代汉语常用词,但是现在常用的意义与它最初的本意相去甚远。“薪”在现代常作为“薪资”的意思使用,这个意义是从清代开始的。本文就此提出三个问题,来理清“薪”字为什么会有现在的意义,为什么以前没有这个意义,为什么清代会出现这个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位,作为指称人的量词,其使用频率是很高的。比如,“遇到一位朋友”,“来了三位客人”,“欢迎各位参观”,“下面哪位发言”……真可以说是这句不用那句用,抬头不见低头见。然而,恰恰是这个“位”字,有时用得不是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