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帮办新闻就是本着为百姓服务、替百姓排忧解难的目的,通过媒体牵线搭桥的中介作用,不仅给读者提供所需信息,而且帮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样一类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一块重要内容,帮办新闻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正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前景的期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媒体如何作为?作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民生新闻专栏,黑龙江省《生活报》的“王帮办热线”对此作了积极的探索。人本:为百姓办实事“王帮办热线”专栏曾得到省委书记的赞扬,得到中宣部的充分肯定,得到万千读者的认同,原因在哪儿?读者给了回答:“能给老百姓办事”。“王帮办热线”将自己定位为报道民生新闻,新闻来自群众日常生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仅仅一年多的时间,“王帮办热线”就接听热线电话3.2万多个。专栏用语“有难事儿,找…  相似文献   

3.
帮办行动体现媒体"服务"功能 既全方位为市民提供有用信息,又解百姓之所急,<每日新报>创刊8年来一直坚持这种民生新闻操作理念.从2000年创办"新帮办"专版,到2007年联合天津市政府办公厅推出"民生专线",再到2008年成立专门的帮办组织-民生帮办工作室,<每日新报>的帮办题材深入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报纸帮办新闻的操作思路日益清晰、成熟.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民生内容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题材。以“关注民生.彰显公信”为办报理念的《三峡晚报》,一直倾力于民生报道,并致力于打造“帮办”专栏,以拓展民生新闻内容,让民生新闻更加贴近读者。  相似文献   

5.
花永安 《传媒》2011,(10):66-67
民生新闻报道是当今媒体在激烈竞争中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民生新闻从百姓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好的民生新闻,不仅有内容、有内涵、有力度,而且让读者感到贴心、暖心。竭力做好民生新闻,提升民生新闻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进而增强媒体的竞争力,使媒体牢牢掌握舆论  相似文献   

6.
对百姓生存现状和需求的报道,已经成为众媒体的主打戏之一. 对随着民生经济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关注,众多媒体都加大了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但其中有许多媒体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出现误读.把百姓琐事、鸡毛蒜皮、街头巷议的小事当作了民生新闻的主体,从而出现了媒体记者在社区.街头小巷扎堆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地市党报影响力没有完全发挥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百姓人物新闻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鉴于此,增加百姓人物新闻,拉近与读者距离,加强读者的形象感知,增强读者的感情共鸣,是充分发挥地市级党报影响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地市党报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百姓人物新闻在地市级党报中的地位新闻是要传播的,要实现传播,必须让受众感知。笔者认为,作为纸质媒体的地市级党报,让读者感知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信息感知、形象感知、情感感知、理性感知,这几种感知的主体是人(读者),感知的对象是人,人物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范玲娜 《记者摇篮》2008,(12):68-69
当下,许多媒体顺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适时设置开通了读者电话接听热线。结果证明,热线开通既为媒体生产新闻产品提供了有采访价值的新闻线索,还起到了与读者沟通交流、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作用,使媒体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的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9.
“王帮办热线”、“有难事儿,找王帮办!”一个响亮的专栏名称、一句让成千上万名市民信赖的真诚话语在省城迅速地传播着。为把新闻做得更加贴近生活、服务百姓并服务到底,2003年6月10日,《生活报》正式推出“王帮办热线”,半年时间接听6000多个电话,6000多个问题几乎全部解决,承担这项工作的就是《生活报》的记者王海臣。羊年即将  相似文献   

10.
热线新闻,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发展最为快速的一种新闻类型.过去人们对热线新闻有一种误读,总觉得热线新闻就是报道火灾、车祸这样的突发事件.而作为都市报的北京青年报始终重视新闻热线和热线新闻的发展,因为报社早就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读者的需求的不断提升,热线新闻的题材延伸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事小情,它承载了很多百姓需求,反映了百姓心声,成为了政府、媒体和百姓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化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县级媒体距离百姓最近,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热线,顾名思义,新闻线索来源于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优势是站在媒体最接近老百姓的前沿,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到读者关注的新闻。随着时间的增长,热线发展的困惑是,贴近百姓的同时常常发生的问题多是供水、供电、供热、天然气、物业、环卫等,百姓反映的问题集中  相似文献   

13.
龚安齐 《新闻世界》2011,(10):42-43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不少媒体乐此不疲、不惜代价地搜罗反映百姓民生生活,家长里短的社会新闻的线索。笔者认为,媒体对于如何获取新闻线索、如何取舍新闻精华与糟粕、如何选取新闻角度,应坚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与规范,为广大观众、听众、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公德教育、生活常识、人生经验等,真正服务于广大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媒体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纸质媒体昔日的风光不再,影响日渐式微。在此背景下,上下各级报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求办出一份读者喜闻乐见、爱不释手的报纸,重新占领失去的阵地。2011年1月,河南商丘日报社主办的京九晚报以为读者服务为切入点,参照“新闻110”的做法,着力创办了“晚报帮办”栏目。该栏目秉承“关注民生疾苦,为弱势群体仗义执言”的主旨,遵循“立足民生,真心为民,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的世纪,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读者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读到或看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新闻。一张好的地方晚报能否赢得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当地百姓关注的新闻奉献给读者,也是当今晚报界同仁所思考的问题。《牡丹晚报》通过办好读者热线,努力寻找晚报新的切入点,使报上的独家新闻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16.
许海龙 《新闻世界》2008,(10):46-47
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民生新闻成为众多媒体主打内容。素以亲民形象赢得市场的都市报更是成为民生新闻的倡导者、先锋者、实践者。为了将民生新闻做足做大做强,他们开辟专版,设置专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关注百姓衣食住行,报道群众生老病死,这就大大丰富了新闻的内容,贴近了百姓的生活,赢得了读者的信赖。民生新闻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百姓工作生活的需要,深入研究民生新闻的特点和规律,积极主动地做好民生新闻,既是都市报关注民生、民情、民意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都市报发展壮大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周志远 《今传媒》2005,(6):37-37
“民生新闻”一说往往较多用在广播电视新闻栏目中,随着报业的发展,报纸内容真正面向大众的“软新闻”的完善是新闻发展的必然,这是因为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在当下的确立,内在地要求报纸内容的设置必须以读者的阅读欲求为旨归,体现为新闻报导范围的扩大和真正的面向大众。一、民生新闻存在与之相应的采访形式“民生新闻”是一种软新闻,接近性是其本质属性之一。它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采写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如何体现一般社会新闻的民生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主流媒体担负着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神圣使命,在媒体同质化的今天,主流媒体能否树立权威影响力和公信力,直接影响着媒体的发展。作为一线采编人员,笔者认为,找准政府和百姓共同关注的契合点,找问题,促解决;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用先进文化引导读者;注重新闻和活动策划,打造特色品牌,做“道德有高度,报道有深度,语言有温度”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正>民生新闻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化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县级媒体距离百姓最近,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时效性为特征,加强对民生的关注民生新闻宣传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做好这类节目应该抓住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准确及时地反映新闻事件,通过记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对报纸产生了巨大影响,报纸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既要扬长避短,巩固发扬报纸媒体的传统优势,又要坚持新闻立报、读者第一、看点第一的原则,直击社会、贴近百姓。《承德晚报》在不断打造精品、加强新闻策划、抓住新闻典型、抓住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