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说过,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应当怎样理解这一科学论断呢?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就是把劳动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看作是一个思想觉悟和劳动态度问题,而同劳动是谋生的手段对立起来。这种意见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除极少数先进分子外,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还不足以自觉地把劳动当作生活第一需要,而只是把它作为谋生手段。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这时,劳动才不再是谋生手段,而变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我认为这种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就有类似的说法。他认为,劳动是一个健康人的自然需要,是人们活动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施新民、曹德林两烈士的事迹时,有一位教师发表了这样一个意见: “蚁蝼尚惜生命,就不信施新民、曹德林会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实在他们在当时看见学生落水嚇昏了罢了。”很巧,在上谷小学失火事件公布后,又出现了一个“嚇昏了”。另一位教师说:“这也难怪那些教师,失火时谁都早嚇昏了。”这可怪啦!一个“嚇昏了”是舍生救死,另一个“嚇昏了”却见死不救。一样的“嚇昏了”竟出现了截然不同、完全相反的行动。应该如何解释呢? 施、曹两烈士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学生决不是什么“嚇昏了”的“时冲动,从他们生前工作一贯绩极负责,热爱儿童,全心全意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之”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极高,据有人统计,《诗经》中“之”字出现了一千零三十九次,《尚书》中“之”字出现了三百五十四次,《左传·齐桓公伐楚》全文约三百六十字,“之”字出现了十三次,《列子·汤问·愚公移山》全文不足四百字,“之”字出现了二十二次。更重要的是它词性复杂,使用范围广阔,可以做代词、动词、介词等。例如:  相似文献   

4.
我曾听到一位六年级班主任说:“现在便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嫌早了。这样会影响他们学习积极性,他们将会认为反正参加生产劳动,不必认真学功课。”我们知道,劳动教育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5.
为抵御共产主义理念所遭遇实证化的阐释误区,有学者提出应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念定位于康德意义上的调节性理念.本文经过考察后认为,这一做法不可避免会导致如下“后果”:首先会消解掉马克思哲学探索社会现实总体这一根本主旨;其次会掩盖了马克思与康德对“人作为有限存在者”的理解差异;最后则抹煞了共产主义观念与康德调节性理念在“超越性(理想)”意涵上的不同.因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念并不能看作是康德意义上的调节性理念.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课程改革专家关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报告,获益匪浅。但其中有部分观点,颇让笔者及周围一些教师和朋友感到困惑。比如,在谈及新课程期待的“新教师”角色时,这位专家指出,在我国广为人知、并被广泛接受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隐喻不妥,不宜再提。专家的理由是,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是工业模式的反映,似乎学生是一块没有生命、任人摆布的钢铁,可以任工程师按照自己的蓝图塑造成产品。这一隐喻暗示了一种固定、统一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而且,“灵魂”的说法将教师提升到一个神圣的境地,似乎教师是万能的…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课程改革专家关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报告,获益匪浅。但其中有部分观点,颇让笔者及周围一些教师和朋友感到困惑。比如,在谈及新课程期待的“新教师”角色时,这位专家指出,在我国广为人知、并被广泛接受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隐喻不妥,不宜再提。专家的理由是,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是工业模式的反映,似乎学生是一块没有生命、任人摆布的钢铁,可以任工程师按照自己的蓝图塑造成产品。这一隐喻暗示了一种固定、统一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而且,“灵魂”的说法将教师提升到一个神圣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一册《师说》注释中云: “[句读之不知]‘不知句读’的倒装,用结构助词‘之’来表示。下文‘惑之不解’同。”这条注释一直都被认可,注中对“之”的解释也似乎无可非议。因为“之”在文言文中作提前宾语的结构助词确实有之。笔者认为这里的“之”不是结构助词,而是介词,相当于“在”和“当”,表示时间,在句中作状语。理由如下: 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来讲,如果译成“不知句读,不解疑惑”,在逻辑上有毛病。作者在这里主要是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从师的风尚很久没有流传了,要想人没有疑惑也就困难了,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小学自然阅卷中,有一道判断题是“人是脊椎动物( )”。当时有很多教师对这一命题存在分歧。有的认为这个判断是错误的。比如本刊一九九八年第1、2期中刊载的湖北省天门市多宝镇三环小学陈春清老师的见解。陈老师认为“从生物划分的角度而言,人的确是脊椎动物,但人类早已区别于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上看一则新闻:"雅虎"到人才市场招聘大学毕业生,当招聘方问到"扫地愿不愿意"的问题时,竟惹恼了不少大学生。一位自称"可以胜任任何职业"的女生愤然离席,然后又折回来怒斥招聘方:"你们对大学生如此无理,肯定招不到人才!"应聘者愤怒了,旁观者也有人为此感到愤愤不平,投书媒体,提出抗议:"招聘要有明确的目标。一个希望成为白领或蓝领的求职者,不希望提供其他无关职位,招聘者作为知名企业,超出了‘文明招聘’的底线。"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核心命题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投入。