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诸有钧是我国对外宣传战线的老党员。他1960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之后到中新社工作,在对外宣传战线上工作了近40个年头。他在中新社从编辑、记者做起,以后成为中新社的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60年代初,国务院为了感谢和表彰那些长期在华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30位外国专家,授予他们“外国老专家”的荣誉称号。外文出版社法籍老专家戴妮丝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于1952年随丈夫李凤白先生来华,在外文出版社从事翻译改稿工作。该社出版的大量法文书籍大部分都是由她改稿润色的,她还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和《邓小平文选》法文版的润色工作。李凤白先生去世后,戴妮丝开始撰写回忆录,出版了《爱是不会凋谢的》一书。书中以大量的篇幅回忆了她在华35年生活的所见所闻,满腔热忱地颂扬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表达了她对第二祖国——中国的无限热爱。作为一个外国人,她是新中国发展壮大的见证人。几十年来,戴妮丝始终辛勤、忘我地工作着,直到1995年86岁时逝世,她从未放下过手中的笔。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她所钟爱的向全世界宣传中国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有一次,这位西方反纳粹盟国的领导人——小罗斯福送给一位专栏记者一个纳粹十字胸章,以此来奚落这位令他讨厌的记者。他送给另一位记者的照片上的签字颇能说明他对记者的看法。他的签字是:“您忠实的受害者”。1960年开始执政的肯尼迪总统曾告诉记者:“你们的文章我读得越多,越不喜欢。”他不喜欢记者还有许多私人的原因。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肯尼迪以美丽和富有著称。她的消费也一直是记者们关注的话题,以至于有一次她向《纽约时报》的记者抱怨说:如果记者们关于她大把花钱的报道确有其事。“那么,就连我穿的内衣也得是裘皮做的了。”…  相似文献   

4.
张彦先生是中国外文局的老编辑、老记者,也是陈依范的朋友,他撰写的《JACKCHEN与中国的对外宣传》一文,追述了陈依范的一生。限于篇幅,未能全文采用,现把文中最精彩的部分录后作为本文导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凯旋 《文化学刊》2008,(2):189-191
文史编辑需要学术涵养,这在出版界和学术界都是没有争议的问题。文史编辑需要什么样的学术涵养和怎样培育与养成学术涵养,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既老又新的课题。从我国出版业的历史考察,老一代的出版工作者在这一方面要做得更好些,如中华书局的资深编辑杨伯峻先生,  相似文献   

6.
2009年早春二月,宁波大学国际留学生学院来了一位马来西亚华裔留学生;Wong Wai Khum(黄慧琴),但无论同学还是朋友,都叫她“柏一”或“柏一小姐”。“柏一”是她的笔名,原来她在马华文坛乃至世界华文文坛都颇著名。在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中已担任了近20年的理事及副秘书长等职。此前她在《南洋商报》曾任副刊高级编辑,后任《商业资讯》主编。  相似文献   

7.
一个好的对外记者,要有一双善于观察世界的眼睛,捕捉真善美的瞬间,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受真诚的情感。记者需要一路行走,一路记录,但更重要的是与被采访者之间产生心灵的互动。一位新华社对外部记者的青藏之行,感受了太多的东西,我们可以透过她的文字,看到她细腻的观察和充满情感的心的跃动。  相似文献   

8.
在我那本以《友情》命名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横幅黑白照片,顶上有一行端端正正的毛笔楷书“国际新闻局老人联欢会,1991年3月24日”。照片里的63个人,济济一堂,歇顶者比比皆是,满头银发的也不乏其人。他们都笑容可掬,看得出来正处于精神最佳状态。坐在前排中间的是当时年已八旬的局老领导刘尊棋,和他同坐的都是当年一起工作过的战友,有编辑、翻译、记者,有外国改稿专家,有跑印厂管出版工  相似文献   

9.
老记者于友,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几度参与对外报道工作:1938年参加著名出版家胡愈之和新闻记者范长江领导的国际新闻社,1941年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香港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光明日报》编委和国际部主任、《中国日报》副总编辑。2011年初春的一天,本刊记者在北京于老的家中,采访了这位一生与外宣工作有“不解之缘”的新闻人。  相似文献   

10.
最近杭州所有的媒体都报道了一件事情:某住宅小区,一个中年妇女在欠下了20多位邻居的50多万元钱之后,忽然遁形了。面对记者,大家七嘴八舌地拼凑出一个骗子的形象:她是两年前搬来的,自称老公在上海做生意,25岁的儿子在杭州工作,有个准儿媳。她经常在小区里遛狗,说起养狗的经验头头是道。她经常为出差的邻居照看宠物,经常打扫楼道,顺手为别人带走门口的垃圾袋。  相似文献   

11.
穆青谈外宣     
1996年12月19日上午,人民画报社10位年轻编辑、记者在社长兼总编辑张家骅、副总编辑黄祖安的带领下前往新华社,专程拜访了新华社前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穆青同志。按照事先的约定,穆老给这批年轻的外宣工作者作了一次“新闻与外宣”的讲座。在新华社一间温暖而僻  相似文献   

