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慎提“早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着所谓的“早恋”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当中大有扩大的趋势。如何去认识与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过去传统的“早恋”这一提法,过于偏激,而应为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来往过密”这一提法所替代。事实上,这种提法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从而有益于学生的教育。   首先,“来往过密”的提法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早恋”中的“恋”字非常反感而提出的。由于老师对学生之间的“过密”交往,在认识上可能有些偏激,而将其定性为“早恋”。因此老师在…  相似文献   

2.
"早恋"与"来往过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文章“不是‘早恋’而是‘来往过密’”在《班主任》杂志发表后,全国多家报刊及网站先后刊用。我借此机会感谢大家对我提出的观点的重视和支持。但是由于有些报刊和网站选登的内容只表达了我的文章的一部分观点,因此造成一些读者的误解。如一位家长说:“教育专家说,不要用早恋这个词,应该叫‘来往过密’。我不在意叫什么,问题是念中学的男孩女孩来往过密,没有任何好处。教育部门要解决的是,让男孩女孩在这个时期专心学习,不是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一个  相似文献   

3.
"早恋"与"来往过密"不是用词的不同,而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里牵涉到观念的更新,观念不更新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好"来往过密"的问题,为的是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生活的日趋优裕和多种文化的影响,促进了学生生理与心理的早熟。小学生到了高年级,容易出现个别男女同学相互倾慕、来往过密的现象,有入将之称为“早恋。,但我认为,这  相似文献   

5.
张思明在《北京教育》1987年12期撰文谈教师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对策,他说,教师对待处于早恋中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要“理疏情导”而不要“围追堵截”。因为后者往往容易激化矛盾,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积极向L,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负责的精神上。通过讲道理,摆利弊,启发学生自觉地把  相似文献   

6.
联想     
上世纪80年代,“早恋“一词逐渐频繁见诸报端。当时,对于“早恋”,校方是极为重视的,社会也把所谓“早恋”学生视为品质有问题。在舆论一片口诛笔伐的同时,许多有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从爱护青少年出发,在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工作。他们一是做好男女生的疏导工作,与家长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要求班级同学不要歧视他们,让他们重新回归集体中来。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发展,以上一幕已成记忆。如今,在高中阶段,学生、教师一般已不再将男女同学之间的“过从甚密”视为洪水猛兽。有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于是有的学生“对子”越发大胆,从“地下”到“公开”,有的在公共场合,竟穿着学生服作亲昵状,“胜似闲庭信步”,这引来路人的不满,认为他们实在有失体统。应该说,高中阶段的学生来往频繁一些,属于正常现象,这是生理发育使然。高中学生随着性腺活动的变化,希望和异性交往、接触。同时,这也是生理发育带来的心理需求,如女生需要男生的豁达而使自己不狭隘,男生则需要女生的温柔而使自己不粗俗。但是,这种交往应该有一个度,更不应该在公众场合作亲昵状,造成视觉污染。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与异性交往过密,被通俗地称为“早恋”。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异性交往过密时。吃惊之后,愤怒之余,便开始采取对策了:有的去学校接送接子,有的告诉老师并请老师出面干预,有的不许孩子接电话,有的威胁要和孩子断绝关系。还有的干脆找到那个把自己孩子带坏的“坏男孩”或“坏女孩”的家长,要对方把自己的孩子管好。总之,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孩子来往。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使孩子与你的距离越来越远,反而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机会。下面,让我们走近早恋的中学生,看他们的父母对他们做了什么。A某,女,父母对其期望很大。她四五岁时,就被逼着背古诗,学钢琴,念外语了。她说:“透过玻璃窗,看着小朋友快乐地玩,听到  相似文献   

8.
谈及高三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家长们往往遵循着惯性思维——不要早恋。被视为“猛虎”的旱恋真的有那么可怕吗?男生、女生在一起一定是早恋吗?想起了我的高三:我,是女生;涛,是男生。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早恋一直是一个敏感、令学校和家长头疼的问题,而且当前似乎又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班主任经常发现男女生交往过密的现象,但如何判断学生的交往是否在正常的范围?是否已经确实发展到“早恋”的程度?出现了问题如何及时处理?这无疑是摆在  相似文献   

10.
说到青春期教育,“早恋”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一个中学生认为:男女同学互相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和家长用不着大惊小怪。针对有些老师激烈反对“早恋”,一发现男女同学交往密切就严厉批评学生的做法,这个学生说,该不该谈恋爱是感情问题,与道德无关。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相信学生能处理好他们的感情,不要过多干涉。一位中学的团委书记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  相似文献   

