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文章从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中对知识的定位、运动观、时空观、宇宙论等几个方面,通过与近代自然科学世界观的对比,说明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关注的是较经验科学更为基础的问题并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这种思考自然的方式对于现代人意义重大。只有在他的自然哲学被"降格"到经验科学层面时,才会阻碍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然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界总体的、抽象的认识,这种认识无法在人类的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因而无所谓对错之分;科学是人们对自然界分门别类的、具体的、精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完全能够在人类的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因而它有对错之分。然而,由于自然哲学和科学具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目的、共同的本质和共同的研究对象,所以它们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几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讨论了中世纪自然哲学的含义、内容、文献类型、推理方式、与神学的相互影响和与现实的关系等等,着重强调了中世纪自然哲学的思维风格与近代科学的不同,从而揭示其本质特征,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世纪的自然哲学。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科学思想成份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许多自然哲学思想。概括分析其内涵,含有丰富的科学思想成份:一是对自然加以自然主义解释;二是将自然本质数学化,提出数学天文学;三是从实体的角度考察事物的形成与变化;四是将世界逻辑化并进行相应的经验观察。所有这些对于近代科学的诞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1905年11月17日,安内莉泽·迈尔(Anneliese Maier)出生于蒂宾根。她的父亲海因里希·迈尔(Heinrich Maier)是蒂宾根大学的哲学教授。  相似文献   

9.
10.
邓南海 《科技广场》2007,(6):246-249
自然目的论是康德用来打通其批判哲学的体系、实现由自然向自由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康德看来,通过目的论原则的运用就可以把整个自然与人类历史看作是一个以人的道德(自由本体)为终极目的的系统并由此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过渡。由于自然目的论在康德那里并不是关于自然的客观知识,而只是像人这样的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对自然所应该具有的一种主观看法和态度,因此并不能真正实现由自然向自由的过渡。  相似文献   

11.
突现论是一种古老的理论,伴随着心灵哲学在当代西方哲学中的崛起,突现论再次在哲学中复兴。与传统突现论相比,一是当代突现论的一般特征、内涵及理论形式发生了重要改变;二是当代突现论得到众多科学家们的支持和辩护。斯佩里、斯塔普等自然科学家们不仅旗帜鲜明地为突现论辩护,而且还根据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提出其突现论的理论学说。在当代,突现论与自然科学形成这种合作关系的原因在于,一是存在于突现主义者中的共同的反还原主义的倾向,二是存在于突现主义者中的共同的反“统一的科学”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2.
话说七巧板     
西方的智力玩具魔方曾在我国风行一时。其实,我国早就在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智力玩具,诸如九连环、华容道、七巧板等,不知为何人发明。其中最具有魔力的当数七巧板,它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巧技艺。 七巧板,又名智慧板、乞巧板、七巧牌。据史书记载,七巧板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时代。它是一种启迪人们对各种形象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智慧游戏,也有益于人们休息与娱乐。由于七巧板取材容易、制作简便、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因而深受人们喜爱。七巧板是将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薄木板割成七块不同形状的小块(图1…  相似文献   

13.
14.
姜丰伟  苗壮  顾朝兵 《现代情报》2013,33(8):156-162
从美国杨百翰大学青年大使歌舞团的一张演出节目单入手,使用图表、实例对节目单中部分作品的著作权信息进行分析,讨论了美国民众重视著作权保护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图表、数据讨论了美国民众重视著作权保护的原因及影响。事实证明,美国民众重视著作权保护的意识在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促进著作权产业发展和提高著作权收入3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美国为增强民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而积累下来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16.
当前,学术界对环境伦理学有过一段热烈的讨论,各种学说都对环境伦理学进行了各自的阐述。本之试图从社会哲学的角度对环境问题的本质进行探讨,揭露产生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并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高度对它的解决途径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18.
19.
许帆 《科教文汇》2012,(9):12-12,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相结合,为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和谐发展。本文将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涵的理解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怎样可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这四个方面展开,简单谈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