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从开始参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到后来推动新语文改革实验,在中学开设鲁迅作品选修课,再到和一线教师中的理想主义者共同进行静悄悄的存在变革,去支持边远地区的农村教育改革事业,最后又倡导家庭教育亲子共读。  相似文献   

2.
3.
教育和文化一样,是一种历史现象,在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文明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形态,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文明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的历史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大阶段。每一历史阶段的进步都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在不同的阶段也有明显的差异。在我国,教育曾有过良好的历史传统,“书中自有黄金屋”是我国劳动人民对教育功能和作用最朴素的概括,几乎和现代流行的“知识就是财富”的口号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我国在农业文明时期对教育价值的理解是局限在“政治价值”和“道德价值”之上,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  相似文献   

4.
析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翻幕府统治后建立的明治政府,为适应发展资本主义,“殖产兴业”的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不仅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日本明治新教育改革的成效对今天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2000年国家全面开展基础教育改革,历史课程标准有了很大改变。历史教学从“求知”转变为“求方法”,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转变。现代历史教学方法主要有:接受式历史教学法和发现式历史教学法。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摒弃传统以接受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做到接受式与发现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处于教育转型的关键时刻,这时期清政府进行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废科举、改学制以及新的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和教育结构的整体规划等,这些措施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近代教育制度终于开始在中国确立并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育改革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其中教育改革者表现出的“消极应对”与“积极误对”两种倾向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严重制约着教育改革的实效性进展。以史为镜,借鉴民国时期教育先贤们的教育改革经验,将社会改造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相统一,提倡务实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立足本土的开拓创新能力,坚持教育自主发展,对当今教育改革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兵波在《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第6期上撰文说,一部教育发展史,就是一部教育改革史。随着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开展,关于教育改革问题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深层次的推进。教育改革研究的历史,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决策到政策的研究历程。就教育改革研究路向与视野而言,  相似文献   

9.
王晨  章欢 《中国教师》2009,(5):47-48
<正>教育改革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以说教育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改革的历史。有改革,教育才会有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着,包括我国。因此从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的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对认识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进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倡导者 ,而且还是历史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本文从历史教育的目的观、内容观、历史教材的编纂和历史教学方法四个方面 ,对梁启超的历史教育改革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技术是一项解决教育问题的系统技术,可用于推动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上的改革。但二十多年来,由于认识受限,定位不当,我国这一领域的工作偏重于硬件设施建设与服务、教育媒体制作、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且这些活动大部分在战术层面上开展,教育技术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我们应关注在战略层面上实施教育技术,追求“效果、效率和效益”,即教育绩效,这是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所要求的。战略优先,战术配合,战略战术互动,促进教育整体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应成为信息化进程中我国教育技术高起点新发展的指导思想,成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研究的基本思路。用教育技术引领教育改革,在宏观层面上应重视需要的评估和系统规划,确保“做对的事情”;在中观层面上要推广教学系统设计,在微观层面上要加强对研究成果的运用,确保“把事情做对”。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界电教人员或计算机科学人员的工作仅是教育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技术也是各级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共同事业。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深化教学改革要体现培养目标和模式,教学规模,办学途径,技能培养和师资队伍特点,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改的核心地位和教学质量的永恒主题地位,教改关键在于加强和改革教学管理,改革那些与工作任务不适应的管理方法和制度,转变思想观念,突出办学特色,改革教学体系。办学体制的改革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加强对教改工作的领导是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分流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高师院校要从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和扶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等不同层面,为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分流,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14.
对任何机构或领导而言,其教育改革成功的前提至少包括三方面:联结、发轫以及领导者的动员。在策略上,他首先需要将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联结:一是将与学习相关的价值观念整合到关键学习领域中;二是使教育改革成为公众关注的政治性议题;三是提供选择机会;四是发展援助性的环境。在此基础上,采取政策性发轫行动。最后,他还必须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动员的策略,即选择合适的改革类型;巩固改革发动者;巩固改革支持者;中立改革反对者与克服制度性障碍。正是联结、发轫以及领导者的动员三方面的相互作用,才使教育改革成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在深化新疆教育改革发展中,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深刻思考教育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与深化西部大开发中承担的历史使命,深入研究教育发展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教育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启动与推进,离不开党的政策指引。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再到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的颁行,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发展的深谋远虑和系统部署。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依然任重而道远。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需要有对教育政策更良好的理解与执行。  相似文献   

17.
教育现代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它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学习世界先进技术,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纵观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百年历程,本文将其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对传统教育的超越阶段、建国前30年教育现代化多元探索阶段和建国后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探索阶段进行探论,并对当代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谈了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一个以留关归国知识分子为主体.文教界各方面有识之士广泛参与的教育社团.该社团开辟了国内教育社团自力更生的先河,对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作为该社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任期间为社团的活动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华教育改进社也为陶行知的个人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本文试图探讨陶行知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以期对当今教育团体的良性发展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在环境科学专业发展的几年中教育体系出现的弊端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根据本专业情况进行分析,拟定稳定办学,深化培养方案的方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教育改革的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学习科学将学习理论创新与教育实践变革视为同等重要的双重使命。为了进一步解决科学研究的知识发现与教育实践改进难以同步的现实问题,学习科学共同体在基于设计的研究(DBR)方法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基于设计的实施研究(DBIR)。文章在回顾DBR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DBIR的四个核心原则;探讨了DBIR所倡导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实践者”三元协同的新型伙伴关系,提出了促进学习科学研究向教育实践转化的以新型学习观为基础的“三要素—三层次—三角色”系统变革模型;建议通过更新教育实践者和决策者的学习观、构建“研究—政策—实践”三位一体的应用学习科学实践共同体和基于研究和证据的教育政策制定等途径,来达成基础理论创新和教育实践变革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