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福克纳在其小说中大量使用神话模式、宗教典故,又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使小说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情节更加复杂,人物形象更加多姿多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论文对福克纳小说中的神话模式和宗教典故的象征隐喻的写作手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哈代在小说《还乡》中大量运用了神话原型,暗示人物的命运发展。本文通过神话原型视角,对《还乡》进行重新解读,重新揭示和发现哈代作品中的深层次意义,使这部经典文学作品焕发出熠熠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3.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最大的成就是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本文介绍了这个神话王国的创作原委,并对“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作了一个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小说中神话原型系统的建构不以西方神话原型理论为圭臬而是以民族文化作为根柢。在外部形态上呈现的是抒情性特征而非叙述性特征;内在意义体现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结合而非单纯的形而上方面;在审美性方面,则是饱含了作家的个体生命体验而具备了浓厚的审美意味而非重共性轻个性的审美性缺失。  相似文献   

5.
福克纳小说中的象征隐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他善于借助象征诗艺搭建起他艺术的大厦,用想象、联想和沉思观照大自然和内心世界。在他的小说中,原型意象的使用与主题自然贴切,象征隐喻被运用得得心应手,从而有效地传达了他的创作态度和情感。  相似文献   

6.
神话和原型     
“神话”和“原型”这两个概念对20世纪人类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但是人们在盲从的语境里,缺乏对这两个观念深入的认识,本文追根溯源还原给大家真实的神话和原型。  相似文献   

7.
王倩 《现代语文》2006,(6):88-89
现代作家福克纳的创作深受《圣经》的影响,他擅长用神话模式和宗教典故把作品构筑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其重要著作《押沙龙!押沙龙!》(A b s a l o n,Absalon!),《去吧,摩西》(Go Down Moses)就直接或间接取名于《圣经》的故事;《我的弥留之际》(As I LayLying)中的葬礼行列又能使人联想到《旧约·出埃及记》中摩西那漫长而神圣的灵魂跋涉;名作《喧哗与骚动》(TneSound and the Fury)中引证了大量《圣经》典故,作家有意无意地对圣经文学传统进行不同程度、各个视角的借鉴和运用,希翼借此来探究人类发展及命运的永恒内容。一人物…  相似文献   

8.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文学作家,也是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她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神话原型,其代表作《宠儿》中就包含着各种神话原型。《宠儿》这部小说通过讲述美国黑人女性的生活,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奴隶制社会,让世人对黑人世界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在展现美国黑人寻求自由的描绘中,莫里森运用了传统的希腊神话、非洲神话、伊甸园神话原型,借以展现出了美国黑人女性在奴隶制社会中的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和巨大的精神压力。通过这部小说,一直被忽视的黑人女性受到美国文化的重视,对美国历史有着重要的补充性作用,小说中也展示了人们对自由和母性的推崇,揭露了奴隶制的丑恶,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对现代人的认识和了解美国文化与历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对该部小说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9.
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文论界兴起,对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运用神话原型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实践也层出不穷。但是,文章认为,将神话原型批评只限定在运用“神话原型的交际作用”来找出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题等是不够的,还应深入神话文本进一步探讨这种神话原型意象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神话的悲剧原型中,原始先民的实践力量还不足以征服自然,人类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力量之间是不协调的,人们的实际力量不能够帮助其实现自己的愿望,这就造成了理想同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神话时代,人的本质力量尚处于对象化的萌芽期,人性力量的异化还不能同化自然,二者之间的较量常以人类的惨痛失败而告终,这就是悲剧原型的实质。神话中的悲剧原型演变为现代悲剧。现代悲剧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极度膨胀和人类本质力量的过度对象化所导致的。现代悲剧首先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导致人类生存空间的恶化;其次表现为人的自我异化,人成为物欲的奴隶而蜕变为单维度的畸零人。现代悲剧是人类不遵循自然规律所招致的惩罚。  相似文献   

11.
从女性主义角度,用心理分析的方式来剖析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女主人公爱米丽,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充满恐怖色彩的哥特式小说,窥视小说的魅力。小说叙述了一位深受父权制社会压抑的女性人物——爱米丽的人生悲剧。她的一生是孤独的,身心长期受到压抑,在恐怖的氛围中实施了她的疯狂行为。主人公的孤独人生和悲惨生活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旧传统、宗教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特别是对妇女的摧残。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苦忍能力(humanendurance)和终究战胜苦难的思想,是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对人类命运的概括。在他看来,人类存在虽然已有千百万年历史,但仍然时刻在为自身的生存殚精竭虑,流血流汗,他作品中的人物都在苦忍(endure)。本文试图通过对苦忍命题具体表现形式的分析探讨该命题的意义及其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把南方的历史和现实社会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而成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通过爱米丽的爱情悲剧揭示了新旧观念的冲突及没落贵族阶级的守旧心态。在这篇短篇小说名篇中,福克纳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来深化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4.
威廉.福克纳于1950年获得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且是最受误解的作家,其创作手法上的实验与尝试非常引人注目。其叙事手法别具一格且堪称一绝。本文试从多角度叙事的选取及小说的复调性质对于《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艺术进行剖析,在与福克纳的另一部小说《喧哗与骚动》的叙事技巧和效果比较中,来凸现其卓越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美国旧南方的荣誉与暴力这一角度展开论述,分析了美国南方文化对福克纳创作思想的影响,并对福克纳小说的荣誉与暴力进行了探讨。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美国旧南方荣誉观的形成和暴力的表现形式,说明了人们的荣誉观心理和暴力背后的文化心理原因。论文的第二部分聚焦于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着重对其中的施暴人物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暴力事件后所体现的不同荣誉观类型。  相似文献   

16.
论福克纳小说的反复叙事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叙事是福克纳小说独创的一种艺术手法。它与神话方法、多角度叙述、意识流手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独立的艺术存在价值。反复叙事手法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了福音书的影响,福克纳创造并使用这一手法是为了表达他对美国南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认识,强调、突出他对美国南方爱恨交织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17.
由于自主情结、个人禀赋及作为大写的人的深层无意识,福克纳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时空意识,这种特殊的心理机制使其在创作中不仅大量使用意识流语体,对时间与空间进行随意转换,而且还对客观的、无形的、抽象的时空进行文本化,使之成为主观的、有形的、形象的具体文本,从而实现了审美心理时空的超越性和审美态度的超功利性,并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阈限。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以《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熊》和《夕阳》为例,从布局谋篇和语言特色两方面探讨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的写作艺术。福克纳的短篇小说风格独特、手法多样化,尤其是以花样百出且引人入胜的布局谋篇和丰富多彩的语言成功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  相似文献   

20.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由于其语言的独特性对读者要求甚高,他《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在我国已经有好几个译文版本,文章在翻译上各有千秋。但在对"thematerialsofthehumanspirit","tofindadedication","ButIwouldliketodothesamewiththeacclaimtoo","Therearenolongerproblemsofthespirit"等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