11.
说到青春期教育,“早恋”就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老师、家长和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一个中学生认为:男女同学互相产生好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师和家长用不着大惊小怪。针对有些老师激烈反对“早恋”,一发现男女同学交往密切就严厉批评学生的做法,这个学生说,该不该谈恋爱是感情问题,与道德无关。而且,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相信学生能处理好他们的感情,不要过多干涉。一位中学的团委书记说:“早恋”这个词本身就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班会上,我提出中学生要慎重交友,不要过早涉足早恋这“情感禁区”。会后,班上的小美同学递上一张字条:“老师,你试图说服我们不要早恋,用心良苦,可是,你的努力可能徒劳,只因我们达过‘孤独’。”我佩服小美同学的勇气。我们进行了一次长谈。  相似文献   

13.
或许用“青少年情感萌动交往过密”来代替“早恋”更恰当些。这是青少年成长中必然要发生的一个正常的事情。“早恋”现象的发生,提醒我们的家长和学校,在关注孩子的学习的同时,务必关注孩子生理和情感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一位小学校长发表过一段高论:“我可以叫学生不要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我们更 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让学生勤奋学习,我们更应该创 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好觉得愧对老师、愧对家长、愧对社会,这是一种更高境界 的教育。”肺腑之言精彩绝伦。如果真能像这位校长所说,不满足于让学生总觉得老师“要 我……”,而创造条件让他们自觉追求“我要……”,那教育方针的落实,素质教育的推进 ,不都功到事成吗 ?惜乎现实教育中,低水平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 低水平的教育是不成熟的教育,其教育效…  相似文献   

15.
刘荣娇 《江西教育》2002,(19):23-23
一、培养学生写字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作为积极探究新生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很多教师把写字看成是一项机械运动,在教学时要么把字枯燥地拆开,要么放任学生,甚至把写字当成是对学生的一种惩罚,致使学生对写字不感兴趣甚至反感。写字教育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1.创设情境,激发写字欲望。展出优秀的书法作品,包括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及学生中的优秀作品,让书写美使学生精神愉悦;讲汉字的历史和作用,使学生明白写好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爱国的表现;播放古代书法家故事…  相似文献   

16.
遵循“从严教育,从轻处分”的原则。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可塑性强。一些学生是非观念模糊,法纪意识淡薄,一时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偶尔犯点错误,也是难免的事情。为起到震慑效果,有的学校喜欢从重从快处理,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认为,对犯错误的学生,学校应坚持教育从严、处理从轻的原则。即可处理可不处理的就不处理;必须处理的,要慎重而适当,从轻量“刑”,以便给违纪学生认错改错的机会。这就要班主任老师不要把鸡毛蒜皮的小错误“上纲上线”,不要把自己的“土政策”视为金科玉律,否则,就很容易使违纪学生成为学校教育和学校管…  相似文献   

17.
夏洁 《班主任》2012,(4):39-43
【设计背景】 高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经较为普遍。过去,我们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禁”和“罚”上,努力阻止和惩罚学生早恋,而忽略了面对早恋所应该进行的讨论和引导。作为高中班主任,我们需要正视早恋这一现象,科学地开展指导、教育工作,帮助青少年学生走出情感的迷茫期。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生怎样对待爱情,是教育工作最细腻的一面,他要求教师要有真知灼见,把教育技巧和教育艺术结合起来",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中学生异性间微妙的情爱--早恋.面对中学生的"早恋",我运用下列三条原则处理,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不要总霸占音响,将跟不上时代的歌曲一遍又一遍地大声播放。不要总说我们是“小兔崽子”,因为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这对家长是不利的。不要在家长会过后,总说:“看看别人……”您应该看到,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不要总逼我们上那该死的补习课、艺术课(除非我们自愿),毕竟,我们是有思想的人。不要总唠叨个没完,因为那样只能使我们更加“逆反”。不要告诉我们“多和好学生接触”。拜托,不要以那该死的分数来衡量别的孩子的好坏。不要看到我们和异性在一起,就以为是“早恋”;不要把你们大人的“八卦”带到我们的世界。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大人,就要我…  相似文献   

20.
早恋是青春期性成熟过程中,两性之间出现的一种过度亲密的互相接近。初中生早恋,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我们要彻底清理文化市场,提供洁净生活环境;加强“性”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帮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督促学生自觉履行守则;丰富学生的社交内容,使学校成为学生乐园;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培训,共同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