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2001年8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正式启动,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这必然与传统的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考试模式发生了剧烈的碰撞,主要表现在:(一)考试内容过分突出知识性,忽视文学教育,缺乏人文因素。新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一篇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①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高考作文,从1998年开始引入话题作文的方式以来,在开放学生思维领空,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和国外的大学入学作文考试相比,似乎还欠缺点什么.为了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我们先来看几组外国作文考试题.  相似文献   

3.
江涛 《广东教育》2003,(10):42-43
今年5月,深圳市教育局决定对今年中考进行重大改革,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语文科目取消基础知识部分,只考作文”。中考语文只考作文的消息一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有人认为好,说一篇作文足以把学生的语文素养及书面表达能力全面体现出来。有人说痛快,这可以甩开那些枯燥的死记硬背的东西,让语文有更大的自由度。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教育观念上的一次重大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些教育专家也叫好,认为这一举措预示“中学语文教学朝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前  相似文献   

4.
5.
教学质量的评估可以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但最为主要的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学业成绩。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既可以让学生找出自身的缺陷,确定努力的目标,也可以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促使自己不断地反思,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测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考试。因此,考试题目的质量如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学语文》2004,(2):24-27
~~2004年春招语文试题  相似文献   

7.
考卷的忧思     
课程改革的今天,考试不再是“一张考卷”的代名词。从形式到内容,它都宽泛得很,并且一直朝着激励学生、指挥教学、评价学校的方向努力。尽管如此,“一张考卷”仍在考试改革的旋涡中保住了其一席之地,各个小学期求综合笔试依然进行得有滋有味。然而,不容乐观的是,考卷中反映出来的评价初衷与实际效果的巨大反差,让每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都会产生重重疑惑.继而产生深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8.
9.
《考试》2004,(3):10-11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1、识记A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2、表达应用D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  相似文献   

10.
信息广场     
《班主任之友》2004,(1):61-63
捷克从小培养学生求职能力如何正确选择学习专业?今后如何在劳务市场上觅得用武之地?捷克中小学生已经有可能在接受基础教育阶段就获取相关的信息和能力。一项名为《起步工程》的培训计划日前启动。这项由欧盟和捷克政府共同资助的计划已经在捷克北部的卡洛维发利州和乌斯提州实验了1年。该项计划的目的是培训中小学师资,使他们在教学中能有效引导学生为今后继续深造和就业做好准备。捷克国家专业教育研究所的海伦娜女土强调指出,“在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之际,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会在与用人单位谈判中展示和推销自己。”根据教…  相似文献   

11.
翻阅2002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跨学科试题已初露端倪。虽然分量不大,占分不多,但几乎每套试卷上都有,透出改革传统语文试题工具性的信息。在此略举几例。  相似文献   

12.
13.
语法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可《语课程标准》又要求“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中的语言难点”,“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可以引导学生随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而我们的语教学,相当多数的教师是围绕着中考“指挥棒”转,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既然中考不考语法知识,那么语法知识就不教了,或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干脆让学生自己看,教师则成了局外人。窃以为。如此功利性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有悖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4.
15.
语文考试,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我们必须加大语文考法研究的力度,力图体现创新精神,力图体现差异,力图把知识、能力、习惯三者落到实处。一、考试内容上的差异性、综合性1.在差异性方面,试卷一般分三个层次,可使用A、B、C三种试卷。A卷为基本题,是学生在本单元或本学期(学年)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字、词、句、段等方面的知识点,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保底卷。B卷为发展题,在难度上略有提高,能体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卷。C卷为提高题,侧重考查学生深层能力,使学有潜力的学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是面…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3套高考语文试题,将主客观试题的分值定为120:30。有消息说:2006年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将进一步加大主观性试题的考查,分值120。赋分比例的调整,意味着考试内容权重的变化,意味着高考语文的“制高点”非主观题莫属。如何拿下这60分(作文除外),成为教师和考生最关注的问题。’掌握主观性试题的应试策略,无疑是2006年高考语文获胜的第一要招。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语文课教学问题的讨论方兴未艾 ,赞扬很少 ,指责颇多。问题归纳起来不外是 :语文课成了纯技术训练课 ,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语文课的教学程式化、刻板化 ;语文课的标准化考试很难反映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语文训练成了应试的“敲门砖” ,造成高分低能 ;等等。集中到一点 ,还是吕叔湘先生20年前就指出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教育是按一定社会的需要和目的有意识地对人的发展施以影响的活动。在学校教育活动中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学校课程 ,它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所谓课程 ,则是关于教育内容的选择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原本并不知道什么所谓的“标准化考试”。考试嘛,很简单,找一两个人出一套题目拿给学生做。然后老师给一个分数就完了。在学习外国的同时才发现还有“标准化”考试一说,中国人才明白什么“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的分别。为了追求科学性,追求准确性,在“风”的推动下,“标准化考试”飞遍神州大地。客观性试题铺天盖地。到底什么是“标准化考试”?应当怎样认识和评价标准化考试?有人说,标准化考试是当前语文教学问题的病根,这种评价公正吗?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从事初中语文教学近七年的乡村教师。六年多的语文教学工作实在让人感慨万千,其中最多的是痛心和无奈。当我把一篇好文章推荐给我的学生时,他们的反应是不屑一顾,继而冷漠地反问:“看这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当我鼓励班里几个写字比较好的同学参加硬笔书法比赛时,他们的头摇得像拨浪鼓:“老师,我们没空去做这些闲事。”当我硬性要求作文要自己写,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时,他们面面相觑愁眉苦脸:“写什么?哪有真事儿可写?”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缓慢时期,语文教学的改革对考试的要求,人们可以在紧张与矛盾之间得到缓解,在人们悠闲的生活中能得到释放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的是:我们的语文教育与考试是要把人们带回昨天,还是要把人们引向明天。不可否认语文教育与考试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人的潜能的开发和智力的发展等还没有被置于很突出的位置,素质教育讲了多年,“应试”的魅力仍不可抗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