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铭记感恩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  相似文献   

2.
赵晨 《职业技术》2006,(15):62-62
《感恩的心》是一首非常美的歌曲,它讲述了一个凄美的故事,告诉人们生活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是一件多么值得感恩的事情。我们要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命中的坎坷辛苦,无论多大的风雨,要勇敢地去面对,永不放弃。  相似文献   

3.
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感恩师长,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  相似文献   

4.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成功时,感恩理由可以找到很多;失败时,是有多方面的抱怨.殊不知,失败或不幸时更应该感恩生活.感恩,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获得温暖,激发我们挑战困难的勇气,进而获取前进的动力.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让幼儿知道感恩是一种美德,人与人之间有颗感恩的心,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个充满温暖的字眼。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也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人生在世,不会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在困难的时候,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在迷茫的时候,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由此,夏初,成了一年一度的感恩季。感恩是一个习以为常的词。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试问我们谁不会唱几句"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感恩却也是一条漫长而不易践行的路,有多少时候,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能做到心无厌倦,又有多少时候,我们可以真真切切地为父母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7.
感恩父母     
人们都知道"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这句话.而人呢?人一定要感恩父母,因为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一个幸福美满而又和谐的家. 父母为我们做了这么多,难道我们就无动于衷吗?难道父母就应该为我们操劳一辈子吗?难道我们就不该怀着感恩之心,去感恩那些昼夜不分,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健康和安逸生活的父母吗?他们对孩子是那样呵护有加.他们就像一只大鸟,在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中,仍然坚强地屹立着,让小鸟们躲到自己的羽翼之下,不让小鸟淋湿一根羽毛.大鸟的这种精神,不正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吗?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员的工作和服务,我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哪一样都离不开他人的奉献和付出。"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是一种美德,懂得感恩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尊重,懂得感恩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帮助,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的手。如果人人都怀着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去创造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大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人员的工作和服务,我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哪一样都离不开他人的奉献和付出。"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是一种美德,懂得感恩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尊重,懂得感恩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帮助,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的手。如果人人都怀着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去创造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大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相似文献   

10.
感恩的心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要学会感恩;老师教育、培养我们成才,我们要学会感恩;国家让贫困的学生读上书,我们要学会感恩。我们要学会用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相似文献   

11.
感恩是一种谦恭的美德,因为感恩,所以敬畏,所以珍惜,所以谦让,所以博爱,所以付出。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必定是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诚心诚意以感恩的情怀面对万物苍生。整个世界将沐浴着道德与人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心怀感恩     
感恩是一种和谐优美的至纯意境;感恩是一缕缕绕梁三日不绝的绵长音韵;感恩是一泓波澜不惊的碧水……迎着朝阳,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你是否心怀感恩呢?心怀感恩,是心灵之蕊散发的一脉暗香,一如雪里梅花,淡香悠远。抑或如一抹轻云,自然舒卷,不掺杂任何雕琢与矫情。也许,当我们负着外界给予或自身生出的沉重压力时,我们学会了埋怨却忘记了感恩。可是,当我们了解伊拉克的战火纷飞,我们感恩于我们所拥有的和平;当“海啸”骤然出现,我们感恩于我们所拥有的健康。在非常时刻,每一缕阳光都将成为我们感恩的对象。船在水上,会不停地遇到风浪;人在世上,会…  相似文献   

13.
感恩的心     
感恩,是人的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的高贵所在。我认为,感恩非常重要,不管是对待父母,对待他人,对待生活,还是对待大自然,都应该心存感恩。对父母心存感恩,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礼物呢?对他人心存感恩,就会常怀仁爱之心、慈悲之心。一个人若多给予,少索取,心里就会感到富足;一个人若多索取,少给予,心里就会感到不安。因此,对他人心存感恩,首先就应该学会如何宽容他人;宽容他人,就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14.
在人生旅途中除了风平浪静以及福杯满溢的日子以外,辗转病榻,贫困拮据,蒙冤受屈,惊涛骇浪当然也有。但眼前的事多如缕缕烟云,平平淡淡,匆匆地、悄悄地从我们身边掠过,没有引起什么注意,也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就像东流的逝水渐远、渐淡、渐无声,终于看不见,记不起了。面对桌上日用的饮食、家人的康泰、邻里的和睦、朋友的快乐、公园里的鸟语花香、人生的快意等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都习以为常,往往身在福中就忘记感恩,像一个幸福无知的孩子,只认为父母对我们的爱是应该的,而忘了对父母的感恩与报答。让我们学会感恩,为同学间一句真诚的鼓…  相似文献   

15.
>>>开窗启思没有人能独立于社会之外,没有人能单独走过自己的人生历程,没有人能在冷漠中生活一生。是的,我们只是完整社会的一分子,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一分子。我们相聚在一起,凝成了水滴;我们凝聚在一起,构成了云翳;我们齐心协力,降下了春雨;我们融合在一起,用一颗感恩的心传递着爱的火把!感恩社会,感恩中国,漫步在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我们有太多的感恩需要梳理:2005年春节晚会,一个全部由聋哑演员演绎的舞蹈《千手观音》,长久地留在亿万电视观众的记忆里。她们的领舞者邰丽华说,“千手观音”是非常善良的一个人,一个菩萨,她会伸出一千只手…  相似文献   

16.
善于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道德修养。高校开展感恩教育能帮助大学生相互尊重、愉悦自我、人际和谐。我们应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激发其感恩情感,高效地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透过《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中的贾元春、王熙凤和薛宝钗的兴衰际遇,了解苦乐相随、阴阳参半是人生,对于容易情绪化的女性而言,更要坚持修身:一修苦难来时珍视自己;二修面对万事都心平气和;三修一生都怀感恩之心。无论面对幸福还是困厄,都能云淡风轻地度过一生。  相似文献   

18.
感恩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感恩的心理和行为。然而,要认真追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感恩?我们的社会为什么需要感恩?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觉的认识。从哲学的层面理解感恩的根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人的实践本质决定人必须依赖自然,感谢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社会性决定人必须依赖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人的精神属性使人能将感恩这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行为广泛传播,使之代代相传,泽被后人。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世界出版社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孩子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的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对别人对环境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赏;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就能赢得别人的喜欢。  相似文献   

20.
感恩老师     
钟杨薇 《小学生》2008,(9):30-30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翱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给它根基;我要感恩很多很多的老师。在亿万孩子茁壮成长中,是谁在谆谆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是谁传授他们各种知识?是谁对他们如同对自己的孩子一般无私奉献?不用说,那就是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老师们染白了双鬓,操碎了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