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学基金》1993,7(4):283-283
光导纤维化学传感器又称光极,它是将具有分子识别功能和换能器功能的固定化试剂传感膜安装在光导纤维上,作为传感器探头,它能选择性地对多种离子和化合物进行识别,并转化为荧光、磷光,化学发光和反射光等光信号,通过光导纤维传地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光导纤维化学传感器是分析化学在80年代的一项重大发展。光导纤维化学传感器由于具有小至微米级的光纤探头,可以避免电磁的干扰,并能在高温,高压及强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下使用,还能通过光纤维进行遥测、检测限可达ppb以下  相似文献   

2.
晨曦  俞跃 《金秋科苑》2010,(22):17-18
陈占其,男,汉族,研究生学历,现任河北省徐水县新星塑化技术研究所所长。他自上个世纪1991年起,从事塑化技术研究工作,曾获国家6项专利。“塑钢椅条型材”(钢芯环保木)是其专利之一,专利号为ZL02291632.6。该专利已获“绿色环保产品奖”、“中国名优精品奖”;2009年10月,他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建国六十周年百名优秀发明家”荣誉称号,并授予奖牌。  相似文献   

3.
黄维平,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与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1986年至1996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学习,1996年至1998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至今在中国海洋大学工作,曾于2005年至2006年在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作访问研究。近年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等课题研究。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7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相似文献   

4.
廖桂生教授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兼职教授。 1996年曾获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 ,1998年获第二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 ,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二层 ,被评为校十佳优秀青年教师。廖桂生教授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阵列信号处理、多维数字信号处理和新技术讲座等课程。 1996年以来 ,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 5 0篇 ,有 6项成果通过鉴定 ,均达到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有 4项成果获省部级奖 ,其中一等奖 1项、二等奖 2项、三等奖 1项。廖桂生教授主要…  相似文献   

5.
周明全,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可视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周教授长期以来从事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软件工程、中文信息处理等重要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工程的创新性研究。他主持和完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863高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针对三维可视化的难点技术,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多项创造性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西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相似文献   

6.
彭东林,教授,工学博士,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院长。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首批学术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长期从事机电一体化、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和智能传感器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的“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相继获得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的另一项成果“无线式数字远程智能专家评审系统的研制”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他获国家专利授权41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其中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或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西安市科学技术奖3项(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  相似文献   

8.
人物掠影他从事肝胆胰外科20多年,迄今已主持完成了14项全军医学重点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9.
郝际平 1959年7月生于西安,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金属协会钢结构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空间结构》等期刊编委,政协陕西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结构工程及工程力学的研究,特别是钢结构的研究。正在研究和已经完成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厅局及横向项目等,内容涉及钢结构高等分析理论、钢结构及组合结构的抗震理论及应用、空间网壳的形成及应用、桥梁疲劳寿命分析、板壳的受力分析等。先后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博士论文奖、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余项及授权专利2项。  相似文献   

10.
李建东教授 ,1 962年生 ,1 990年 1 2月获博士学位 ,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兼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建东教授同时还是IEEE高级会员、陕西省通信学会副理事长。他 1 991年被评为机电部“优秀科技青年”;1 992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 993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 995年获陕西省“优秀青年”、“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 996年被评为电子部“有突出贡献专家”;2 0 0 1年获“863”有重要贡献的“先进个人”称号。李建东教授主要从事移动通信的研究。 1 995年以来 ,他先后承担了…  相似文献   

11.
曹惟庆教授1948年厦门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合肥工业大学、江苏化工学院兼职教授。历任中国机械传动学会机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等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及制造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91年被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个项目,承担及参加机械工业部、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机电部、一机部等科技进步三等奖多项。完成科研专著《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综合》、《机构组成原理》、《机械学》等专著及主编教材《机械设计》,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被SCI及EI收录10余篇,培养硕士生20余名,博士生14名。  相似文献   

12.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成立于1987年,自建所以来,在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领导下,在全所科研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除了室内收集整理文献史料外,还必须进行大量野外实地考察,因而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学校方面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为研究所提供的科研经费十分有限.为了搞好科研工作,历史地理研究所始终把争取各类科研基金项目作为扩充科研经费来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已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2项,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项目2项,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二项,争取经费30万元.保证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汤中立院士,矿床学家、地质矿产勘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院士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是中国镍矿工业和甘肃省金矿工业的开拓者之一,其中对金川镍矿二矿区深部隐伏矿体的勘探和突破,使该镍矿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镍矿。他通过数十年深入系统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深部熔离--一期或多次贯入成矿”模式,并建立了典型小岩体铜镍矿床为代表的“深部熔离--贯入的组合成矿模式”。该理论成果在国内外被广泛引用,使我国在岩浆硫化物矿床研究领域的科学研究水平跻身于世界前列。先后获甘肃省、国家地矿系统联合授予“祖国镍都开拓者”荣誉称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李四光地质科学家荣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金川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国内外地球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主编9部中文专著、1部译著和2部英文专著,培养了3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两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科研成果积累雄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建立了较完整的煤火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西安科技大学申请建设的"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经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建设期两年。陕西省煤火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从事矿山重大灾害防治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科研成果积累雄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建立了较完整的煤火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16.
朱根才教授长期从事射频仿真系统理论与实验室工程建设的系统综合和技术集成研究,以及电子工程、微波网络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信息环境、信号模拟、保护、处理、校准和控制技术等交叉学科方面的应用研究。近20余年来,以他为首开展完成的科研课题先后获得国防科工委、省、部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七项,四等奖二项;国际、国内专利发明证书二项,被批准推广应用专利四项,另有一项获得世界环球优秀奖。  相似文献   

17.
许宗富,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原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经理,专利代理研究员,专利代理人,律师。他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沈阳电子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获辽宁省科技成果奖和沈阳市科技成果奖各2项,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5年,取得专利代理人资格,1991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和被中国专利局授予全国专利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相似文献   

18.
<正>一副大框眼镜架在鼻梁之上,眉宇间多了几分祥和,风度儒雅的徐匡一坐在记者对面。他声音浑厚低沉,沉稳而踏实。如今转型做教授的他,1952年在台湾出生,25岁赴美,此后在美国一待就是30多年,从事通信系统设计。在国外,他用顽强和汗水书写下一张星光熠熠的长卷:主持、设计实现过20多个通信设备,多为先驱系统的硬件设计;创立过三家start-up,获2项美国专利;曾任美国贝尔实验室、Bellcore、Lucent研究员前后约10年,1991年获贝尔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正>丁自伟,男,1987年生,山东临沂人,副教授,项目博导,美国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培养博十,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西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系主任、西安科技大学校团委副书记。主要从事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巷道快速掘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青年)、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1项、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主持校企合作项目13项;主持西安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  相似文献   

20.
专家简介:陈靖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在核燃料循环领域从事溶剂萃取技术等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十年在所负责的高放废液分离研究工作中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博士论文于1999年被评为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1年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2002年获国防科技三等奖;2003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4年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一等奖;2007年获得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2009年分别获国防科技二等奖。发表论文130多篇,50多篇被SC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30多项,20多项获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