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象点击】 《紫藤萝瀑布》的教学片断 (文章的标题将“紫藤萝”比作“瀑布”,那么在对紫藤萝的描写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句子同“瀑布”或“水”有关。老师让学生再默读课文,将这些同“瀑布”或“水”有关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谈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在完成赏析眼前的紫藤萝瀑布的特点之后,教师开始发问。)  相似文献   

2.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写景散文,作家宗璞通过对盛开的紫藤萝花的生动细腻的描写,追忆十多年前(“文革”时期)紫藤萝花在一种极“左”思想的驱遣下被砍的遭遇,揭示其象征意义:“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该文语言优美,感情细腻,富有哲理。但是编者把它安排在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不论从知识积累,还是人生阅历,想让他们由此而领悟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这确实很困难。甚至许多年轻的教师,对“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都感到非常茫然。那么…  相似文献   

3.
<正>《紫藤萝瀑布》文字优美,情感饱满细腻,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是阅读和写作不可或缺的好素材;阅读此文既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场心灵盛宴。本论文拟在《紫藤萝瀑布》“形”与“神”的刻画和联结上,为学生提供灵感借鉴,助力写作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紫藤萝瀑布》是著名女作家宗璞于1982年所作的散文.课改之后,语文教材虽经历多种变革,但各种版本教材基本都选编了这一篇目.文章表达了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全文景物描写细腻精美,文字简洁凝练,情感抒发及主旨表达含蓄委婉.这篇写于20世纪80年代的散文,如同一幅精美的画,一首深沉的歌,带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带给人意味深长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曾黎  杨银莲 《湖北教育》2023,(12):47-48
<正>《紫藤萝瀑布》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的教学内容,作者用细腻优美的文笔描绘了眼前的紫藤萝瀑布,又由眼前之景回忆起十多年前的紫藤萝,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了对生命的力量和永恒的独特感悟。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作者描摹紫藤萝之美的方法,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中,笔者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以检测学”的主体性教学策略,依托“六环三问”教学模式,构建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6.
正《紫藤萝瀑布》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宗璞用生动优美的笔调咏物抒怀,描写了盛开得宛如瀑布的紫藤萝,并从生命的绽放中获得信心和勇气。这篇文章文质兼美,也是对中学生进行语文审美教育的范本,体现了语文审美教育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7.
《紫藤萝瀑布》是一幅精美的画,又是一首深沉的歌。文章借一树蓬勃绽放的紫藤萝感悟人生,点燃生命的火花,读之唇齿生香,美轮美奂。阅读此文时,优美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婉约有致的感情流露,积极含蓄的主题追求,都是我们要解读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好的教学方案,不应该只是编写,而应该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是否高效有用,可用如下24个字来进行评价: 目标明确,思路明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积累丰富。下面,笔者试着就课文《紫藤萝瀑布》来创造一份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9.
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好的教学方案,不应该只是编写,而应该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是否高效有用,可用如下24个字来进行评价: 目标明确,思路明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积累丰富。下面,笔者试着就课文《紫藤萝瀑布》来创造一份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0.
《紫藤萝瀑布》一文中融情于景的描写和人生哲理,渗透了作者对老庄思想的感悟,也体现了作者对"返璞归真""万物与我为一""顺乎自然"的三大人生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中展现了自己对个体的有限、受限、被束缚的一种超越.探寻这样的精神境界,能够启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描写优美的紫藤萝,为再现其优美,设计采用余映潮先生"文中集美"阅读法,用阅读逐步将学生带进灿烂辉煌的意境之中。根据散文文体特点,将散文阅读"四步法"有机融合在朗读之中,以读代讲,完成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华章溢彩 紫藤萝瀑布(节选) 宗璞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相似文献   

13.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宗璞以她女性作家所特有的细腻感情和富于表现力的文笔,将形态美、色彩美、情感美集于一体,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4.
或许是因为我的孤陋寡闻,竟从未听说过宗璞这位作家,更不要说读她的作品了。然而,在我读了她的《紫藤萝瀑布》、读了她的《哭小弟》后,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从某些方面来说,它改变了我对生命的认识和做人的一些原则。至今一想起作者描写中的紫藤萝瀑布,那深深浅浅的紫色仍会在我眼前流动,闪耀出灿烂的光辉———那是生命的色彩。我耳边好像听到了一朵朵紫藤萝花在高兴的笑、高兴的叫嚷。它们是多么的充满活力啊!它们身上笼罩着生命的光环。在十多年前,园中的紫藤萝花架被全部拆掉改种果树,作者以为这里再也见不到紫藤萝了。然而这么多年过去…  相似文献   

15.
(屏显紫藤萝图片.) 师:看到这幅图片,同学们能猜出它是哪个地方的什么花吗? 生(齐):前面幼儿园的紫藤萝. 师:是,看来同学们对紫藤萝很熟悉.这是前两天胡老师看到前面幼儿园的紫藤萝不由停住脚步拍摄的一组照片.宗璞说过:“花的美在于精神,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悟的.”今天,我们就追随作家宗璞的脚步,一起去遇见另一树紫藤萝.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紫藤萝瀑布》一课.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节借班的公开课,课前,学生已做了认真的预习.) [初读感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紫藤萝瀑布》.大家知道,紫藤萝是一种植物,可是怎么跟"瀑布"连在一起了呢?  相似文献   

17.
《紫藤萝瀑布》是女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托物喻理的优美散文。文章写于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 ,自己被手足情折磨得处于极度悲痛之时 ,由于作者内心苦痛 ,徘徊在庭院中 ,见昔日被戳杀的紫藤萝如今花繁枝茂 ,呈“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 ,睹物释怀 ,心中的焦虑、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紫色娇媚的花朵抚慰了作者的郁痛 ,启示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读着宗璞的这篇散文 ,你仿佛眼前就展现一条热烈美盛的紫色瀑布 ,绚丽的色彩在阳光下跳跃闪烁 ,淡紫色的幽香沁入你的心脾。这篇散文在描写、抒情、想象和主题的表达上都…  相似文献   

18.
散文《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充满诗意美的好文章。散文的诗意美 ,应该是散文中的自然景物理想化的最高境界 ;诗意美的散文 ,应该像许多诗歌那样 ,有着美丽丰富的意象 ,含蓄隽永的思想 ,充沛细致的情感 ,精练流畅的语言等要素。散文同其所具有的诗意美的关系 ,犹如苹果同其汁液、织物同其纬线的关系一样———苹果和织物的品类不同 ,其汁液和纬线的“诗意”也就有异了。因此 ,不同的散文 ,其诗意美也是独特的“这一个”。《紫藤萝瀑布》的“这一个”主要体现在意象的美好和思想的隽永这两个要素上。《紫藤萝瀑布》的意象 ,新颖独特 ,美丽动人。…  相似文献   

19.
<正>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紫藤萝瀑布》借对一株紫藤萝的描写,歌颂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作者对美之本质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而终将前进的无限感慨。这篇文章承载的语文要素很多,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也是多元的。如何教学这篇文章呢?笔者认为,“慢教”与“快教”相结合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自《紫藤萝瀑布》入选教材后,第一次读就感觉别扭,但一时又找不出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后经反复品读,果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偶然的巧遇,还是描写失真文章第3段这样写遒:“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由“春红已谢”和结尾的“1982年5月6日”,就告诉我们时令正值初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