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校德育是教育主体对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这里关键在于“化”。《学记》谓:“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故我国古代往往教化并举,强调教育的德育功能。《说文》释“化,为“教行也,从匕人。”段注谓:“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教的功能就在于“化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德育——欣赏型德育模式论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过程的本质是价值引导情境中道德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这就要求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教学关系民主化、德育内容具有开放性及教育方法具有自由特征,即实施主体德育。而欣赏型德育模式符合主体性德育要求,其基本构想为:教师是参谋或伙伴,德育情景审美化,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论德育的生命叙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慧 《中国德育》2006,1(4):18-24
生命叙事模式是当代中国学校德育模式中的一种,是基于对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思考、生命德育理论、生命叙事价值以及教学模式理论,建构起来的一种将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将德育置于一定的情境中,把德育带入生活、引领生活的模式。它强调德育课堂教学要注重设计性情境、生成性情境以及课堂节奏,建立“生命性”的师生关系,强调教师的教育智慧,以表达性评价作为独特的评价形式。  相似文献   

4.
论审美化德育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美化德育模式就是以道德教育的超越理念为哲学基础,以实现道德自由为宗旨,以德育美的建立为目标,去提升德育及其对象的精神境界,使道德教育在对人生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过程中完成。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人们要想驾驭它,使之贻益人类,就必须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按规律行事,方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年轻一代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教育方针基本要求之一。然而,道德品质作为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受制于个体主客观多方面的条件。教育者如何主动地控制这些条件,使影响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有关条件,有分析地逐一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而后孟子又一次推进了儒家学说的发展,孟子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性善论"。他这一理论观点成为了儒家学派发展的一个思想基础。通过阅读《孟子》这一书,本文将从孟子主张的性善论角度来论述人性本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
论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在春秋时期官学没落、私学兴起、儒家思想体系尚未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中产生的。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与早期儒家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文路线、主体思维方式和孔子的德治思想有内在的联系。孔子与学生展开了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道德对话 ,使师生形成对道德现象相似的理解 ,彼此受到启迪 ,道德观念得到升华。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关系、教师高超的对话艺术和人格魅力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8.
高校要对现行德育模式进行创新: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着重从历史传统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伦理教育方面完善德育工作内容;德育工作方法要做到启发式和互动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行为训练和情感体验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论精神生态学体系中的德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生态所揭示的是人类精神系统与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德育作为精神生态中教育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模式为客观影响源—个体认知—确定联系性质—形成调节机构—道德表现与反馈(又成为一种新的客观影响源)五个链环构成的循环系统。进行道德教育,只有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让知—观—情—信—意—行呈全面而协调、统一而均衡地发展,道德品质的形成才是可能的。使教育者形成德育生态意识,就是研究精神生态学体系中德育模式的全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活型德育是基于理论与现实的思考而提出的一种德育模式.它强调德育活动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创设学生熟悉的德育生活情境,让学生讨论、实践、感悟和体验,让学生过有道德的学校生活,从而实现幸福生活的德育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摆在高校广大干部和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进行德育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新世纪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既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重要契机、先进手段和创新的广阔舞台。要使高校德育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德育工作的旧模式的桎梏,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的新变…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德育的实效远未达到社会的期望。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摆脱当前“知性德育”的范式,建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模式,文章提出了高校德育实践的基本样式、应遵循的原则及高校德育实践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王莉 《教师》2011,(23):9-9
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职德育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提高中职德育教学质量与效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李贺 《文教资料》2008,(29):88-89
生命德育模式是当代德育模式中的一种,生命德育模式以强调个体的、感性的、具体的生命为出发点,在教学中运用生命资源来陶养学习者的道德,发展其德性,优化其生命样态.生命德育模式中的教师素质是生命叙事模式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教师应具有准确的角色定位,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的道德情感以及教师的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5.
16.
德育模式建构是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论题。”生活德育”理念完善了德育理论,提升了德育效能,拓展了德育空间,在生活德育理念指导下的德育模式建构应以道德功能相融合,教育机制相融合.知情交融等原则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德育模式建构是德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论题。″生活德育″理念完善了德育理论,提升了德育效能,拓展了德育空间,在生活德育理念指导下的德育模式建构应以道德功能相融合,教育机制相融合,知情交融等原则为指导。  相似文献   

18.
西方背景下,德育理论先干德育模式产生,德育模式的建构有着完备的德育理论做指导.但是,中国由于教育经历了"文革"十年的颠覆性破坏,理论的建构和实践模式的运作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的,所以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是在交织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方面道德教育理论的丰富促进了德育价值的进步,进而促进了德育模式的开展;另一方面,德育模式实施所收到的良好成效进一步端正了德育价值和生成了新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实践对德育模式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实践是道德发展的天然"关系场",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必然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通过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体验,能够更真挚、更鲜活地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意识的觉醒,形成明确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能力,最终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因此,高校必须优化德育模式,纠正对"灌输"模式的片面理解。高校德育并非道德原则的单向"灌输",而是做出理智的道德选择的逻辑基础,德育重在结合社会生活实践,唤醒个体自我对美德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20.
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在指导思想上已形成一种模式,即“管、卡、罚“.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趋势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它给新世纪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给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现今的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提出了德、智、体、美、劳等心理方面的具体要求,根据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历史使命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更对人才提出了具有创造能力和改革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竞争与合作意识、法制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博才取胜的意识等等.这些目标光靠学生埋头苦背、考试及格是难以实现的.它需要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德育正是为此提供保证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