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一杂志刊登钱文忠教授的观点,标题是《仇富是中国社会怪现象》.他在该文下半部分提出的中国现代商人需要“士魂商才”的疾呼,我相当赞成.但他在文章开头提出的两个观点,我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三秦出版社的高立民主任建议我把自己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写成一篇篇短文,汇编成书出版。他的这个建议使我想起90年代初曾有人给我写信,希望我把《红楼梦人物冲突论》中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归纳一下,附于书后,以便读者了解。我在1993年3月该书第三次印行时,把该书几个与他人不同的主要观点分条写入重印后记中。高立民不知道这回事,他提出这个建议,正好与读者不谋而合,可见他编书是为读者着想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电视剧作品越来越多的面世,研究电视剧叙事的著作也越来越多,并且大多是从西方叙事学的角度进行。我认为,中国电视剧叙事的理论基础,应该从中国本土的叙事学理论中寻找。提出此观点并不是不同意用西方的叙事学观点来研究中国的电视剧叙事。西方的叙事学的确有它可取之处,只是在运用西方原理的同时,一定要想到,中国电视剧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产物,也应该从中国叙事学的角度来研究电视剧的叙事。  相似文献   

4.
周亭 《当代传播》2001,(4):21-23
2000年3月,华文出版社出版了方汉奇先生的著作──《新闻史的奇情壮彩》。这本书收录了方先生21篇学术文章,是他从有关中国新闻史的100多篇论文中精选出来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三大版块:第一,中国古代报纸和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其中《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一文中,方先生提出的观点“《进奏院状》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是他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之一。第二,中国近代传播思想、报纸和报人。包括对《京话日报》和于右任主持时期的《神州日报》的个案研究以及对章太炎、邵飘萍、成舍我、鲁迅等新闻史…  相似文献   

5.
前年春节在回国的飞机上,我的邻座是位黑人——西非某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一路上我们聊了许多中国问题。他给我两点深刻印象:一是他的素质大概不算高,当然这不是因为他一身落魄商人的打扮,而是他不停地找空姐要酒却不喝,最后把六七瓶酒都装进旅行包里带下了飞机。另一个印象是他对我说,中国发展太快了,但是中国人还没有大国国民应有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我是怎样成为王栻先生的研究生的王栻先生是南京大学历史系老教授,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中国研究严复第一人。在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他在南京大学历史系招收了三届硕士研究生,共五人。我是他的第三届招收的研究生,是1980年春考的,1980年9月1日进校。那届王栻先生只招收了我一个研究生,南京大学历史系全系也只招收了三个人,另两个是中国古代史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中国怎样“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中国历史多年的思索,我终于认识到,以“阶级斗争”观点来认识中国社会的贫富,无论站在哪一边,恐怕都是不正确的,并理解到传统政治观念中合理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范文澜,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他一生忠于革命事业,在马克思主义史学方面享有盛誉。他立足于中国历史实际,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史学方面的开创性观点。  相似文献   

9.
周六早上醒过来,没有急着起床,随手翻阅了手边的一期<新华文摘>,果然有收获,主要是哲学专栏的有关中国哲学的文章吸住了我.准确的栏头是"中国哲学的话语体系与未来走向笔谈".作者有陈来、刘笑敢、颜炳罡等.陈来、刘笑敢既是我的北大系友,更是当今中国哲学史学界的大家.他们的观点自然要引起我格外的注意了.陈来认可古人作学问的主张:"心知其意"、"述其大意"、"发明其意",同时也谈到了这一过程如今受到了新哲学话语的制约.刘笑敢则力求"采众美而酿新说".他尤其提出了关于中国哲学的两重身份、两种功能及两种角色.关于两重身份,一是"现代学科",二是"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与写作》的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赛车类网站的工作人员。这是我在2005年参加北京金港国际赛车节——宝马方程式大赛时所摄。有一名16岁上海小男孩引起我的注意。他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国车手。这是他首次参加这一比赛,自然也备受中国媒体关注。这张照片就是赛前几分钟拍下的,请专家从体育新闻图片的角度给点评一下。  相似文献   

