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思考的相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墨当随时代”,“相机”当随时代。如同“笔墨”象征诗文书画,以“相机”象征新闻摄影,也当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追求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气息。时代需要思考的相机,时代需要新闻摄影工作者思考。思考之一:站在跨世纪的坐标上思考新闻摄影的明天当21世纪到来的时候,新闻摄影将会遇到哪些新情况,发生哪些新变化?作为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思考在先,准备在先,因为机遇总是厚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新闻摄影的发展过程,存在渐变和突变两种形态。渐变,是由量变到质变,由日积月累到日新月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素质基因析     
1988年一个寒风初起的日子,我和美联社华盛顿分社首席摄影记者鲍勃在华盛顿街头漫步,我们边走边聊,话题集中在如何当好摄影记者?当我问他一个驻外记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位资深、有丰富驻外摄影经验的老手放慢步伐,深思片刻缓缓地回答说:“这个问题提得好,但不是很容易回答,也不是一两句话讲得清楚。一个驻外摄影记者应该具备多种优秀素质。但依我看最重要的素质怕是“新闻敏感”。鲍勃的回答我是赞成的,我也经常琢磨这个问题,围绕着它,作了些探索,这儿说的,也仅仅算是  相似文献   

3.
释义,新闻的重要支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及新闻写作之道,人们较为普遍地认为:新闻写作绝不仅是一种报道行为,而首先应是一个对报道对象的认知活动。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不是也不可能是像“海绵吸水”式的、不加选择地吸取一切接触到的信息;而应当是也只能是像“沙里淘金”那样,总是与判断、理解信息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新闻界通过其驻外记者将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精明强干的美国记者几乎无孔不人,无处不在。可是,谁能想象得出,美国新闻界下一代的驻外记者将由外国人来充当呢?外国新闻记者与美国同行来争夺这个美国人梦寐以求的“饭碗”,这一点美国新闻界不应大惊小怪,应该想到,他们也会遇到像美国的汽车制造商、电视组装厂所面临的外来竞争。作为竞争者,那些来自欧洲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记者最令人畏惧。他们能用两、三种文字写稿,他们对  相似文献   

5.
赵伟 《青年记者》2012,(36):41-43
"语言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并非仅仅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和信号。"①美国语言学家布赖特(W Bright)曾指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一方面,语言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  相似文献   

6.
不知内情的人总是误认为驻外记者,尤其是新华社驻外记者,是一桩乐趣横生的美差。你看,这些记者因工作之便,可以周游世界,饱览异国他乡的奇风异俗,名山大川。其实不然,驻外记者是一个苦不堪言,且具有一定危险的差使,新华社记者邵云环捐躯南联盟便是一例,笔者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在国外工作和生活了十几年,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7.
我想对“断裂”在汉语中的概念作一点非理论化的讨论。断裂在汉语和英语当中都意味着巨变、激变或灾变。它最典型的形式是战争和革命。毫无疑问,对于断裂的讨论都是在造成激变的重要事件之后的回顾,似乎是无助的回顾。但是,在我的回顾当中,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即所有关于断裂的讨论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件相反的事情,就是断裂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传播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觉醒和民族解放的一部分,而驻外记者又是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驻外记者历史构成一种独特的政治叙事,从这种叙事角度既可以了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一隅,也可以窥探近代以来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还可以场景式地回顾中华民族觉醒和解放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前文提要:本文的第二章《驻外记者的基本功》,谈到了一个驻外记者的“基本功”应当包括政策观点和新闻敏感、调查研究、学会写各形式的新闻报道以及不断提高外语水平几个方面。只有这几个主要方面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做一个好的驻外记者。  相似文献   

10.
从新中国第一批“红色记者”迈出国门,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今天,中国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文字与摄影记者。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风云变幻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国驻外记者文丛》就是这个历史进程的记录汇编。 翻开这一页页《文丛》,人们可以透过历史的烟云看到,中国驻外记者既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传播者,又是我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在标志着第三  相似文献   

11.
孟繁静 《青年记者》2016,(26):29-30
美国语言学家布赖特(W.Bright)提出的“语言和社会共变”理论认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交工具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①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变体,是社会镜像和历史沿革的大众记忆,是权力与行动的表征,更是深入研究具体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鉴于此,对网络流行语的考察不能只停留在工具层面,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看作技术革新的网络编年史,而应具有全球观,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文化自觉的态度,理性思辨其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为民众与政府在网络空间中的良性互动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认为文学须为政治而作,须为现实而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使之成为改造社会的武器,而不能为作文而作文。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也认为“文者以明道”。文章总是要传达作者一定思想、观点、意图的,文以载道,文更是一种手段。新闻亦如此。 虽然新闻写作一再强调报道的客观性,忌讳主观意图、个人感情的夹带,可是,新闻作品作为人脑对客观世界主观反映的产物,不可能不渗透着人的主观因素。那么,如何使新闻稿件有效地传达作者的观点、情感,而又不违背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呢?这方面,古代文论中所述…  相似文献   

