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 2.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能尊重、理解对方;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 3.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郭红心 《江苏教育》2005,(8A):42-43
现实生活中,学生说谎话、不诚实的现象时有发生。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又不能对学生的这种行为大加批驳。我对本校近15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为什么对老师或父母说谎话问题的问卷调查。65.5%的学生认为,除了学习上的事情,老师或父母对自己的关心都不够;学生犯错误后,有74.5%的学生担心告诉老师或父母后会受到批评与惩罚,而且23.5%的学生确定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与惩罚;72.5%的学生不经常与父母主动交流和沟通,即使存在交流和沟通也只局限于“一问一答”的形式;只有27.8%的学生说自己与老师或父母进行过坦诚的交流,自己愿意向老师或父母倾吐心事。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 1.增进与父母沟通的意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2.能够经常有意识地与父母进行沟通,提高与父母相处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学会倾听父母的心声、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2.情感目标: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即愿意与父母沟通。3.问题解决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活动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同理心达到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5.
据一项调查表明,约有72%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与沟通,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39%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34%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谈.这说明现在的孩子同自己的父母越来越疏远,代沟越来越大.因此,当前加强对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的开发和培养尤为重要.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人际关系智能?本人认为应着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福建的林山山同学问,中学生应如何与父母沟通?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日趋成熟,希望自己支配生活和学习。但身体的快速发育,很大的学业压力使中学生备感困扰,他们热切需要帮助和指导,需要与父母沟通与交流。中学生与父母沟通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郭红 《山东教育》2008,(7):95-95
我们做父母的,在希望做孩子的“良师”时,更应该想想怎样成为他们的“益友”。因为,父母要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孩子就会对父母更有依赖感,更倾向于和父母交流、沟通。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种交流是很珍贵的,在交流中亲情会不断加深,孩子对于父母会更加敬重和热爱,他们对于父母所做的事情,尤其是为了他们而做的事情,也容易理解,那么,“代沟”也将更少产生。因此,父母不能只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还要想到和孩子在心灵上的沟通。  相似文献   

8.
据一项调查表明,约有72%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与沟通,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39%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34%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谈。这说明现在的孩子同自己的父母越来越疏远,代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9.
《家教世界》2012,(4):56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需要运用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其实与孩子沟通同样需要技巧。应该说,最好的父母,就是与孩子心灵相通的父母。最好的家庭教育,莫过于父母与孩子能够心与心地交流。换言之,教育好孩子只有一个关键,那就是赢得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工作实质上就是交流与沟通的工作,因此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要能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这个交流沟通包括知识性的和非知识性的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非知识性的信息交流包括情感上、态度上、也可能是一些眼神或表情的交流。非知识性的信息沟通对知识性的信息沟通又起着指向的作用。所以做教师的一定要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及领导沟通;  相似文献   

11.
2.不良行为表现及其发生背景(1)在校不服从老师管理,经常与老师发生言语冲撞。(2)在家与父母沟通少,表现为顶撞父母,对家人很冷漠,逆反心理严重。(3)父亲从事出租司机,整天早出晚归,生活负担重,很少与孩子交流。母亲缺乏管理孩子的方法,遇事爱急躁,因此孩子不愿听母亲的话,也不愿与父亲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中华家教》2012,(2):13-17
和孩子沟通难,已成为今天父母教育孩子的一块心病。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能与孩子无拘无束默契地交流,这不仅需要父母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还需要运用一定的沟通方法与策略。能通过下面的“五关”无疑是很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是苏教版与中图版五年级下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主题单元中的一课。其教学目标大致可以确定为:1.深入反思与父母之间形成隔阂的原因;2.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3.学习、运用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围绕上述教学目标,教师一般会设计如下教学活动:活动一:"我们之间有一条沟吗"——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造成造成隔阂的主要原因就是父  相似文献   

14.
<正>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和谐、亲密、愉快的情感交流。只有和孩子沟通感情并了解其内心世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和孩子沟通就成了家庭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文婷 《教育导刊》2011,(10):82-84
沟通能够架起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让人们相互了解。在社会心理学中将沟通定义为: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感情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对于父母和孩子而言。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是必不可少的。初临人间的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却又一无所知.家庭是他们最初生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的提出初二上学期,班内转来一名新生叫阳阳。刚入班时,他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孤僻,与人谈话时眼中透着怯意,做事缺乏自信。在多次与其家长电话沟通后了解到,阳阳从小与父母远隔两地,寄养在亲戚家中,属于留守学生,平时缺乏亲人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很少与周围人交流与沟通,养成了自闭的性格。如今虽然父母经常回家与之交流,但阳阳依然整日沉默寡言,做事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一些留在家乡接受学校教育的孩子便成了留守学生。由于与父母长期缺乏沟通,一些留守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中存在不少的不良习惯与行为。为了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增进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出通过书信架起双方的情感交流。通过书信交流,使留守学生倾吐自己对父母的爱,同时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相似文献   

18.
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艺术●东赢流焰编译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与父母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本来和谐、融洽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在某一阶段突然变得冷淡和疏远了。如何解决这一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呢?本文提供了如下七个方面的行之有效的技巧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9.
家长的苦恼 作为班主任,经常与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关于学生的问题,发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事情是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他们反映孩子进入中学后,基本不与父母交流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以及兴趣爱好,逐渐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无形中与父母之间出现了一堵墙,有时父母即使主动与孩子交流,也难以打动他们,更多的回应是冷漠。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反映与父母在一起感到无话可说,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很反感与父母在一起,一听他们说话就感到不耐烦。  相似文献   

20.
父母要善于在同孩子的交流中发现和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副研究预防问题 员,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 徐岫茹 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看,在外面容易受欺负的孩子,一般都是不善于与人交流的。而交往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来自于家庭内部的引导。父母随时注意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会对性格懦弱、胆小易受欺负的孩子起到以下积极的作用: 首先,在和孩子的沟通与互动中,培养孩子正确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父母通过和孩子在一起分析事件、读书和场景模拟游戏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