12.
今年56岁的劳玉秀是一位普通村妇,她丈夫长期病卧在床,无法耕种,一家五口靠她一人卖水果为生。远近的人都知道劳玉秀有收养病残弃婴的善举,不时会有一些父母将无法医治的骨肉丢在这位好心人的门口。劳玉秀的家成了一个特殊的“收养所”,整日传出婴儿的啼哭声,地上爬的,床上叫的,让她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不少病婴最终逃脱不了死去的命运,但送走一位,又迎来一位,一般情况下家里会有10个左右的孩子,她的亲戚朋友厌烦那些婴儿的哭叫声和死婴带来的“晦气”,但她说:“这些婴儿也是人,是一条生命,要尽力养活。”就这样,劳玉秀坚持了20个寒暑,经她收养的病残弃婴已不少于600位。现在家里养着6个孩子,  相似文献   

13.
虫和龙     
她是位有文化的女人,她的丈夫也是位知识分子,他们都毕业于名牌大学。她相信,他们的儿子也会不同凡响。一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家长会,她第一个到达。  相似文献   

14.
本刊2008年第6期的封面是一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她站在一片废墟之前,拿着话筒进行现场的报道。当时我们只知道,作为央视的记者她也到了地震灾区前方;从她的面容上我们看到了憔悴和坚强。于是我们把她当作地震中媒体工作者形象代言人。后来我们了解到,她不仅于地震发生后次日就去了四川地震灾区,更于6月20日重返四川。她说,如果没有这一次重返,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会是什么样子,第二次赴川是对她灵魂的救赎。回京后,她应允了《对外传播》的约稿。但后来,她的状况同许多从前线回来的人一样,说自己无法提笔,因为脑海中的影像太多、也太难忘了,它们互相叠映着,浓得化不开……可是,电话这一端的我们分明地感受到了她的思考。其实赶赴地震前线的记者很多,仅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内就派出了五批记者共124人次深入一线展开报道。她两赴四川的经历也不是唯一的。然而我们仍想展现她的心灵轨迹,我们希望"5·12"汶川地震带给人们的思考能够延续。于是在她第二次回京一周后,本刊对她进行了采访。她的名字叫田超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网民已成为媒体受众的超大群体,微博客的出现,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媒体掌握着各种信息,通常自成意见领袖。就算是一张影响有限的地方小报,它们的记者和编辑一旦(通常也是)与自己所就职的媒体"绑"在一起,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自然成为了当地的公众人物和名人,无论何时发表何种言论,都会被受众当作来自媒体的声音。所以,慎言微博更是新闻人的一种义务,在微博上发表或转发一则涉及公共范畴的事实性消息时就必须如履薄冰  相似文献   

16.
特别的回答     
第一次登月球的太空人其实共有两位,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阿姆斯特朗外,还有一位是奥德伦。当时阿姆斯特朗所说的一句话“我个人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早已是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言。在庆祝登陆月球成功的记者会上,有一个记者突然问奥德伦一个特别的问题:“由  相似文献   

17.
亲戚的女儿考入北京一所大学,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非常高兴。开学时送女儿去北京,到学校后得知,和她同寝室的三位同学中,一位是贫困生,每月家里只给200元生活费,一位父亲是老板,每月生活费千元以上,还有一位叫纹纹的,父母也是工薪族,每月家里给600元。班里大多数同学家里也都给这些。于是,他就把女儿的生活费锁定在这个数字上。一个月后,父亲要去银行往  相似文献   

18.
今年9月9日,我翻开刚送来的《中国日报》,一条加了黑框的消息使我大吃一惊:本报原副总编辑、曾参与创始《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杂志并任其副总编辑的李伯悌,昨晨10时30分因病逝世,享年78岁。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们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她虽然半瘫痪在家已有多年,但大家都知道她精神状态一直很好。而且,听说,头一天她还在有说有笑地接待友人。我连忙拿  相似文献   

19.
在新华社对外部工作几十年都是做编辑,2005年5月被派驻新华社澳门特区分社后,我终于得以一圆记者梦——而且,是在那么一个特别的环境下履行记者职责。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调研、观察、研究、思考和采访写作、摄影,经历了由在后方长期当编辑到做一线采访记者的转变,体会做一名文字和摄影记者的酸甜苦辣。1600多篇各种体裁稿件,200幅新闻图片,展示的不仅是辛劳,更是点滴体会和些许收获。  相似文献   

20.
她是一家省级电视台娱乐节目的主持人。每天,她都会收到一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向她表白爱慕的"情书"。但是,她却极少打开。同事们当然清楚,依照她现在的条件来做选择,除非是一位事业和形象都非常优秀的男士,才能够与其相称。有一次,她随节目摄制组一起赴广西拍摄一档生活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