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音乐以声音为物质媒介,即是听觉性艺术;舞蹈是以人的肢体动作为媒介,属于视觉性艺术。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舞蹈教学中如何为舞蹈选择音乐则显得尤为重要,即钢琴伴奏的艺术性是我们教学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音乐为舞蹈营造意境提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意境美是客观存在于人类审美意识中的综合性美感追求,而舞蹈意境的营造就是一个情景的交融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景、情、形、象、境逐步塑造的过程,同时也是舞蹈的结构层次.我们应该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孜孜不倦的追求、探索和实践去挖掘舞蹈中的意境美,去营造舞蹈的意境美,从而使舞蹈作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推动舞蹈艺术不断向更高的层面提升.使每一个舞蹈都具备深邃而悠远的意境,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舞蹈意境的最高境界,让中国舞蹈艺术屹立在世界艺术之巅.  相似文献   

3.
舞蹈作品需要体现意境美,其实现途径为:在虚实结合中塑造意境美,运用艺术手段展示意境美,通过舞台艺术营造意境美。只有将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灌注在舞蹈中,把“形”与“神”、“情”与“景”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创造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4.
徐娜 《考试周刊》2010,(2):51-52
意境是舞蹈的灵魂,是舞蹈的主题与核心,意境要素在舞蹈艺术中运用的高下直接关系到舞蹈作品的成败及审美价值的高低。对于舞蹈艺术来说,作品中所呈现的是对生活图景的描绘和内心思想感情的表达,是寓情于景、由景生情.情、景相互交融的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最大限度地运用意境要素的功能.创造出舞蹈环境气氛.是舞蹈艺术美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茶余饭后,更多的人开始喜欢看一些高雅的舞蹈艺术作品,优秀的专业剧目开始走入普通群众的生活,他们通过对舞蹈美的反复品味,不断积累审美经验,增强对舞蹈的,美的意境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6.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通过对自然或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然后用精练的形式和技巧,集中反映鲜明的人物和故事,表现人的生活,传递人的情感,体现人的精神,是人体内在的爱与外在的美神韵的再现。舞蹈的情感是细腻的,所创造出来的意境亦是独特的,本文就是从舞蹈的本质出发来分别阐述舞蹈产生的心态意境、生态意境和情态意境。  相似文献   

7.
从文学角度对舞蹈之意境美进行阐述,并且认为,舞之意境美的创造有两个方面:第一,意境的创造是情、意、形的统一;第二,意境的创造是虚象与实象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舞蹈艺术教育是通过舞蹈实践活动而开展的有组织、有目的的一种艺术教育形式。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在舞蹈教学中受益?首先,要充分了解他们的需要。其次,应结合舞蹈艺术教育的特点,以舞蹈艺术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鉴赏、体验等活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完成舞蹈艺术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芦荻 《华章》2012,(33)
中国舞蹈以肢体言语为媒介,注重抒发内在情感,是中华民族抒情文艺的重要组部分.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范畴.它是华夏抒情文艺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本文以意境理论的成熟形态——王国维的意境理论为视角观照中国舞蹈,从而探求中国舞蹈的古典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0.
舞蹈是用人体动作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而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人的指纹一样,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中国的舞蹈讲究意境的创造,必须把握住舞台空间和时间的每一瞬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出情、意、形三者的统一。理解高职艺术教学中的舞蹈内涵,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综合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街舞运动于20世纪70年代始于美国,并在90年代传入我国,是继健美操、体育舞蹈之后,迅速波及我国各体育领域的时尚运动.通过对中学、高校、社会等领域全方位的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青少年群体对街舞的喜爱程度以及对街舞教练的需求,提出我国高校体育院、系开设“街舞专业”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对街舞运动自身的发展和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完善以及全民健身的推广都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世界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德育不可避免要回归的地方。德育生活化克服"美德袋"道德教育模式和"认知性德育"模式,使学校道德教育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是德育的目的,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是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日常生活世界是德育理论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上,它对于我国德育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第二届全国亿万妇女健身大会中来自全国14个队的城市女性参加健身操情况的现状调查和在城市女性中可持续开展情况的分析,揭示出不同年龄层次女性的健身操锻炼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也反映出制约健身操在城市妇女中开展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与反问语气相关的副词“还”和“又”进行历时的溯源,它们在语法性质上的本质差别是“还”表示反问语气,“又”加强反问语气。二者在其他方面的异同表现及原因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5.
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也是诗歌作品重要的审美规定。诗歌在意境的表现上一方面要求清晰准确,另一方面又要求隐约含蓄。而大多优秀诗歌作品不确定成分居多,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一点在唐诗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它产生的最大因素就是”兴象”。触物起情的自然意象的大量存在,导致了表现上的多重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形成了模糊的意境。诗歌的美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舞蹈欣赏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在欣赏舞蹈时要懂得一些舞蹈常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的欣赏与观众的生活经验,历史和文化知识及欣赏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当代蒙古舞创作中的萨满文化遗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满教同原始万物有灵论并无二致,其广泛性和持久渗透性的表现形态之一,是半个世纪以来蒙古舞创作中涌动着的萨满化遗韵。《安代舞》、《鼓舞》、《格日乐》等当代蒙古族舞蹈都折射出萨满教尊敬每一个生命就是尊敬自然界的“行为追求体系”。认识蒙古舞对萨满教“功能动作”的借用发展、复现演变、阐释性发挥和创新,有助于开拓蒙古舞创作的历史资源和现实资源。  相似文献   

18.
健美操课程倍受高中学生的欢迎,为准确地掌握沈阳市高中健美操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针对沈阳市5所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数据调查与分析,力求使沈阳市高中健美操课程教学更加合理、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宁都客家话的疑问语气系统包括疑问句式、疑问代词和疑问语调。其中正反问句疑问句式类别繁多,形成了一些较有特色的表疑问的合音词。有些疑问句式、疑问代词等具有过渡性质,也见于赣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