11.
前几天石峰同志给我来信,说他很关注<中国出版通史>的质量,对于<中国出版通史>的协调工作感到压力很大.我认为这种压力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高度的责任.从石峰同志刚才的讲话,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他是尽职尽责的编委会主任,他对<中国出版通史>关注的程度,很多,很深;他思考的问题很全面,能够抓到要点;他对于各位专家六年来所付出的劳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六年来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很充分的肯定;对于<中国出版通史>的各种问题和今后的编撰工作,提出了很中肯的、正确的、可以为我们大家接受的意见.我完全赞同石峰同志的讲话.这是一个很好的讲话,他已经把压力变成了动力,把压力感变成了责任感,并且付之于行动了.  相似文献   

12.
我怀着崇敬而激动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拜读我军优秀档案专家刘义权的先进事迹,看他的档案人生。我深深感到,他平凡,他伟大,他用实际行动唱响了当代中国档案之歌,铸就了当代中国军事档案的辉煌,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13.
我敲门我追赶:—报业如何应对“入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鸣 《新闻记者》2001,(5):11-13
一、危机还是良机 :对意义的两种认识中国面对“入世” ,机遇和风险并存。新闻理论界和媒体对“入世”的经济意义评说比较多 ,从经济角度对其积极意义有较高的认同度 ;面对“入世”的政治意义则少有提及 ,从政治角度对其负面影响的耽心则更多一些。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说“入世”在经济层面是机遇大于挑战的话 ,那么在政治层面 ,则似乎是挑战大于机遇。报业从它的社会属性来讲属于政治领域 ,加入世贸组织对于中国报业意味着什么呢?我不赞同上述把经济层面和政治层面的意义分别看待的观点。我认为“入世”对于中国报业的发展同样是一个很好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无锡市档案局的朋友托我打听在江南大学退休的梁家佑老师,朋友告诉我梁先生曾经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员。我当时就一阵激动,心想在我们身边居然还有中国远征军的老兵。几经周折,我终于电话联系上了梁家佑老人。电话里传来的声音非常热情,他虽然已90多岁,但思路清晰,反应敏捷,更让我高兴的是,他还和我一样都是九三学社的社员。几天后我们如约来到梁老师家中,他住在江南大学青山湾校区一栋普通的教工宿舍楼里。为了接待我们的采访,他特地早早将房  相似文献   

15.
这里发表的是彭修义同志来信节录,题目是我们加拟的。贵刊我已翻阅了一部分,获益不浅。我也希望能扩大篇幅,以便容纳更多的文章,起到更大的作用。我注意到了徐鹏同学的文章(见本刊1983年第2期——编者),上月中旬我接到他的来信,他在信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问题。他认为“只有由参与社会实践的认识主体在实践中产  相似文献   

16.
杨尚昆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不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且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档案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元宵斗假牙     
那年春节回国,前脚刚到北京,猪木跟着就到。他是我在东京认识的朋友,智商不高,却很厚道。短期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打工度日,年纪不小了,还是光棍一条。猪木对中国文化颇有兴趣.每次听我说起中国,都聚精会神。有一次我说到中国的物价便宜,只有日本的多少分之一,他眼睛瞪得大大的,从此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18.
正2月13日,万通控股董事长、中国医健联盟主席冯仑在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京论坛闭幕式演讲中表示,"创业离不开自由的空间和环境"。冯仑表示,从吃饭到情趣用品,有这样的自由才能创业,才能勤劳致富,"我想起来也是在亚布力,十多年前我碰到一个朋友,偷偷告诉我说,大哥我现在想买你一个房子,我说买房子是好事。我说你是干什么,他说你在万通我在白塔寺,我是卖成人用品的。他说我是北大毕业的,中国社会现在卖淫肯定是不行的,但卖淫具是合法的,我是卖淫具的。那时候大家感觉到自由的空气还不够,所以他还得悄悄说,虽然也来过亚布力,但他跟我说的时候还有几分羞涩。"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采访。在约定时间的1分钟后,贺智生大步从门口走进,身着浅蓝色的衬衣。他礼节性地与我握手,引导我进人他的办公室,室内简单甚至有点简陋的装饰让我们大吃一惊,然而,这的确是中国互联网上著名的网站之一——千龙网的总裁办公室。简单的寒喧之后,采访开始了,他的谈话正如他坚守的观点一样务实。  相似文献   

20.
他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你无法证明他的观点是否正确,但他的激情会让人觉得无法辩驳。他在北京的分公司叫"华佗论箭";他公司的年会叫"感恩论坛"。你可以叫他"中国包工头皇帝",他也乐于被称为"华夏第一狂人"。他说"我能一直狂下去,这才是真正的牛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