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受生活地域、文化素质、欣赏习惯等制约,相对而言,广播以其不受收听时间和地域限制、可移动收听、信息传播广泛等优点,比报纸、电视、网络等更容易被农民朋友所接受。因此,广播是农民最直接、最经济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2.
杨龙先 《新闻传播》2010,(5):71-71,74
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经济资源,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急需实行信息化。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发挥自己在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来满足农民对信息的渴求,为农村建设提供信息支持.为农民增收致富畅通信息渠道。  相似文献   

3.
毛飞军 《中国广播》2014,(11):22-24
县域对农广播是靠农村、农民最近的基层广播媒体。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农报道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但农民接触信息传播渠道最多的仍然是广播。对农广播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守住阵地,突破重围,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关键是在对象感上做足文章,下足工夫。一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农民收听广播,让农民听得到对农声音;二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对农广播人,从农民视角办节目,让农民爱听对农声音;三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办高质量的节目,让农民享受到广播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4.
有资料显示:“现在人类一年创造的信息量达到18亿兆,如果用文本储存的话,相当于8163本《战争与和平》叠放起来,高度达到448米”。在信息渠道极为畅通而多元的时代,就广播新闻来说,不应该追求信息量的最大化,而应该追求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申焱 《中国广播》2015,(1):49-52
当前各类问政节目方兴未艾,其中广播问政节目独树一帜,它畅通了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渠道,搭建了群众参政议政的平台,获得了社会各界认同。本文结合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的实践,浅谈广播问政节目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广播和电视、报纸相比,劣势是明显的,优势也是独特的。在现有对农民有影响的传媒中,电视是公认的强势媒体,而调查显示,广播正重整旗鼓,再度崛起,成为继电视之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另一主要宣传媒体,对农民生产生活正在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曾有省份就农民的信息来源渠道组织过一次调查。近2000份调查结果反馈表明,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64%来自电视,12%来自广播,8%来自报纸,还有16%是靠会议、黑板报以及邻里口耳相传获得。[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多角色协作——构建农林院校图书馆服务农村信息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农林院校图书馆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农林院校图书馆和农民之间建立一条畅通而高效的信息服务渠道。文章构建了一个联合图书馆信息咨询馆员、农林专家、技术人员、农林院校学生、农民大学生等多角色协作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并详细分析了平台的角色、功能,提供了平台的基本模型,同时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协作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要办好地方广播,必须克服"通而不受"及"传而不通"的无效传播,必须在内容本土化、形式多样化、听众细分化、广告精品化等多方面着力,确保广播传播渠道畅通,节目为本土听众所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22):53-60
农村信息传播有效性是以农村信息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农民需要为依据的价值判断。其测评从传播者、信息渠道、信息内容、受众、信息传播环境五个方面进行考察。通过建立相对完整的评价标准,在实证调查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进行多级分析的结果表明,西部农村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政府组织(村委会)、亲朋熟人这六类信息渠道传播有效性的测评中,电视、亲朋熟人、政府组织(村委会)、网络传播效果相对较好,报纸和广播较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广播走向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的广播节目中,对农村广播节目有其得天独厚的时空优势。它拥有最广泛的听众群体: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了全国人口的80%。它是农村传媒的主要渠道:农村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信息较为闭塞,而广播则具有传播快捷,收听方便的优点。它历史悠久,与听众的关系最为密切:从50年代起,农村广播就伴随着广大农民历经沧桑,度过了近半个世纪。正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农民需要广播,广播必须面向农村。农村广播由此获得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20年来,发轫于农村的伟大变革,使农业、农村和农民发生了巨…  相似文献   

