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作者的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哲理意蕴是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真谛的感悟与体认,是作家对现实生活和人生命运所作的宏观思考和审美把握;从作品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哲理意蕴是潜藏于作品深层的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具有永恒性的人生精义和心理蕴含;从读者角度看,丈学作品的哲理意蕴是启迪人性灵的“理外之理”、“味外之味”、“言外之旨”、“韵外之致”。文学作品的哲理意蕴具有抽象性、普适性和超越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论诗哲杜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的诗歌对社会、人生、自然、宇宙的哲理表现,达到了中国诗歌史上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杜诗中的哲理,有以议论和警句的形式表现的,更多是寄寓在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物象与事象的生动描绘之中。这些作品是诗情、画意与理趣三者完美的结合。大变动的时代背景、杜甫以儒为主兼收佛道的思想、颠沛流离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对曲尽物理的自觉追求,是杜诗丰富深刻的哲理意蕴生成的原因。杜甫哲理诗对宋诗理趣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是宋诗理趣的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   

3.
<正> 钱学森提出:在艺术里最高的层次是哲理性的艺术作品。《红楼梦》可说是一部渗透着哲理意蕴的最高层次的艺术珍品。曹雪芹以“更有情痴抱恨长”的审美情感,不仅从总体艺木框架拥抱世态人生,升腾出富有哲理性的人生品味;而且从人物群体与个体形象的生命历程上,把握人生悲剧趋向,寄寓着哲理化的人生追求;还从总体框架与形象体系的多元多合上,拢括艺术肌体,建造妙趣横生的艺术意境,烘托出浑厚多义的哲理意蕴,从而形成多  相似文献   

4.
王鲁彦乡土小说包含着多重的美学意蕴,作者倾其真情悲叹小人物的命运,在对故乡意象的审美创造和乡土民俗的描绘中,寄寓着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审美理想,并且真切地表达对正直、质朴的人格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常会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熟视无睹。其实,如果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便会发现,每一样平凡无奇的东西,都有令人感动的地方。或如电光石火,勾起一段遥远的回忆;或如当头棒喝,拨开眼前命运的迷雾;或如醇雅清茶,寄寓一瞬睿智的哲理……  相似文献   

6.
丁耀亢是明清之际的重要诗人,其诗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一是强烈鲜明的"诗史"精神,实录现实,揭露明末兵祸对民众的残害,对农民命运及汉文化变化的关注;二是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强化诗歌的哲理意蕴;三是善于用典,增强了诗歌的内涵,但部分作品由于用典过度,造成语言艰深,表意晦涩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铸剑>的主题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主题的变奏.它既包含了作者对宴之敖这一形象所寄寓的理想和信念;也涉及到了作品中各个不同的个性面对现实生存处境的演变;还表达了对人的灵魂的裂变的深刻关注.除此之外,作者对上流社会的憎恶,对愚昧落后的庸众的奴性心理意识的批判等也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8.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是通俗文学中的一种,更是深具文化意蕴和内涵的文化小说,《天龙八部》便是金庸小说的代表作。《天龙八部》情节生动曲折,结构布局宏大严谨,是一本优秀的充满哲理的叙事作品。探究逍遥派——道家文化意蕴,深入研究分析道家文化在逍遥派中的诸多呈现形式,包括道家文化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尤其是道家文化与佛家文化、儒家名教文化的对照等方面,在学理上应成为研究《天龙八部》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艺术追真     
文学作品是否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历来是许多人争论的话题之一。不管现实型作品重在再现生活,不管理想型作品重在表现情感,也不管象征型作品重在寄寓意蕴,可以说大多数作品都是对生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诗言志”。古代诗歌言志有多种手法,直抒胸臆而外,借景抒怀、以古喻今、托物言志等都是诗人寄寓心志的常见方法。所谓“托物言志”,是指诗歌创作中一种凭借外物寄寓心志的表现手法。诗人所言之“志”,有时亦称哲理、情感、主旨、意蕴等,这种艺术方法,可使诗歌含蓄蕴藉。本拟就“托物言志”类诗歌的特征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1.
倪惠颖 《天中学刊》2012,27(6):90-92
20世纪30年代,朱剑芒在对古典小说选集《美化文学名著丛刊》和《章台纪胜名著丛刊》的编选过程中,遵循"真"和"美"的小说原则,将古典与现代融为一体,对处于新旧文化转型的传统文人寄寓深切的人文关怀,颇具时代意义。两部小说选集的编选渗透了编者自身在社会变迁、文化转型的新形势下对传统文人自身情感和文化命运的追思,以及对小说之美的独特理解,寄寓了其将古典之美与现代意蕴绾合的小说理想和人生境界。这一对新旧过渡时期部分传统文人历史和文化命运的关注理应成为五四之后"人"的文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四世同堂》和《百年孤独》都是现实主义作品.从整体上看,两部作品都通过描写家族在历史流变中的人事命运,暴露出民族性格的遗传病,寄寓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在其情感背后,都隐藏着作者对民族性格及民族觉醒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文学作品通常都是在具体事件的叙述中再现场景,刻画人物,反映社会面貎,揭示生活本质,传达作者思想观点,寄寓作者情感倾向。文学作品一般都蕴含着独特的深层意蕴、特定的民族心理与鲜明的人文精神。那么,阅读文学作品怎样才能做到火眼金睛拨迷雾,蛛丝马迹识奥秘,准确概括作品的主旨,深入发掘作品的意蕴呢?从"小"处钻探,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解读叙事性文学作品时.人们往往只关注主要人物形象身上所蕴含的意旨。而对次要人物尤其是作者三笔两笔点染的闲笔人物多有忽视。殊不知。在这些人物尤其是对他们的一些细节性描写上。寄寓着作者深刻而幽微的意旨。在一些以批判揭露为主调的作品中,作家常常引入涉世未深的儿童,作为成人世界的参照系,寄寓作者对理想未来的渴望与期盼.充满着深沉的现实关怀。这意蕴,是处于对立面的主人公所无法传达的。笔者以中学教材中的几篇作品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王云霞 《考试周刊》2012,(48):45-45
《西风胡杨》是一篇感物吟志之作,全文都寄寓着作者对胡杨的深情的爱,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的深爱之情,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在理解难点、品读课文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夏天敏是一位写农村题材见长的作家,他的一系列作品已经得到了文艺界的认同,他作品中常常流露出来的悲剧意蕴成为小说的重要组成元素,着重探讨人的命运和遭遇。论文力图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夏天敏小说蕴含的悲剧意蕴的分析,阐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书写苦难和悲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常会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熟视无睹。其实,如果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便会发现,每一样平凡无奇的东西,都有令人感动的地方。或如电光石火,勾起一段遥远的回忆;或如头棒喝,拨开眼前命运的迷雾;或如醇雅清茶,寄寓一瞬睿智的哲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对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作品《红字》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诠释 ,揭示了海丝特·白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自身性格的弱点 ,并透过文本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剖析了霍桑寄寓其中的人生隐秘、道德渊薮及浪漫主义的悯世情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剖析了《永别了,武器》的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从人物多重对照中揭示其人物性格的独特性,进而探讨了作品的深层哲理意蕴,即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精神价值观的否定。  相似文献   

20.
杨玉霞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3):55-58,96
八十年代孙犁创作的<芸斋小说>在对人性的揭示,个人命运与社会、时代关系的探究中,渗透着浓重的命运感与沧桑感,氤氲着沉郁的悲剧意识.孙犁在对悲剧的积极超越中实现了现实主义的完满,增加了作品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