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教育的新特点决定了教师地位的改变,在教育观念的认识上由"占据强势"、"独霸威望"地位变为"勉励强势"、"共同上进":在文化知识的传承上,由"前喻文化"地位到"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共存;在师生人际关系上由"敬而远之"到"远而敬之".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应有所创新,即转成学生个性的开发者、自我发展的学习者和教育方式的协调者.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行政工作中,外籍教师的管理常会遭遇一种人文上的困境。这种困境直接原因是传统规范制度作用的局限性;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与多元文化的现代性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多元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单从制度层面很难评判对错或区分优劣,不同价值取向之间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认同,其深层后果是造成外籍教师归属感的缺失。面临这样的人文困境,管理者除了要在规范制度层面进行必要修正以外,更要积极进行自我意识的转向。通过有效的交往、沟通与理解,力图与外籍教师达成价值观上的共识和相互认同,为解决这种困境寻求一条可能性途径。  相似文献   

3.
知识观由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引起了课程观与课程资源观的变革。新的课程与课程资源观凸显了"教师即课程"的价值,使教师成为一种"活"的课程资源。教师课程资源价值实现的重要主体条件有:教师要树立积极的课程参与意识;教师要成为反思实践者;教师要与学生结成良好的师生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讲述了高校教师发展的方向.首先,要明确教师"教书育人"和自身专业发展的责任;其次,要大力推广教师群体的知识共享机制,并且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建立创新学术梯队.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教师角色是"传授知识"、"知识权威"、即"传道授业解惑";模式上难以逾越"机械灌输";终端是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标准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角色必然要回归到生命发展.教师只有从"发展生命"、"生命间性"、"生命对话"、"个性化"出发,才能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实践理性范式下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理性的历史性决定了科学精神的历史性.如今,伴随着理性范式从主观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向,我们应将"追求真理"的科学理念延伸、拓展,赋予科学精神以求真、崇善、达美的全部意义,使其从"价值中立"的工具理性精神向"争取自由"的人文理想精神复归.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独白"的课堂,教师牢牢地掌握着话语权,可以说是教师教学话语霸权形成已久,影响十分巨大.本文试图从历史、文化、教学主体等方面探讨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卓越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倡导教师要注重以身作则;对学生要"因人而进",因材施教;提出"明人者先自明"等德师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教师道德有着重要的学习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福利 《科教文汇》2009,(20):17-1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定位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包括由知识权威的传授者转向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由人才的塑造者转向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者,由权威的代表者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引导者。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在新课改的实践中不断转变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创新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必须实现"四个转变":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知识本位转向发展本位;接受式转向探究式;预设封闭转向生成开放.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教师是实施"多元一体"教育的关键,多元文化教师要具有"多元一体"教育的观念、知识和能力的素质体系,其中观念是灵魂与先导,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教师人格魅力是指教师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心理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优美的言行举止的感召力、感染力综合而成的人格力量。良好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将经师、能师和人师集于一身的最高境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教育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人才,教师必须从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并充分发挥其潜在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教师角色是"传授知识"、"知识权威"、即"传道授业解惑";模式上难以逾越"机械灌输";终端是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标准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角色必然要回归到生命发展。教师只有从"发展生命"、"生命间性"、"生命对话"、"个性化"出发,才能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现象"是指教师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在教学水平、工作业绩以及科研教研等方面不再有提高,出现相对停滞的阶段.教师的职业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教师个人、学校组织管理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要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现象,就必须多管齐下,从社会、学校、自身等多方入手.  相似文献   

15.
童湘屏 《科教文汇》2012,(34):12-13
本论文从教师文化的含义入手,拟从远程教育教师的特殊文化环境或背景着眼,通过远程开放教育教师文化与其他教师文化类型的比较,初步探讨总结出远程开放教育背景下教师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学校支持与乡村教师留任之间关系,对黑龙江省3个地区的乡村教师展开调研。研究发现:1)乡村教师留任与学校支持、学校文化、教师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学校支持及其要素对乡村教师留任有显著的独立影响。3)不同学校支持力度对乡村教师留任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学校高支持力度对乡村教师留任的影响更大。4)教师集体效能感和学校积极文化在学校支持与乡村教师留任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基于此,为了更好地留住乡村教师,一是乡村学校要创设系统且完善的学校支持体系;二是要着力提升乡村教师集体效能感;三是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乡村学校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7.
胡瑗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创造了有名的"苏湖分斋教法".强调"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之者在师儒";重视道德教育,提出教育要"明体达用";主张教师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以身作则;提倡教学要灵活多样,寓教于乐.他的教育实践和师德思想有着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过巧 《科教文汇》2020,(5):177-178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和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从教学本质出发,明确提出培养有文化意识的学生,以诠释如何落实"立德树人"。为达成该目标,需要提升教师的课程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当前仍存在"无生"课程文化观主体缺失、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缺失、文化体验过程重视不足等阻碍,本文尝试从以生为本、增强文化自觉、关注文化体验过程的三个维度出发,探讨增强英语教师课程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9.
学习离不开个体实践.密切关注教师的学习和发展的"叙事研究"强调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自身的经验和新理念来变革自己的教育实践;"叙事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认为每位教师在课堂里的个人知识具有合法性,承认教师的课堂经验所蕴涵的巨大力量和潜在意义.把"叙事研究"贯串到小学英语教学中,让小学英语教师通过感受性的、附带价值的教学经验认识一种新的教育研究方式和教师发展观,将会使师生受益.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学话语霸权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独白"的课堂,教师牢牢地掌握着话语权,可以说是教师教学话语霸权形成已久,影响十分巨大。本文试图从历史、文化、教学主体等方面探讨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