11.
王建怀 《视听界》2013,(6):104-105
中央已连续发布多个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召开了十多次农村工作会议。2012年2月1日由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题目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作为靠农村、农民最近的基层广播媒体,我们对“中央一号文件”都作了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媒体融合时代,广播处于相对弱势,但农民朋友接触信息传播渠道最多的仍然是广播。广播媒体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农科技报道,关键是在对象感上下足下好功夫。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初论大广播》一文中,引述了科学与产业结合,谓之大科学的观念。这里,借用这个观念,生发一个新的命题:广播与产业结合,或者说广播产业化,谓之大广播。一、发源于农村的星火在我国农村,广播是乡、村干部传达政令、布置工作、指挥生产的得心应手的工具;是农民群众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获取商品经济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我国大部分农村经济落后,这就导致了广播的落后。广播落后,不能满足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需求,又严重制约和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然而,四川省阆中市五马乡广播站,闯出  相似文献   

13.
吴倩 《声屏世界》2010,(5):30-30
电视的主流地位将长期存在.而广播也从未失去它的用武之地,特殊时期,在不方便看电视和没有电视信号的地方,广播就能及时地传递信息。广播与电视台之间的优势互补,更能让信息变得全面而畅通。  相似文献   

14.
湘鄂渝黔欠发达地区农村信息需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调查资料,阐述湘鄂渝黔欠发达地区不同类型农户信息受体的信息需求现状以及信息获取的渠道,并根据调查结果对不同类型农户受体对待信息的态度和利用信息的效率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新技术及其使用、农产品市场信息和产品销路信息是农民最需要的,广播电视则是农民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而政府、领导、村能人和亲戚朋友的作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广播源于上世纪20年代,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奠定了其信息传播重要渠道之一的地位,本文就实际案例讨论了广播活动策划及广播形象在信息传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乡村书屋建设的概念,讨论了县级公共图书馆助力社区书屋和农家书屋的意义,并基于县级公共图书馆精准文化扶贫的实践与探索,构建了数字化乡村书屋建设体系,以期县级公共图书馆能够畅通工作渠道,以高效、便捷的阅读服务和数字化信息服务满足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7.
作为辽宁农业大市,铁岭农业比重大,全市30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就有207万,人口比重达到69%,如何办好农民爱听的广播,是铁岭广播电视台一直努力的方向,从2013年年末铁岭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改版以来,铁岭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从三方面着手,着重加强为农民服务,引导农民致富,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办农民自己的广播。一、把广播办成农民致富的好参谋办乡村广播,首先要清楚农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听到的是什么。在改版之处,铁岭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的领导到农村进行了广泛调研,听到最多的就是希望通过广播了解农民致富信息,学习人家的致富经验。因此让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8.
信息传播从效果来讲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传通乐受”。传者向受众传播信息,传播渠道畅通,受众对所传信息能够接受到而且乐于接受。二是“通而不受”。传播渠道畅通,但受众对所传信息并不认同。三是“传而不通”。传播渠道不畅通,传者所要传播的信息未能传达到目标受众那里。第一种情况属有效传播,无须多谈。第三种情况属无效传播,但改进起来并不复杂。关键是第二种情况,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常会有人将其误认为是有效传播,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要么缺乏新意,老一套;要么目标不明,盲目创,新;要么不知所以,变来变去。  相似文献   

19.
媒介变局中的中国广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广播在面对信息的全球化传播背景下,进行了全方位改革。这一年,中国广播表现出了诸多创新,广播产业发展出台了新政策,为广播的健康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不断丰富,广播更加关注民生、关注农民。广播的经营状况进一步好转,创收渠道开始增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互联网在线广播在全球同类网站中影响力提高,已超过某些发达国家而名列全球同类网站第四。中国广播仍需要下功夫:广播的主流媒介功能再强化,产业化的生存空间再扩大,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再拓展。  相似文献   

20.
省级对农电视频道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电视在农村大众传媒中的优势据一份对农民的调查显示,当问及被访者“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主要通过哪一个渠道时,85.5%的被访者选择了“电视”。过去,广播一直是我国农村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进入90年代后,电视机在农村的拥有量呈快速上升之势。而报纸、杂志,有调查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