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崛起的新的美学思潮,在美学研究陷入理论困境的时候,为美学的理论突破开辟的新 的思路。虽然国内美学界对生命美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却忽视了生命美学价值的真正意义。事实上生命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对 整个美学理论背景的整合及其方法论的创新,而这正是我国美学研究长期误入歧途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
接受美学对新闻传播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端于联邦德国的一种美学研究思潮.接受美学的应用对其他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对于新闻传播学的探索更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分析这一理论结构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对影视艺术审美特性的探索与研究日益重视,除大量引进出版国外的影视美学理论著作外,国内学者的影视美学理论著述也不断出现.其中<影视美学>一书是北京大学的彭吉象教授多年从事影视美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近年来出版的有相当代表性的影视美学专著.  相似文献   

4.
薄立伟 《新闻传播》2010,(3):102-102
接受美学,又称为接受理论。主要创始人有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姚斯和伊瑟尔等人。接受美学从读者与作品的关系来研究文学,是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由于接受美学带来的是一种视角的转变,给很多学科带来了新鲜的研究视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于文夫 《现代传播》2022,(7):112-118
华语电影美学理论的本土化建构,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研究资源、时代使命、本体形塑要求其立足本土建构话语体系和思考模式。在新时代的发展语境下,华语电影美学的本土化建构要注重对经典电影美学理论问题的研讨,逃离“后理论”范式;促成中国美学的非学科品质嬗变,加快融入全球美学理论体系;切换实践引领理论发展的建构模式,引导电影业者的经验转化;理论建构要回到电影原初,避免“泛美学化”。立足现实需要、符合自身状况的理论进路,是华语电影美学本土化建构可以创新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雍佳 《出版广角》2016,(7):82-84
Golden Section理论,即黄金分割理论在设计界乃至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美学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时代电子出版物界面设计,探寻黄金分割美学理论在数字媒体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旅游活动所涉方面诸多,旅游学之研究方兴未艾。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而旅游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美学问题,美学与旅游如何有机结合是人们研究的新课题。从学科研究的突破方面而言,旅游美学的研究绝非将美学理论生搬硬套进旅游学,而是将美学运用于旅游,在旅游学与美学两个学科的结合部作好文章,使之融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为孔子美学思想研究提供了宽松的理论环境.30年来的研究文章主要集中于孔子的"音乐美学、文学与修辞美学、社会伦理美学、审美教育、内涵与外延"等5个视角;它经历了"批判→部分肯定→全盘肯定→颂扬为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人"等4个发展阶段;对其美学地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儒家美学奠基人之论述.  相似文献   

9.
薛洋瑶 《传媒》2023,(10):97-98
<正>对电影语言和电影美学的选择,构成了不同电影导演及其影视作品的特色。换言之,展开对电影本体和电影美学的研究,自然也是和电影导演及其作品创作分不开的。事实上,现有的电影美学研究和电影美学探索,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向现实语境下电影创作实践的靠拢,即将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学界和业界在导演、影视作品、声画等常规创作项目上进行了持续研究,为窥见中国电影美学的嬗变、推动中国电影美学理论研究和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不可否认,电影作者本身往往成为电影美学分析的“元命题”。而“影戏之作者实为导演”,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在我国的人文科学建设中,美学无疑是卓有成就的学科之一。这不仅体现在对美学基本理论的探讨上,也体现在对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整理和研究上,更体现在对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和介绍上。不无遗憾的是,时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介绍,较集中的成果主要是在80年代后期。那时,有几个出版社或联合或分别地出版了一批美学译义从书,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发展状况,促进了我国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可是在90年代以后,这种翻译和介绍的势头大大缩减,虽然尚有些零星的译作面世,但是较大规模的从书却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出版美学三大基本问题——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为例,对近二十年来出版美学基础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文章系统分析了各学者的观点后,得出结论:出版美学是研究出版活动的美学意义的社会科学,是出版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的外延是包括编辑、印刷或复制、发行等在内的出版活动,其学科体系由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历史研究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是西方的一种文学理论思潮,一种现代的文学批评方法,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汉斯·罗伯特·姚斯教授和沃尔夫冈·伊瑟尔教授率先从事文学的接受研究,并创建了独立的理论——接受美学。不久,这种理论便在欧美、日本及苏联等国产生影响,并开始流行于文学批评之中。我国的文学理论界也对接受美学给予了关注。我国最早开始研究和评价接受美学的学者章国锋指出:“接受美学丰富  相似文献   

13.
引子电视剧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涉世未深,方兴未艾,尚未形成独立的、完整的美学体系。它的理论建设、美学研究落后于创作实践,大有文章可作,并非象某些电影理论家所断言的那样——“电视剧并无美学意义可言”。美学理论来自艺术实践,它不以谁的主观意志或褒贬而转移。艺术是历史的发展的,不是僵死的、  相似文献   

14.
罗杰·夏蒂埃的阅读研究对接受美学理论既有批判,又有继承。夏蒂埃对于阅读的研究一方面继承了接受美学的基本思想,认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中是积极的创造者,另一方面出于阅读史研究的主体性的要求,夏蒂埃更加强调文本物质形式以及读者的阅读实践的重要性。可以说,夏蒂埃对阅读的研究是对接受美学的扬弃,是将接受美学借用于书籍史研究的批判性继承。  相似文献   

15.
黄怀璞 《新闻界》2006,(2):81-82
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新闻理论界开始关注新闻美学问题,进入90年代,这种研究渐趋深入。另一方面,随着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日益突显,美学理论研究也就自然眷顾到电视新闻的审美属性、审美功能、审美价值等相关美学问题。但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新闻美学及新闻类别美学,仍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期望通过对“审美的新闻”这一命题的简要阐释,粗略探讨电视新闻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赵欣 《大观周刊》2012,(2):219-219
军事电视教材的产生和发展与美学的理论有着十分密切联系,只有搞清美学的理论,才有助于军事电视教材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美的本质、起源与特征等基础理论入手着重研究美学与军事电视教材编导的关系,希望对教材的编导人员有所启示以达到提高军事电视教材的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周宪教授的《美学的困境与超越》一书以审美理想主义和政治实用主义之间的紧张为立足点,强调美学对现实的思考功能,要求美学关切涉及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远大目标和未来可能性,呼吁对审美的回归,展示了美学切入艺术理论的特性,也践行他自己所提出的美学的比较文献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科学美学原理与科技期刊编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美学是由自然科学和美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理论科学学的一个分支。科学美学的产生体现了当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它是当代科学整体化趋势的产物。科学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点:一是自然界的内在规律与科学家揭示这些内在规律所提出的科学理论形成了一对主客观的审美关系。自然界的内在规律,表现为自然界的内在美。科学家的职责是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科学理论就是科学家的大脑对自然界内在美的反映。因此,科学理论的创造过程,就是科学家对自然界内容美的审美感知过程。科学家提出的某一科学理论所体现出  相似文献   

19.
人们往往将“商业美学”的研究等同于商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有学者在辨析传媒“商业美学”概念时便指出:传媒是一种媒介,同时也是一种商业的艺术。从学理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审视,我们可以从理论基础和理论张力两部分,来探讨大众传媒的“商业美学”概念的合法性所在。  相似文献   

20.
蔺君丽 《大观周刊》2011,(9):20-20,11
美文化是当代美学发展的新视界。对于这种新的美学理论资源的合理运用也日渐成为各个领域文化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仅从中国古代文学角度出发,并以唐诗研究为切入点,从文化审美、意境追求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希冀对这一理论资源在本学科中的常态体现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