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博渊 《教育》2012,(2):58-58
郑板桥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扬州八怪的领袖,诗、书、画三绝,在读书方面应该算一个成功人士了。他是如何读书的?他的读书法有哪些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2.
正走近名人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郑板桥天资聪慧,三岁识字,到八九岁时已能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后来做过县令。为"扬州八怪"之一,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一天夜里,天冷月黑,外边还下着小雨,郑板桥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越睡不着越听着屋里屋外有动静,越像有动静越想仔细听,忽然听到屋门有响动。他想:这不是一般的  相似文献   

3.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也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清官。在读书问题上他强调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特别是他强调读书要精选精读,要寻找贯穿串,读有特识,自竖旗帜等重要的读书观,对今人仍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值得我们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一、"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即重视思考,不懂就问,提倡经常巩固复习。二、"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三、"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 ,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四、"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五、"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三步读书法,即鸟瞰、解剖、会通。这是梁启超总结的一个读书法。梁启超的9个子女皆才俊,“一门三院士”。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缺乏应有的自学能力,势必会越来越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针对这一情况加强指导,以促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语文学习,逐步增强自学能力。三步读书法对初一学生提高自学文学作品能力很有现实意义。笔者将三步读书法归纳为三个问题,通俗地称为“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出发点,寓学法指导于教学实践之中,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快乐,使之有持续的自学热情与兴趣。  相似文献   

6.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3,(Z2):34-35
主持人龙吟:他是"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一句"难得糊涂",被奉为处世为人的精妙之道。在长达二十四集的"闲话东坡"完结之后,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将从本期开始,与大家分享书画怪杰郑板桥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3,(18):32-33
主持人龙吟:正所谓峰回路转、苦尽甘来,一度卖画糊口的郑板桥.在年届四十之际似乎迎来了转机。他在科举考场上佳音频传,出仕有望。乾隆元年.郑板桥终于成为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读书人希望在考场上崭露头角,以此博取灿烂的前程。即便现在的学生也是如此,更不用说几百年前的清朝学子郑板桥了。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郑板桥大半生都在仕途之路上拼搏。在晚年《自序》中,他仍在说谋求官职"乃是正途",认为科举制度"其理愈求而愈精,其法愈求而愈密"。郑板桥的上述观点多少有些道理。现在,人们把科举制度一棍子打死,不免有些偏激。例如清朝的科举考试,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一套规范,分童试、乡试、会试三种,乾隆二十六年以后殿试也成为了定制。童试即童生试,是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所谓"进身之始"。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称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曾留下了自己宝贵的读书方法以示后人。鲁迅有跳读法,老舍有印象法,华罗庚有厚薄法,爱因斯坦有总、分、合三步法。名人的读书方法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我认为,名人的读书方法未必就适合自己。因为时代的不同,环境的差异,性格的出入,都会影响到读书方法。个人觉得,读书最重要的还是专心致志,沉思其中。所以为了做到自己读书时心无杂念,我便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专心度,提高自己的读书效率。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一方面,我读书时手中必定要拿一支笔,边读边思考,有时有了一点不同的观点,便及时地写在书的旁边;另一方面,当自己心思  相似文献   

9.
板桥受骗     
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乾隆年间进士,曾任山东潍县知县,辞官后以卖画为生。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兼书画家,其诗、书、画皆精,人称"三绝",深为当世推重。他的诗歌讲求真情,豪放而慷慨;书法融隶、楷、行、草为一,号称"六分半书";尤善画兰花、墨竹、怪石,秀丽而苍劲。无论诗文、书法、丹青,每有一作品出来,人们无不争相求购。他有个怪癖,就是酷嗜狗肉,认为狗肉  相似文献   

10.
宗璞 《辅导员》2012,(Z1):38
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不只是书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读者的会心。我不是一个做学问的读书人,读书缺少严谨的计划,常是兴之所至。虽然不够正规,也算和书打了几十年交道。我想,读书有一  相似文献   

11.
化解学生疑难问题时,教者应该一方面尽快弄清问题的疑难所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辩论,并把握讨论的动向,及时予以适当的点拨,为学生疏通思路,使讨论继续下去,获得较完善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