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萍  张迎 《职业圈》2014,(14):117-117
本文通过对国家电网企业文化的解读,结合电网公司基层单位的特点,进行了在基层电网公司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的思考,提出从“重宣传,求提升,贵自觉,化无形”四个方面着力推进的思路,努力提升基层员工对于公司企业文化的理解、认知,并在基层工作中积极践行。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对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协作效能进行了理论框架的构建,详细阐述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分类、要素,以及团队协作效能的定义、影响因素和重要性;其次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对团队协作效能的具体影响机制,包括在团队建设、沟通与协作以及目标达成方面的作用;最后关注团队协作效能对企业文化的反馈作用,通过分析团队协作如何体现企业文化的价值、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并形成良性循环,提供了在实践中可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和谐理念是一种价值观,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文化,这对于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特别是位居优势的企业资本拥有者和管理者来说,应当努力把和谐理念中蕴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文章从利益和谐与管理文化和谐两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朱国兵 《职业圈》2008,(18):36-37
和谐理念是一种价值观,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文化,这对于企业的每一个员工特别是位居优势的企业资本拥有者和管理者来说,应当努力把和谐理念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文章从利益和谐与管理文化和谐两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员工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利益取向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人心,为企业改革、稳定和发展服务。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贾思然 《职业圈》2013,(36):17-17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分子公司较多的大型企业,传承企业文化已成为保持各分子公司战斗力、凝聚力的关键。但是传统企业文化宣贯模式难以覆盖每个单位、每位员工,尤其在信息化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80、90后成为活跃在职场中的主角,他们拥有跳脱的思维模式,对新事物、新思想接受能力较强,追求在群体中突显个性。企业文化作为统领企业发展方向的思想旗帜,要他们接受、认同企业统一的价值取向越发不易。“如何宣贯企业文化理念、开展喜闻乐见的企业文化活动”就成为让管理者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黄文峰 《职业圈》2014,(22):68-69
在与很多企业管理者接触时,我常听到同样的声音,“为什么我公司没有好员工呢”“为什么我公司就招不到好员工”“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人,好的员工是优秀团队的基石,相信很多企业老总都会为此而困扰。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时期人们的经济关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活内容都走向多样化、多元化,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要做好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提高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文章从九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新时期下提高政工队伍的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9.
郑婕 《职业圈》2014,(24):75-75
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承担了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助推器”,本文从提升管理效能的角度对如何当好中层管理者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李文胜 《职业圈》2012,(31):78-79
当前,在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如火如荼,有力地为“两个建设”(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提供保障,社会责任管理也已进入全面试点阶段,方兴未艾,正在悄然改变着公司的管理方式、思维方式,提升着国网品牌价值。二者既存在着一些工作上的共同点,如都由各级党群部门人员在实施,都在做品牌传播等工作,又有些明显不同。因此当前如何正确看待它们的关系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1.
包文生 《职业圈》2014,(6):101-101
一、企业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少对员工管理的重视。 对员工的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工作,员工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企业员工团队的和谐稳定。目前,我国对企业员工管理缺乏意识,没用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和重视。大多数企业只重视对企业营销战略、绩效考核、业务的管理,忽视对员工的管理。据调查,企业员工与管理者的不和是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管理者缺乏对员工工作实际、生活的了解,以主观判断去管理员工,使员工与管理者的矛盾产生,遇到应急事件时关系就变得十分紧张。对员工的管理不重视,没有建立管理制度,忽视员工的心理健康,只通过规章制度处理问题,将导致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僵化,影响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12.
廖晓丽 《职业圈》2014,(2):98-98
一、引言 所谓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凝聚力、向导力及推进力三个方面。企业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员工业务素质的提升和企业的发展未来。而所谓的青年员工指的是企业文化前进的推动者和践行者,他们是企业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另外,青年员工具备着整体文化水平较高、风华正茂、思维敏捷、追求卓越、崇尚创新、蕴含着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潜能等特点。就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化而言,不但要保证企业管理的完善,而且还得全面加强青年员工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3.
金江 《职业圈》2012,(9):125-125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从内心深处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公司制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是认可并热爱公司的标志和品牌形象,是企业员工在实践工作中具体行为的一种精神显现。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综合素质。因而,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一种战略选择。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将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等理念融入到每个员工的行为中去。使企业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团队成员自觉的行为指南。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国情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只有适合本企业境况、能有效增强团队凝聚力。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企业文化,才可称得上优秀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4.
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不仅能够形成、凝J0聚力、奋发进取的催化剂,而且能够提高企业公信度,达到精神变物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目的。中国石油第六建设公司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把和谐管理作为和谐企业文化的重要保障和谐管理与和谐企业文化好比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没有和谐管理就不会有和谐文化,和谐的管理才能催生和谐的文化,和谐管理促使员工他律,和谐文化促使员工自律。六建公司主要通过“四个坚持”来推动。  相似文献   

15.
邓俊青 《职业圈》2013,(20):66-67
随着“微时代”这一特殊时期的到来,“微文化”早已从社会各种传媒方式向我们油田员工辐射而来,在人们脑海里已悄然形成一种不小的“冲击波”。“微文化也称为“快餐文化”,它具有可读性、辐射性、穿透性、腐蚀性,同样容易渗透到我们基层健康的企业文化中去。那么,我们油田基层党支部应该如何去正确认识、细致观察“微文化”在员工中随意流行与自由传播和管理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酒店员工是现代酒店营销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型员工是酒店保持正常营运,实现稳定、快速和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从人员聘用方案、有效工作机制、营销激励策略、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探求稳定酒店知识型员工的对策是酒店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员工的意识和行为,从而达到提升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善工作绩效,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坚持以文“化”人,着力塑造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的团队。树立优秀的品格和形象。  相似文献   

18.
《职业圈》2014,(34):50-51
当下企业有两个重要的“价值思维”,一个是“互联网思维”,另一个是“人文化思维”。“互联网思维”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科技发展背景下,企业对市场、用户、产品、价值链的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人文化思维”的核心是用“思想”“精神”“道德”“仁爱”等,文而“化”为之。  相似文献   

19.
秦丽 《职业圈》2008,(18):17-18
绩效管理构建及考核对团队的管理者来说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能够让企业和员工获得“双赢”;然而用得不好,将会导致内部员工容易产生不公平感和冲突,甚至影响组织的长远发展。面对企业与员工真正的达到“双赢”,就要及早地构建绩效管理体系从而来明确管理考核及团队管理任务。  相似文献   

20.
员工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的同时,也利于企业凝聚力的提升。如何把员工和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仅靠利益刺激方式是难以实现的,还需从非物资性的价值观、归属感与企业文化等管理的角度出发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