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影响力是建立在收受者关注、接触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播过程实现的。因此,喻国明教授指出,传媒影响力从内涵上看,是由‘吸引注意(媒介及媒介内容的接触)’+‘引起合目的的变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受动性改变)’两大基本的部分构成的。喻国明教授从传媒的社会能动性的角度指  相似文献   

2.
面对激烈的竞争,各大媒体纷纷将自身的品牌管理纳入战略规划上来。在品牌管理的众多环节中,媒体的影响力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媒体的品牌管理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扩大、加深媒体影响力的过程。媒体影响力的概念界定什么是媒体影响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喻国明教授认为,“传媒的影响力,就是传媒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华文在《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一文  相似文献   

3.
王菲菲 《青年记者》2009,(24):86-87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指出:“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所指的“新兴媒介”无疑是网络。与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有着诸多优势。近年来,许多社会热点事件无不是通过网络曝光后迅速成为公众话题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著名学者喻国明在《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一文中指出:更本质地看,影响力是一种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表现为影响力的发出者对于影响力的收受者在其认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合目的性地控制作用。传媒影响力是通过信息传播过程实现的。任何一类媒介(或一个媒介机构)的影响力,都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广电媒介的传播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使媒体在某些方面超越竞争对手,或在某些方面让竞争对手无法模仿和抄袭,为媒体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社会地位的能力,它们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喻国明等人提出的“影响力”。影响力是一种控制能力,表现为影响力的发出者对于影响力的收受者在其认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合目的性的控制作用。而传媒影响力从内涵上来看,就是由“吸引注意”(媒介及媒介内容的接触)和“引起合目的性的变化”(认知、情感受、意志、行为等的受动性改变)两大基本功部分构成。①本次研究将《华西都市报》的《汽车周刊》作为个…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在2007年第6期《当代传播》(双月刊)发表《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一文,指出:一直以来,传媒竞争的基本逻辑就是通过规模化的扩张来追求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在市场占有率的价值逻辑之下,规模数量几乎成了衡量媒介价值的唯一指标。但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指出:"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①他所指的"新兴媒介"无疑是网络.与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有着诸多优势.近年来,许多社会热点事件无不是通过网络曝光后迅速成为公众话题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8.
根据喻国明教授对媒介品牌的解释,我们将品牌副刊描述为:让它的目标读者在情感上依赖它,觉得离不开它,它能够回答读者的很多问题,在行为上,读者黏着它,经常接触它,在读者心中有很强的影响力,成为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9.
我院甘惜分、方汉奇、喻国明教授金长城传媒奖·共和国60年传媒影响力人物称号2009年12月4-5日,中国传媒大会2009年会在北京万豪酒店-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主办单位为中国新闻史学会,联合主办单位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  相似文献   

10.
媒介公信力     
所谓媒介公信力.就是新闻媒介在受众中形成威望而赢得受众的信任和景仰.包括媒介的信用、信息的可靠性和受众的信赖程度。(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媒介公信力评价是公众通过社会体验所形成的.对于媒介作为社会公共产品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能的信用程度的感知、认同基础上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岁末,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先生接受南方周末访问时把上市融资称为“新闻出版业安全的融资通道”(覃爱玲,2008)。新闻传媒行政主管部门高层官员的这一观点并不鲜见,早在2003年便有研究者认为,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媒介产业是“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何涛,2003),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的“两情相悦”似乎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喻国明,2001)。  相似文献   

12.
奥运过后传媒界传来声音:平面媒体发挥传统优势:电视传媒渗透率高,优势突出;网络传媒异军突起.高歌猛进;移动传媒高新科技,前途无量。而素有“媒介军师”之称的喻国明教授则认为:“这是一个加速的冬天.准备过冬吧。”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3,(8)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明确的传播影响力研究范式尚未形成,但主体的逻辑无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播内容上,二是媒体与受众的接触过程中,即传播影响力的内在原动力和发生机制。本研究主要借鉴了喻国明的媒介影响力研究思路,并结合《经济日报》发生机制的现有传播影响力实践调研状况,主要从发生机制即接触、保持、提升三个环节对《经济日报》的传播影响力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传播影响力提升的策略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影响力经济———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一文是根据喻国明教授于 2 0 0 2年岁末 ,在湖南卫视举办的“千年论坛”上的演讲整理而成。该文从战略层面到技术层面 ,对当今中国传媒运行中的若干重要理论与实践命题发表了生动、独特而颇具启发意义的阐释与表述。文中关于传媒产业本质为“影响力经济”的观点、传媒影响力发生与建构所依赖的“三个环节”的观点等 ,都对正在热烈讨论并探索的中国传媒业有着重要的认识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什么叫“传媒影响力”?按照现有的社会理解,所谓影响力(Influence)是指“文化活动者以一种所喜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①其实,更本质地看,影响力是一种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表现为影响力的发出者对于影响力的收受者在其认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合目的性的控制作用。传媒影响力是通过信息传播过程实现的,因此,其影响力的发生势必建立在收受者关注、接触的基础上,因此,传媒影响力从内涵上看,是由“吸引注意(媒介及媒介内容的接触)”+“引起合目的的变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受动性改变)”两大基本…  相似文献   

16.
王勇 《新闻知识》2007,(4):49-50
当今是媒介化时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从地上到空中,从室内到室外,媒体源源不断传播的信息结成一个无形的网,网住了社会,网住了每一个人。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传媒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文化中心’。”[1]人们也越来越依靠传媒来认知社会和世界,传媒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人们了解社会的窗口和观察世界的眼睛。因此,在这媒介化时代,舆论引导的地位和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7.
访问者:您一直在作关于传播媒介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概括来讲,我国媒介产业目前的发展态势是怎样的?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以下简称“喻”):目前我国的传媒产业正处在重大的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进程中,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8.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郑丽勇教授设计的媒介影响力指标体系,通过《2010中国新闻传媒影响力研究报告》发布活动等产生广泛影响,但其缺点是采用了单向传播的衡量模式,造成测量失真。本文提出,互动因素是衡量媒介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而且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网络新媒体呈现新的生态,可望通过受众的"理性互动",打造出具有极强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传媒媒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与大众传媒的接触情况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当今传媒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面临的困境,指出大众传媒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留守儿童的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行为进行引导,提升其媒介素养,并加强传媒行业的自律,使大众媒介不再是留守儿童获取精神慰藉的工具,而是他们获取知识、健康成长的有力帮手。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27日,在数字化时代的传媒转型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会长喻国明教授出席会议,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