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小林 《新闻窗》2010,(2):77-78
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2年)》,其中写道:“加强对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合法权利的制度保障.维护新闻机构、采编人员和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评论作为新闻机构、采编人员和新闻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并写进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不仅为媒体人包括众多公民依法对世间事物发表评论提供了权利上的“护身符”,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新闻办最近公布了第二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为国家人权事业未来三年的发展制定了蓝图,为新闻传播业等相关行业在国家人权行动方面的可为与不可为提出了规范,为在推动和监督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作了明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魏永征 《青年记者》2012,(13):12-14
记者①的权利,在我国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甚至官方也没有统一说法.例如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做好新闻采访活动保障工作的通知》称:"新闻机构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事件依法享有知情权、采访权、发表权、批评权、监督权",把这些权利定为新闻机构法人权利;而《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 ~ 2010)》则把这些权利肯定为记者的权利:"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只涉及记者的采访权利,其他权利则暂付阙如.这些差别,反映了我国新闻体制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2009年,我国在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利上,首次将“评论权”载入国家人权文件——-4月13日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一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强调:“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中以习惯、道德、法律为表现形态的社会规范,仍然应该是言论的准则,对于新闻评论产生重要的影响。新闻评论的一般性规范包括自由民主法治开放的精神,提倡自由民主的讨论,为受众提供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坚持国家利益原则;坚持公平正义平等的原则;坚持公共利益原则;坚持理性客观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6.
赵民 《青年记者》2010,(17):16-17
舆论监督,尤其是大众传媒对政府机构或公共组织的相关行为进行评论、监督,已成为一种常态,无论是《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从“人权保护”的高度明确提出要“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  相似文献   

7.
网络法制新闻评论同传统的法制新闻评论一样,是公众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渠道。本文针对网络法制新闻评论失范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网络法制新闻评论失范的影响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网络法制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的现状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新闻传播的大势紧密相联,新闻评论也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走势,了解这一现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组织师生对2002年中国内地主要新闻媒体的新闻评论做了一番较为全面的调查(包括发表的评论数量、评论内容、评论趋势、评论对象、评论时效、评论风格和评论字数等指标),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08,(11):1-1
日前,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获悉,中国政府决定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未来两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作出规划。这是中国第一次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是中国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0.
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在报社工作期间,多篇作品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湖北好新闻一等奖及特别奖。调入大学后,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撰写的《新闻报道策划》和《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均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年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新闻评论》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下文简称<计划>),这标志着新中国人权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陈述人权状况到建构人权目标.从新闻传播视角解读<计划>,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新闻界将肩负起新的神圣使命,将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赵振宇 《传媒观察》2003,(11):23-24
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新闻传播的大势紧密相联,新闻评论也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走势,了解这一现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华中科技大学组织师生对2002年中国大陆主要新闻媒体的新闻评论做了一番较为全面的调查(包括发表的评论数量、评论内容、评论趋势、评论对象、评论时效、评论风格和评论字数等指标),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内容的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性,新闻的及时性和公开性都是由此派生的.本文从新闻特性延伸至新闻评论规律的感悟,认为新闻评论来自社会舆论,又作用于社会舆论;同时新闻评论要寓教育读者于服务读者之中,并从实践角度提出了改进党报新闻评论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闻自由属于民主和人权范畴。现代民主国家大多都把新闻自由列入宪法保护的权利范畴。对一个现代国家来说,新闻有没  相似文献   

15.
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交往日趋频繁的形势下,广大公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新闻评论作为人们直接表达自己意见的有效形式,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如何定义新闻评论,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根据定义提出了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即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新闻评论论说的理论性,新闻评论内涵的思想性,新闻评论传播知识的有益性。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能针对社会生活中典型的新闻事件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直接阐明编辑或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和态度,反映舆论并引导舆论,从而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新闻评论当做新闻的旗帜、灵魂,它是当之无愧的。 新闻工作的实践表明,新闻评论已经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经过二十多年的新闻改革,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不仅发展了新闻事业,而且丰富了人民思想文化生活,也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但是,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广大群众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读者对一些评论文…  相似文献   

17.
新闻自律:事实评论划清界限在发达法治国家,由于新闻媒介是公民言论自由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民主法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往往予以新闻监督较大的空间和小心的呵护。但是在报道司法活动中,对于新闻媒体进行的司法活动进行评论,提倡把报道事实和评论分开。英国立法规定:对正在进行中的司法程序进行任何形式的误导或发表有失公正的言论都构成藐视法庭罪。德国规定:判决后的批评和评论应该同现实中的诉讼报道明确区分开。应该说这些规定直接禁止了对司法活动的评论。在美国的新闻法律中,并没有禁止此类评论,但规定如果对尚未了结…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是说理和诉情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为了提升新闻评论的精确度,为了提升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在新闻评论中应该注重和把握新闻评论中的情感因素,平衡新闻评论中的说理和情感,使新闻评论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通常被称为报纸的旗帜,是报纸常用的一种新闻体裁。它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典型的新闻事实、社会现象或问题,发议论,讲道理,谈看法,辩是非,直接阐明编辑部或作者的观点、立场和态度,反映和引导舆论,从而起到影响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言行的作用。因此,高校校报可以配合学校重要工作、重大事件或针对校内一些倾向性问题,及时发表社论、评论文章等,或开设言论性小栏目,强化对校内热点新闻的透视,扩大新闻传播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评论,高校校报不能没有你高校校报新闻评论的重要作用在于正确阐述国家高等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宣传校党…  相似文献   

20.
新闻评论被认为是新闻采写中最具难度的体裁之一。和其他类型的传播方式相比,新闻评论更追求表达和传播的效率。然而,往往很多评论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忽略了新闻的本质——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