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认识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是又一次大的思想飞跃。它既是14年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也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大决策。如何深入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门科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认识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是又一次大的思想飞跃。它既是14年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也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大决策。如何深入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门科学的学习和宣传。也应当是长期的和持久的。如何把这场学习和宣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具体地说,当前有几个关系应当在宣传报道中注意处理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这为我们开展经济宣传指明了方向。本文,想就市场经济在经济宣传中的地位问题进行探讨。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成为经济宣传的主旋律当前,我们国家正由计划经济向全面的市场经  相似文献   

4.
经济宣传报道要清除“左”的影响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宣传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着力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经济宣传和政治、文化宣传一样,不仅要防右,而更要防“左”,可以说防“左”比防右更重要。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必将推动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新闻如何摆脱旧有的宣传模式,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脉博,以充分发挥经济宣传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当前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试就这一课题,作以粗浅探索。 一、正确把握潮头,努力探索市场经济宣传的规律 长期来,我们的经济宣传一直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合。把计划作为经济宣传的中心,围绕着政府制订的计划相各级各部门落实完成情况,按部就班地进行宣传,顺藤摸瓜地找报道重点,由此形成了旧有的经济宣传较固定的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旧有的宣传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变化的形势的需要,必须及时进行调整与转轨,以便更好发挥新闻舆论对市场经济的服务与  相似文献   

6.
现在,各种新闻媒介都在积极宣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价值取向,认识由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新闻媒介必须适应这一伟大变革,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7.
(一) 我国改革开放17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为从事经济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活动家的大舞台”。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更加促使我们从事经济报道的同志要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报道模式”,站在时代高度,发挥各自的聪明才干,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吃透的“上头”,就是要真正学懂弄通党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绝不是完全依赖于单纯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发挥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优势,计划性仍然是加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今后将会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更加配套和强化。这是因为,市场虽然能在资源配置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它并非万能,也有其弱点和不足的方面。所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在尊重和利用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超前地建立起能够有效防止“市场失灵”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对市场运行实行正确的导向和监控,以弥补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和缺陷。  相似文献   

8.
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宣传,是新闻工作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的最重要的内容。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传报道的实践中,我体会到,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市场,才能写好市场,报道好市场。 深入市场,才能认识市场,拓宽经济报道的领域。过去,我们的经济报道长期受计划经济宣传框框的束缚,报道面窄,题材雷同,内容单一。报道农业往往是“夏熟大丰收”、“秋熟夺高产”;报道工业常常是“首季开门红”、“六月双过半”、“年终产值、利润超去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报道的内涵不断扩大,也要求新闻工作者从老一套的经济报道模式中跳出来,深入市场,拓宽经济报道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当前,经济新闻怎样反映经济领域中这一带有根本性的改革进程,是新闻界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这一客观形势要求新闻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思想方法和习惯。要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观念,着力经济新闻的开拓与深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引起广泛的社会变革,可以说是一场新的革命。毫无疑问,我们的经济新闻也必须以市场为中心,不断开拓与深化,以适应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满足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但是,纵观我们的经济新闻,仍然没有摆脱产品经济的束缚,不适应当前开放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出版部门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领域,需要积极地进行改革,以便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出版物是商品,出版部门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分,出版物市场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出版部门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出版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部门在改革开放中逐步走向市场,出版体制改革跟随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单是经济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也必将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新闻工作者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出满足市场经济需求、满足广大读者需要的报道,我觉得应当努力从以下四点要求做起。其一,要求我们转换新闻价值观念。在十四大精神的推动下,我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转变必将牵动全局,它不仅会深刻地涉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应如何与此相适应?”这是党的十四大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新闻界所共同思考的问题。(一) 十多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我们的新闻报道已逐步转到以经济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了。然而,我们的经济报道仍然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为十多年来的经济改革,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其取向是市场,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我们的新闻报道不能很好地同经济改革合拍,通过对十四大报告的学习,现在应该是看得更清楚了。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各类报纸提出了与这一新体制相适应的课题。作为地市党委机关报的地市报,由于自身实力比较薄弱,所处环境相对封闭一些,所以总体说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步伐显得慢了一些。而新形势下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已容不得地市报犹豫徘徊。地市报必须振奋精神,调整战略,迎接挑战,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多年来,地市报对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地市党委、政府的决策,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这种作…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广播宣传的作用,它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 当前,我们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新时期。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新时期全党工作的大局和主题,也是广播宣传工作的大局和主题。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广播宣传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也就别无选择地要实行改革——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的改革。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广播宣传的优势与功能集中体现为一个“广”字:广纳信息,广为传播,把新闻广视角与市场大经济有机统一起来,以尽可能“广”的新闻视角去反映市场经济,以尽可能“广”的覆盖面去作用于市场经济,使新闻媒体的功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这应是地方广播新闻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们国家已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在这一条件下,新闻工作如何坚持党性原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服务市场经济与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一致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发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上庄严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四个大字,第一次写在了社会主义的旗帜上。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正在把企业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企业报如何适应新形势,为企业之船加速驶出传统计划经济的海湾,奔向市场经济大洋,创造生气勃勃的舆论环境?我们总结今年宣传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要加强经济宣传,这是目前形势和任务决定的。这就要求党报经济宣传要转变观念,跟上形势,以市场为立足点,全方位反映市场经济生活,发挥舆论的监督功能,探索出党报经济宣传新路。一、转变立足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宣传有了很大改进,但也有过于简单化的毛病。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进行经济宣传时要研究经济工作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看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转换脑筋,转变立足点,适应新形势。由过去面向市长,到面向市场;由面向生产,到面向  相似文献   

18.
媒体事业的大发展为当代的受众提供了巨大的选择度,也给新闻单位的竞争增加了“残酷”的色彩。我省有一位广播电视权威人士曾形象地说,广播电视工作者辛辛苦苦的策划、采编、制作,在受众那里就是一个“手指头”定生死。用一句经济专业的术语来说,现在是“受众市场”。为了办好广播电视节目,提高广播电视的宣传效果,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当今的受众特点,适应这种“受众市场”,使我们的宣传工作有的放矢。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由于我们党内依然存在比较严…  相似文献   

19.
一、宣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抓住重点。警惕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简单地理解成只是干部“下海”、“把工人推向市场”、“把农民推向市场”等不准确提法造成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在我国建立社会王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行动纲领.当前,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经济正沿着持续、快速、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来探讨如何改进经济新闻采访与写作,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对于加强经济宣传的力度,提高经济宣传报道的质量.做好当前的宣传报道工作,将会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