13.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光有事实没有发现不成其为新闻,发现得太晚而失去时效性也不成其为新闻。发现与事实的发生总是有个时间差,相对要滞后些。批评对象不会开“新闻发布会”广而告之,批评事件的形成和批评线索的传递过程更费周折,这种滞后现象尤为明显。要解决求新与滞后这两者之间的矛盾,避免搞成“马后炮”式的工作总结,让批评报道真正成为“新闻”的报道,办法只有一个——运用创新思维去深入挖掘,在挖掘中发现,在发现中重新发现。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汹涌澎湃的技术革命浪潮中,现代科技世界浩如烟海,日新月异。作为一个新华社驻外科技记者,如何根据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和新闻报道的特点,摄取第一手新闻,避免转发他国的一般性新闻报道,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如何加强第一线的深入采访,发挥驻外记者的优势?笔者在新华社华盛顿分社担任了三年多科技记者,面对这个问题,有时感到茫然,犹如雾里看花,若明若暗,似花非花。但也有点滴体会,片缕随想,信手写来,供诸君参考。专访,是国际科技采访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现场专访,或电话专访;也无论是人物专访,会议专访,或展览会专访等,记者以根据我们国家独特的新闻报道角度和要求,向采访对象提问,直接得到其新闻来源不可能提供的第一手新闻信息还可以在采访  相似文献   

15.
编辑经手,处理的大量稿件中,固然不乏富有独到见解、具有开拓意义的好文章,但毋庸讳言,确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平庸之作,不具备发表价值。这类稿件通常有这样几种类型:一类是“讲稿式”的,这在学校教师中比较常见,他们熟悉的是讲稿,写起文章来也往往脱不出讲稿的路子,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但基本上是属于传布“已知”,而不是探求“未知”;另一类是“赏析式”的,如对历代名篇名作进行分析和评价,其中不乏有启发性的看法,有助于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和欣赏,但总的说来,尚够不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分离出企业本部的驻外机构(办事处、子公司等)越来越多,围绕企业驻外机构的资产和各项工作也形成了大量档案资料,与企业本部档案工作相比,驻外机构档案工作存在档案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制度空白多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1企业驻外机构档案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生活是绚丽多姿、纷繁复杂的,而新闻报道就其性质和篇幅来说,又总是有限的,它只能够反映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一块礁石”、“一朵浪花”。新闻记者总是选取新闻事实中最有价值的素材,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事例,在其表现形志上总是不全的。作者在写作时就是要以反复提炼的新闻素材的“不全”达到“完全”的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18.
皮草业近些年来在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声讨下,显得理不直气不壮,只好低调,连搞新款发布,都要小心安抚说,皮草来自笼养的动物,而不是野生的。这种状态连带使一些真的喜欢皮草的“高尚消费者”也备感压力。 “宁可光着,也不穿动物的皮”,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裸体示威更是提出了“动物权”这个前卫概念。皮草在世界很多国家已经不再是高雅、华丽的代名词了。 不过在气候寒冷的“北方国家”里,仍然是有许多人选择皮草服装御寒。为此,每年人们要养成百万只的水獭以作  相似文献   

19.
现在报刊上有些代词用法不统一。党派、阶级、集团、军队、国民党当局、敌人、日寇这类名词,都是由人组成的,是指人而不是指物,应用“他”或“他们”作代词。“帝国主义”不是抽象名词,它是指各国帝国主义者,是指人,所以应用“他们”。国家、主义(如马列主义,法西斯主义,反动势力等是抽象的名词,应用“它”作代词,用“她”作国家的代词,是外国的用法,不适用于中国。  相似文献   

20.
兔子通常比乌龟跑得快。但“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胜利的并不总是兔子。在新闻界,有的记者采写作风像兔子,出稿很快;有的记者则似乌龟,慢思熟虑,不轻易下笔,甚至给人不出活儿的感觉。一般而言,新闻采写忌缓讳慢而尚快,尤其是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的传递速度越快越好,这样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各种想知道的事情,由于“兔子”式的记者可以充分满足读者的这种需求,所以,“兔子”式的记者在各媒体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但快也往往有快的缺憾。因为快,因为匆忙,“兔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