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作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就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一、建设创新教学环境应该说,进行中学作文创新教学,需要创设一个创新教学的大氛围,而这个大氛围即创新教学环境,应该是宽松和谐的、自由活泼的、民主平等的。1.师生意识。进行作文创新教  相似文献   

2.
艾师荣 《成才之路》2010,(21):12-12
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能形成创新的教学环境。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在化学课堂中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先决条件。而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构建创新环境。扶持创新意识。为了培养化学课堂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在小学教学中,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参与研究;培养发散思维。一、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诱发创新意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新活动相联系的。因此,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客观环境是极为重要的。从课堂环境来说,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可以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提倡和实施创新教学,突出当代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实施创新教学,必然要求教学创新。本文通过质疑、求异、鼓励学生经过探索、猜想、突破、实践的创新能力,养成自觉创新的习惯,进而具有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劳动。实践证明,只有在轻松、自然、安静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滋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产生创新的情感和行为。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一、发挥民主教学思想,营造创新环境。实施创新教学,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日常教学中,我把阅读教学的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是识字、释词和理解文章内容;浅层是引导学生探索文章的思路和阅读文章的…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急需创新型的人才,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用巧妙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创新的自信心;创设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启发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段艳丽 《陕西教育》2007,(11):58-58
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大氛围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都要多设信息渠道,引导学生积极迈进,层层推动,最终引导学生活跃在课堂创新的大氛围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而初中生的课堂教学又是启发学生心智,提高学生素质,发挥创新精神的前沿。本文从参与人物立体化,营造创新教学氛围、语法创新教学、对话创新教学、课文创新教学浅谈初中英语创新性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一)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  相似文献   

10.
1.1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培养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姜艳 《考试周刊》2013,(56):114-114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已把"创新意识"作为对人才的要求摆在重要的地位,英语学科教学更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作为终极目标。如何利用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谈谈看法。一、营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环境1.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人的个性、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要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才能得到健康发展。要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就要破除教学上"师道尊严"的传统观  相似文献   

12.
一、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视角确立教学目标(一)营造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必须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观点和教学内容提出异议,允许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式交流。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的课堂氛围等方面的认识理解上,还存在不少的误识,应予以匡正,以克服中小学创新教育中的障碍,而实施语文课堂创新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宽松、愉快欢乐、激疑探究的课堂氛围,使创新教育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王璞 《湖南教育》2003,(20):38-38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创新学习。 一、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不要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思路。教师应让学生顺其自然地进入一定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以潜移默化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刘兆宇 《教育探索》2002,(12):17-19
创新教学的环境主要包括教研活动、教育评价、科研活动、创新教学示范、教师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它们对教师创新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要落实教研活动,为创新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引导教师开展创新教学;要重视教育科研,为创新教学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要树立创新教学典型,营造创新教学氛围;要实行宽松的教师管理政策,为创设创新教学的适宜环境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而初中生的课堂教学又是启发学生心智,提高学生素质,发挥创新精神的前沿.本文从参与人物立体化,营造创新教学氛围、语法创新教学、对话创新教学、课文创新教学浅谈初中英语创新性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创新人才的成长取决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环境因素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该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作者对目前的实践教学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一些的问题。并分别提出了加强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营造良好的教学制度环境和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看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得到发展 ,而音乐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园地。结合教育规律与教育形势变化 ,音乐课堂教学应采取下列方法、手段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一、创设情境 ,启动思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环境是育人的重要条件之一。环境的熏陶与浸染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作用。音乐课堂教育教学环境、氛围的设置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的首要条件。这就需要教师每堂课都应费尽心机创设情境 ,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19.
一、实施开放式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开放式教学,就课堂教学环境来说.它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习不仅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课外或网上来进行。教学题材不仅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这就营造了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培养创新情感,开发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20.
儿童正是处在创造思维活跃时期,创造行为最强时期,是对儿童进行创新教育的有利时期。所以在实施新课程中,作为小学体育老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生性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弱势,以及学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和好胜心的心理特点,制定出不同层次、不同项目、大范围的教学目的。来达到小学体育课教学的创新。一、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产生。最基本的要求是思维的活跃性。而学生思维的活跃有赖于学生身心积极主动参与,这就必须建立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体育课堂教学不讲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