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关于幼儿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幸福感研究还相对匮乏,因此立足新时代背景,探讨幼儿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的问题很有必要。研究发现,养育压力导致幼儿父母养育幸福感缺失,生育年龄偏差造成幼儿父母幸福感较低,缺少陪伴造成幼儿父母养育幸福感不足,父亲参与度低导致幼儿父母幸福感下降。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完善落实养育政策、科学指导生育观念、大力强化亲职教育、父亲角色回归家庭。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情绪智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父母养育方式对大学生情绪智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在校大一至大四共36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见到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相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父亲积极的养育方式之间呈正相关,与消极的养育方式之间呈负相关。本研究提示,父母应采用积极的养育方式,以帮助子女形成积极的心理与行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父母粗暴养育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选取46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粗暴养育问卷、网络攻击行为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及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父母粗暴养育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攻击行为;(2)反刍思维在父母粗暴养育和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特质正念正向调节中介路径的前半段。  相似文献   

4.
李瑛 《父母必读》2021,(2):22-23
2020年,为庆祝《父母必读》杂志创刊40周年,我们开启了"养育新观察"主题直播活动,每期邀请一位杂志的新老专家朋友来直播间做客,并对当下的养育焦点话题进行讨论,回答直播中大家提出的养育难题。活动深受广大父母欢迎,每次收看人数都在数十万人。我们也再次将精华内容以问答形式进行了整理,将持续刊登,以期为广大父母提供更多的养育支持和帮助。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到冬天,感冒、咳嗽等疾病就会困扰孩子。当孩子生病之后,父母学会科学地应对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离婚家庭的父母对子女采用漠不关心的养育态度,直接导致了青少年的不合理信念以及愤怒行为的爆发,因此要加强对离婚家庭父母和青少年的教育,使父母意识到父母养育的重要性,让青少年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正《家庭育儿百科》涉及孩子从出生至6岁的五大成长期,蕴含七大养育板块,有65个常见问题供父母速查,是一本全年龄段的中国式家庭养育宝典,也是一部新育儿时代父母的"闯关"秘籍。本书致力于以专业系统、人性化、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育儿理念,帮助新一代年轻中国父母掌握科学实用的养育知识,是送给中国父母的一套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养育宝典。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父母养育目标存在着普遍的文化差异.文化因素影响着父母的养育目标。不同文化之间在养育目标上存在着普遍的差异,这种差异又会导致父母养育方式和策略的差异,进而影响子代在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为庆祝《父母必读》杂志创刊40周年,我们开启了"养育新观察"主题直播活动,每期邀请一位杂志的新老专家朋友来直播间做客,并对当下的养育焦点话题进行讨论,回答直播中大家提出的养育难题。活动深受广大父母欢迎,每次收看人数都在数十万人。我们也再次将精华内容以问答形式进行了整理,将持续刊登,以期为广大父母提供更多的养育支持和帮助。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到冬天,感冒、咳嗽等疾病就会困扰孩子。当孩子生病之后,父母学会科学地应对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养育倦怠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在三个时间点对364名初中生及其主要养育者进行数据收集。结果发现:(1)养育倦怠与家庭功能呈显著负相关,与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养育倦怠通过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预测青少年的内外化问题行为;(3)共同养育能够调节养育倦怠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即高共同养育能够缓冲养育倦怠对于家庭功能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养育倦怠对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预防父母养育倦怠和青少年问题行为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29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控制感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25.8%;父母养育方式和心理控制感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心理控制感是某些父母养育方式和部分心理健康因子的中介因素;心理控制感的内控、机遇,父母养育方式中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拒绝否认因子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强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1.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5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依次是自责、恐怖、冲动和对人焦虑倾向,女生的学习焦虑倾向显著高于男生。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紧密相关,积极的父母养育方式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养育后代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也是一项充满压力的任务,部分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会出现倦怠。养育倦怠是指由于父母角色压力和长期育儿压力所引发的一种情感耗竭状态,会造成父母对孩子的抚养畏缩、不负责任,以及父母自身情感和身体的耗竭等负面影响。养育倦怠普遍存在,如何使父母们走出倦怠状态,正视育儿问题,减轻育儿压力,需要学校、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及父母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环球资讯     
孩子的出生重塑父母的大脑 一项新的脑成像研究在分析了作为主要养育者妈妈和次要养育者爸爸的脑结构变化后,发现孩子的出生改变了父母大脑的激活模式。 研究者表示,大脑的“养育神经网络”由两套独立的神经通路构成,一个通路负责情绪加工,比如警醒、动机、报偿等,是一种进化上相对原始的通路;另外一个通路则负责社会认知,比如社交理解与共情等。这两套通路的激活使父母可以时刻关注孩子的状态与需求,为孩子的一举一动牵肠挂肚并用心地规划未来的养育行为。不过,孩子的降生更多地激发了妈妈大脑的情绪加工环路,使她们更为觉醒与敏感也更为焦虑。而对爸爸来说,则主要激活了社会认知环路。研究还发现,爸爸大脑中两个脑区间的连接强度与参与养育的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4.
