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雅克.路易.大卫的作品中,最能体现古典主义精神的是其大型油画《贺拉斯兄弟的宣誓》。此作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1784年给大卫的订件。1782年,巴黎重新上演大剧作家高乃依于1640年创作的悲剧《贺拉斯》。故事写的是罗马城和阿尔贝城之间发生战争,为减少牺牲,双方长老议定各派出三名勇士决斗,根据决斗的结果来决定胜负。罗马城选了贺拉斯三兄弟,阿尔贝  相似文献   

2.
周培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3):67-71,119
新古典主义只是一种美学思想和意识形态,它和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联系是比较紧密的,是顺应大革命形式的客观意识形态的产物。但并不应该这样就冠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最典型的代表画家达维特在大革命期间的作品《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苏格拉底之死》、《处决儿子的布鲁图斯》、《马拉之死》、《网球馆的宣誓》,确实带有革命色彩,鼓动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发展。但随后在拿破仑帝国时期的《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拿破仑一世的加冕典礼》、《颁受老鹰旗帜)等则是为拿破仑歌功颂德而画,隶属于政治上的历史肖像画,已不能成功的表达一个革命时代精神了;后期流亡布鲁塞尔所作的《战神马尔斯被维纳斯与美惠三女神解除武装》中,战神已放松警戒——革命性彻底消失了,只依据达维特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表现出来的革命性而称其为“革命的古典主义画家”是片面的,他只是一个著名的肖像画家和历史画家。  相似文献   

3.
4.
高三下学期,政治学科开始进入第二、三轮复习,高考也就进入了百日冲刺复习阶段,这时候,同学们通过一轮复习已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可还是有不少考生觉得自己的政治成绩仍不是很理想,不知道这一阶段怎么复习才可以把成绩提高的更多,有的考生还产生了畏惧情绪,心理压力很重。其实,只要在最后的复习中掌握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通过书信方式、内心独白,对维特的形象进行塑造。维特与众不同的对人生与命运的看法,对快乐含义的思索,对名利、爱情的定义,对自杀的理解,等等,都是他所遭遇的一切的写照,是对自身命运的解读,也是他生命终结的原因揭示。只有了解维特这些思维的不同及其产生的原因,读者才能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荷》     
吴志祥 《初中生辅导》2011,(34):F0004-F0004
  相似文献   

7.
马斯内根据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而创作的抒情歌剧《维特》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歌剧主要反映了维特与夏绿蒂之间的爱情悲剧,歌剧中所表现的是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主人公内心的伤感性,而不是小说所表现的爱情的不合理性。纵观整部歌剧,剧情虽简洁但却扣人心弦,作曲家把维特在不同时期心理特征的变化以及他内心所表现出的嫉妒和痴情、痛苦和无奈、悲观和绝望都发挥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新青年》杂志作为一份同人刊物,有着固定的作者群,每个作者都有自己不同的作用。鲁迅、周作人兄弟二人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他们二人因为《新青年》而成名,《新青年》也因为他们而更富有思想。  相似文献   

9.
1774年秋,一本薄薄的小书风靡了德国和整个欧洲。这就是歌德的著名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以下简称《维特》)。不少热血青年竞相仿效维特的榜样:模仿他的思想言论,举止风范,学穿他的青衣黄裤的服装样式,甚至有的举抢结束自已的生命。据说威名赫赫的拿破仑也把这部小说读了七遍。  相似文献   

10.
试论贺拉斯《诗艺》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拉斯上承希腊化时代的新诗学,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对罗马文艺进行了反思与总结,所著《诗艺》言简意丰,含义深邃,颇有哲理,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建构起一个比较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诗人修养论、创作原则论、创作过程论、艺术价值论和艺术批评论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从哈姆雷特的死因中探寻少年维特的死因,少年维特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他无法排遣自己因理想与现实的大相径庭而产生的极端抑郁愤懑情绪以及自恋自慰自欺情结,与哈姆雷特精神分裂下的犹豫、愤怒、绝望,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正"第二天早上六点,佣人端着灯走进房门来,发现维特躺在地上,身旁是手枪和血……"我合上那本《少年维特的烦恼》,眼前仿佛出现了维特,心中颤栗着。我同情他,同情他的遭遇。同情?我诧异自己为何在同情之后打上一个问号。我深思着,忽然一种悲愤的情绪涌了上来。维特真不值得我同情。他软弱,他经不起风浪的袭击。就因为绿蒂?就因为社会的压抑?"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人生,而人生又是极其短暂的。我们为什么不珍惜宝贵的人生,不去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歌德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曾风靡世界,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第一部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 歌德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部情真意切的小说,是与他的亲身经历分不开的。事情是这样的:1722年初夏,23岁的歌德到威茨拉尔的最高法院去工作。不久,他在一次舞会上结识了一位名叫夏绿蒂的姑娘,他俩由相识而相慕,由相慕而相爱,由相爱而相绝。歌德在与夏绿蒂相慕过程中,知道她已与自己的朋友、外交官克斯特纳尔订了婚。夏绿蒂既钟情于歌德,又不忍弃绝原来的未婚夫,内心十分矛盾。有一次她委婉地向歌德诉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法国大革命的史实为切入点,将历史名画作为具有符号学意义的文本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的誓言》、《马拉之死》和《萨宾妇女》三幅最具代表性革命题材作品进行分析,简要探析达维特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从而进一步探索图式本身的政治理想和精神,研究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视觉图像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16.
《新荷》     
田田八九叶,散点绿池初。嫩碧才平水,圆阴已蔽鱼。浮萍遮不合,弱荇绕犹疏。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相似文献   

17.
余华在沉寂十年后创作又一部长篇小说《兄弟》,这一长篇小说发表后,一时引起评论界的激烈争论,收到巨大的反响,同时各种观点蓬勃而出,但不论以何种形式的争论,都离不开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本文从思想意识及审美观念对余华《兄弟》长篇小说加以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少年维特的身后》处处凝聚并洋溢着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对人生坎坷遭遇,特别是对残障、孤寡、老弱者的慈爱情怀。诗的感情美、意境美:歌颂了挚着专一、生死不渝的爱情;抒发了对故土的热爱;颂赞了父爱与母爱。通过理想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东方与西方、当今与往古、穷人与富翁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认识、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态度。诗歌情深、意美、语警,素朴淡雅,易解易读。诗人善于托物言志,以小见大。  相似文献   

19.
贺拉斯是罗马时期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在《诗艺》中,他以希腊美学思想为基础,同时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系统地提出了独特的文艺思想,为后世的文艺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往的相关研究多是从单方面来探析《诗艺》中的文艺思想,基于此,本文将另辟蹊径,旨在从古典主义原则、理性主义倾向、艺术创作的"合式"原则这三方面来探析贺拉斯《诗艺》中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歌德对艺术形象维特自杀这一情节的选择 ,以及其自杀的原因来展现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同时表现出的妥协性 ,从而对维特艺术形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