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劳动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示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力量或第一推动力,因此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核心命题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投入。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劳动者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力量或第一推动力,因此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正据某媒体报道,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极高的学生流失率和极差的教学质量,政府的大量补贴不断打水漂,等等,进而得出中职教育"误了百万中职生"的结论。(据2014年第1期《新世纪周刊》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四年,我接了一个全托小班。班上有一个叫卫智锋的小朋友,整天孤独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不爱说话,小朋友们都管他叫“哑巴”。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小智锋并无生理缺陷,只是性格内向罢了。听家长介绍,他当着别人做事就脸红,如果被别人说了两句,那就更窘得不得了,加上缺乏引导,慢慢地小智锋就养成了少说话,甚至不说话的习惯。于是,“哑巴”的绰号就传开了。我跟一同带班的老师商量了一下,决定从两个方面下功夫来解决问题。一是想办法使他忘掉“哑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是严禁娼妓行为的,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在太平天国统治的广大乡村存在严重的私娼现象,在太平天国各王府和广大的军队中,还残存大量的封建家妓和官妓。太平天国没有彻底废除令人憎恶的娼妓制,广大妇女也没有真正摆脱性奴隶的地位。所谓太平天国娼妓"完全禁绝"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太平天国之所以禁娼,主要出于拜上帝教反对男女淫乱和禁止奸淫妇女的宗教思想,并非解放妇女的主观所为,对此不能给予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别了 ,司徒雷登》一文的题解 ,在教参上有一句颇具权威性的说明 ,“语意双关已使题目十分生动、形象、醒目、主谓倒装 ,更使题目增强了表达效果” (见《教学参考书》 (高中语文第三册 ) P4)。对此所提的“倒装”一说 ,我颇有疑议。关于此处的“别”字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分离”的意思。既是“分离”,那么此动作应涉及到双方 ,所以在“别”的后面还隐藏着动作的另一方 ,根据课文交代 ,这一方应为“我们”。如此 ,标题的理解应为如下 :1 .司徒雷登别了我们。2 .我们别了司徒雷登。如此理解 ,均为一句平直的叙事 ,仅仅告诉了人们司…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几项基本课程的难度很高,据说在国内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在国际上都能算得上优秀生。但事实上,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自己的短处,我们的学生创造能力差,思维不活跃。这是一个比较教育学上的大话题,一篇小文章讲不清楚,我只想谈一件小事情。 在我们的课堂上,常常能听到老师这样问学生:"刚才讲的听懂了吗?" 如果学生没懂,老师就会再讲再问再讲……直到学生听懂了为止。老师和学生都有一种认识,就是听懂了就是理解了;也就是说,在教师辛勤的引导和讲解下,学生已经掌握了新知识;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目的达…  相似文献   

18.
“懂了吗?”     
"懂了吗?""懂了!""喜欢吗?""喜欢!"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诸如此类的"异口同声"司空见惯。每当遇到这种情景,不免让人哑然失笑。你以为,真的会有人把"懂了""喜欢"当真么?别说是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同仁,即使是正在上这堂课的教师,也未必会把这"异口同声"当成全体学生的共识。这个往往只是教师找到了可以顺利地进入到下一教学环节的依据而已。但在我看来,把这一类"异口同声"看做全体学生已经接受,作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实在不靠谱。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状态、兴趣爱好并不整齐划一,何不实事求是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而不选择"异口同声"呢?我换位思考后的结果是:教师的问话里,其实是蕴涵着应该持"肯定"态度的意思的;做学生的,只有报以"肯定"的回答,才能使自己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你想:教师既然已经"教"过,学生当然应该听"懂",这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你怎么能说"不懂"而显示自己落伍呢?你想:教师很喜欢的东西,现在介绍给学生了,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人也喜欢,你怎么能说"不喜欢"而显示自己另类呢?由此及彼,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六○年七月,赫鲁晓夫跑到奥地利发表了一个广播电视演说,大谈他要推行的“共产主义”,说什么共产主义就是“所有人都可以得到的、盛满了体力劳动和精神劳动产品的一盘餐”,是什么“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云云。声嘶力竭,唾沫飞溅,当时是颇轰动一时的。从那以后,赫鲁晓夫牌号的“共产主义”,就有了“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的诨名。谁说赫鲁晓夫没有什么“创造性”,这个“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就可以算作他的一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80年代末提出"学会关心",许多人,许多学校,都在提"学会关心"。这里,我们讨论一些更基本的问题:"关心"需要去学习吗?如何学习关心?怎样才能学会关心?怎样才算学会了关心?还可以说:关心些什么?什么都要去关心吗?有什么不必去关心?什么叫不关心?既然人们普遍在提"学会关心",而且"学会关心"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学校教育关切的目标,那么,多问一些"什么"、"为什么",把它弄得更清些也很必要。但我们不可能在这篇短文中系统地讨论这么多问题,我们将结合"关心"的对象,主要就"为什么'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