河州贤孝是临夏地区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说唱艺术,其唱本多半源自有关历史典籍,也有一部分唱本是由历史事件改编而来。贤孝艺术在解放前主要是给人们提供信息、教化人心。有些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唱本是当地人民了解历史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渠道,《尕司令打河州》正是以1928年发生在河州的马仲英事件为背景材料,对事件的起因、马仲英第一次围河州城过程、结果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14,(3):26-26
顺应养育(responsiveparenting)是目前一种比较受推崇的养育方法,它提倡父母们细心观察宝宝的需求,解读宝宝以动作、表情、声音等发出的各种信号,在搞懂宝宝的小心思后,做出及时、有针对性、恰当的反应,从而满足宝宝的需求。那么,这种养育方式用在宝宝的喂养问题上是否同样适用?为此,我们约会了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的主任医师盛晓阳,请她为父母解读一下这个话题。在谈及喂养问题之前,盛晓阳大夫先带领父母一起梳理了一下顺应养育的4步骤:  相似文献   

16.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 和人际信任量表(ITS)为研究工具,以639名外来民工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为被试,对外来工与城市居民子女的人际信任度及父母养育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两类群体初中生的人际信任度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社会环境与年龄、社会环境与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2)外来工与城市居民初中生父母的养育方式差异显著,城市居民子女更能感受到父母的关心理解与偏爱;(3)父关心理解与过度保护能显著预测外来工子女的人际信任度,母否认拒绝因子和父关心理解因子能显著预测城市居民子女的人际信任度.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量表法对工读学校学生和普通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考察工读学校学生和普通中学学生的父母的养育方式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工读学生的问题心理和问题行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中生父母养育方式和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人际信任量表对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父母的养育方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高中生的人际信任度不存在性别差异,父母在各相应因子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2)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人际信任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等负面的养育方式与子女人际信任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3)父亲养育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与母亲养育方式的过干涉、过保护进入了回归方程,是影响高中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变量。结论:父母的养育方式特别是正面教育方式是子女产生人际信任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父母为主的养护者的敏感性养育行为对儿童安全依恋的形成及其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神经科学的研究更是进一步揭示了敏感性养育对儿童脑发育的积极影响和麻木不仁、虐待、干涉性等不敏感性养育对儿童脑发育的消极影响。以父母为主的养护者自身具有的情绪加工与调节系统、奖赏与动机系统、共情与心智化系统是促使其表现出敏感性养育行为的神经机制。养护者的身份、养护者是否患有精神障碍及其育儿效能感、育儿倦怠、育儿专注度都对养护者养育行为的敏感性有重要影响。基于神经科学的相关发现,父母应尽力发挥双亲共同育儿的敏感性养育优势,应在推进父亲参与养育的同时重视母亲的身心健康,应发动家庭其他成员建立共同敏感型育儿的家庭人际网络,以实现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保证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的社会化进程始于家庭,婴幼儿家庭养育不仅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民生话题。目前,我国关于早期儿童家庭养育的研究主要关注贫困家庭养育与早期儿童发展、父母角色建构与育儿焦虑、家庭养育支持与政策体系建构等问题。未来应丰富贫困家庭养育干预研究、社区养育服务研究等内容;强化研究学理性,构建高质量多主体的合作共研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