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地点:吴国王宫后花园人物:一位年轻的侍卫官、吴王、大臣们、蝉、螳螂、黄雀布景:粗大的大树树枝道具:灵巧的弹弓、蓝天白云(幕启) 旁白:春秋战国时期,秦国、  相似文献   

2.
我们现代所说的吴文化,原本是指古代的一个国家——吴国(又称"勾吴"),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吴文化慢慢演变为以地理区分的"吴地"和以文化区分的"吴文化"。在吴文化世代的传承过程中,与邻近的中原文化相互融合,演变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文化。在经过历史的推演,源远流长,演变成现在影响广泛的吴文化。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人性解放时代,思想自由时代。然而被人们忽略的是,这个时代又是大一统思想的成熟阶段,君主专制制度的奠基阶段。正是这个时代的改革运动,催生了秦始皇这样专横强大的专制君主。如果说春秋战国是中国的思想启蒙时代,那么它启的不是民主之蒙、科学之蒙,而是专制之蒙、迷信之蒙。因此,春秋战国时代不是中国上升的开端,而正是中国历史下陷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首当其冲     
[拼音]shǒu dāng qí chōng[出处]郑当其冲,不能修德。(《汉书·五行志下》)[释义]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故事链接]春秋战国时期,郑国是一个小国,处在强大的晋国和楚国之间,同时还受到吴国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吴国鼎足江南奠基于孙策时代,其谋划者就是与张昭齐名的张纮.他献谋孙策,鼎足江南;他献策孙权,定都金陵;他文采出众,笔挺孙吴.张纮辅佐孙策、孙权兄弟开创并巩固了东吴政权,是吴国鼎足江南最早的设计师和开国勋臣,是三国文化史上不应该被埋没的一代英才.  相似文献   

6.
不人云亦云     
竹林 《新读写》2014,(10):16-16
《漫谈诸子百家》一文对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的几个主要流派逐一进行了述评,可见黄臻同学读书较多,知识涉猎面也比较广泛,对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这段历史,很是熟悉。  相似文献   

7.
王蕃、字永元,安徽庐江人,生存于三国时代之吴国。吴主孙亮时任尚书郎,孙休时任散骑中常侍,加驸马都尉,出为夏口监军,孙皓时复入为中常侍。甘露二年,孙皓大会群臣,王蕃沈醉顿伏,皓怒斩之,终年三十九岁。王蕃是吴国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他不满于古代认为直径为一而周为三之说。他说“直  相似文献   

8.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为开创各种类型的人才大量涌现且能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人们不断去总结历史经验,故而人才辈出的历史时代总会被人们格外地关注。春秋战国时代就是这样的时代。齐秀生先生的新著《社会环境与人才》(齐鲁书社,2005年8月)一书,对春秋战国时代人才繁盛现象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系统、缜密的剖析和思考。该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车载斗量     
三国时代,西蜀和东吴发生了战争。东吴渐渐抵抗不了西蜀。东吴派出赵咨向魏国求救。当时吴国和魏国之间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吴国仍然不得不去请求魏国的帮忙。  相似文献   

10.
对“产生《孙子兵法》的土壤是吴文化”的论点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求证。《孙子兵法》十三篇,撰著在吴国,问世在吴国,离不开吴国的国情和吴地文化特征。孙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十三篇”,“以书干阖闾……庶必见用”,显示吴文化属性的特征。为适合吴国的强国称霸需要提出“进攻战略”、“攻心战术”、“诡诈战法”等新的战略思想,体现吴国军事文化特征。在兵法各篇中较多反映吴国地形地貌,充分显示江南自然环境特色。吴国军队编制以及寿梦时“吴始益大,称王”和“专诸之勇”都翔实应用在孙子战略谋语中。研究《孙子兵法》与吴文化,就能深入了解孙子著述原意及《孙子兵法》的精髓和真谛。  相似文献   

11.
春秋吴国一度成为长江下游的强大国家,从城建角度可以看到江苏的中心城市南京、苏州、扬州以及常州、浙江绍兴城这几座城市的最初兴建,皆发轫于春秋吴国的历史事实,说明吴国对江南城市的发展贡献甚伟。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更是外交实践高度发展的年代。本文从春秋战国的典籍入手挖掘其所蕴涵的外交思想,并从“纵横之策”、“质子外交”、“经济外交”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3.
士阶层的起源历来多认为在春秋战国时代,此固然不错,但此问题有待深入探析。进一步的研究会发现,士阶层起源远自西周时代已出现,春秋战国时代之社会转型,只不过成为包括士阶层在内的社会阶层转化过程之加速剂。此外由于孔子所创新型社会教育体制中的思想转换因素,把士由旧式的社会政治仆役,塑造成新型社会文化守护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在长江之滨。轰立着一座古城——鄂州。它是三国时代吴国故都,曾经金戈铁马,英才辈出。如今,它旧貌换新颜——欢快的机器声在这里流淌,少先队工作者辛勤耕耘的身影在这里闪现。看,队旗正在荆楚大地上猎猎飘扬……  相似文献   

15.
这里所谓的“秦王”,专指春秋战国时代之秦国国君,后世诸朝受封之“秦王”不在本文论议之列。  相似文献   

16.
周敬王时代(公元前519~前475),吴、越两国已经结成冤家打了多年。越国国君允常死后,儿子勾践继立为越王,战事仍未结束。吴王阖庐趁允常刚死,再次兴兵攻打越国。勾践用计在携李(今浙江嘉兴附近)大败吴兵,射伤了吴王阖庐。阖庐临死对他儿子夫差说:“千万引忘了复仇!”吴王夫差在国内练兵三年,准备攻击越国。勾践不听大臣范蠡的劝说,向吴国发起了主动进攻。结果,在深入到吴国夫椒(今江苏吴县)时,受到吴国毁灭性的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溯源部分春秋战国成语故事,透视隐藏于成语之中时代画卷之一角。并以如下线索将成语贯穿:一、春秋战国时期急功近利蔚然成风;二、急功近利导致取士重名轻实,虚假“人才”泛滥,士阶层中出现诈取功名利禄之人;三、有良知的士不为功利所诱,安贫乐道,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下保持人的善良本质。  相似文献   

18.
简论湖湘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湘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代的楚文化是它的早期母体。它和齐文化、巴蜀文化等区域文化有着爱国亲民、务实经世等共同点。由于它形成的历史时代、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调而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糜星华 《文教资料》2008,(29):71-74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招纳贤士、笼络人才能为统治者的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本文试图深入春秋战国时代,去分析当时人才的生存状况,去感受他们辛酸的奋斗历史,去领悟几千年前的人才观,对当代的人才管理和开发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卧薪尝胆说的是春秋时期,吴越大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在吴国受尽各种屈辱,卧薪尝胆,回国后励精图治,最终带领越国战胜吴国,完成复国大业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人尽皆知。后人甚至对其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正面评价。可历史的真相的确是这样的吗?1.谁挑起了战争?要明白,当年的吴越战争是越国挑起的。越国乘吴国进攻楚国之时,发兵偷袭吴国。吴王阖闾震怒,遂率兵反击,不幸死于战场上。后来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誓报父仇。继而才有"夫椒之战",吴国大败越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