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非洲人民曾经对世界的进步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但他们却长期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残酷压迫。在20世纪,非洲人民觉醒了,他们进行了惊天动地的斗争。50年代以前,非洲只有三个独立国家,以后的20年中,有50个国家获得独立,最后获得独立的国家是南部非洲的津巴布韦,它的领导人是罗伯特·穆加贝。在1982年津巴布韦独立两周年前  相似文献   

2.
我在非洲工作期间,采访过不少国家首脑,但回忆起来,费周析最多,采访最有意思,也是最难忘的一个,要算塞内加尔前总统、诗人利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了。桑戈尔不仅是非洲当代杰出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享誉世界的诗人,所以他被誉为“诗人总统”。他从1945至1980年,从政35年,其中任塞内加尔总统达20年之久。作为诗人,他诗歌创作的成果颇  相似文献   

3.
每次到设在新闻大厦的工作现场,我都有误入非洲的感觉:那里,总有来自非洲不同国家的记者忙碌的身影。谈到对中国的印象,所有记者都表现出友好态度。然而,许多非洲记者对于中国的看法也是片面而零碎的。很多记者曾经有过在发达国家出差或常驻的经历,同时也来过北京、上海、深圳、香港这样的大城市,所以很自然地就产生了一种对比,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跨入发达国家的水平。只有一位肯尼亚的资深记者曾随国家代表团出访中国多次,到过北京周边的乡村。他觉得中国的城乡间及地区间也有经济差异,他渴望了解中国如何解决农村问题,来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峰会期间,非洲各国记者格外忙碌,除了关注这个中非多边关系的盛事,还要赶场参加许多双边活动。在平时的聊天中,和事后阅读其中一部分人发表的文章时,感觉"务实"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峰会上,备受非洲媒体关注的话题是胡  相似文献   

4.
卖书     
郭沫若 《出版参考》2004,(29):32-32
我平生受苦了文学的纠缠,我想丢掉它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一九一三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一九一四年正月我初到日本来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一三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里买的.走的时候本来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一两年,它被丢在我的箱里,没有取出来过.  相似文献   

5.
卖书     
郭沫若  一元 《出版参考》2004,(10):32-32
我平生受苦了文学的纠缠,我想丢掉它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一九一三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一九一四年正月我初到日本来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一三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里买的。走的时候本来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一两年,它被丢在我的箱里,没有取出来过。  相似文献   

6.
虽然广角自己谦虚,认为言小且地偏,但还是有很多读者,不仅业内,也有业外。我与剑桥的潘CEO写了一年的专栏,来自业内外的点评几乎一样多。……我们仍然留恋在广角的曾经,是它让我们有过一个开始,有过一个坚持,也有过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7.
我离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已经24年了。但当年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席卷大陆的雄壮气势,为非洲独立冲锋陷阵的解放战士的英勇形象,仍常常萦回在我的脑际。现在,这些当年的风云人物有些已经逝世几年或十几年了,有些也已经退出了政治舞台。但当我听到非洲继续前进的脚步声时,还常常想到他们寻找和开辟道路的功绩。  相似文献   

8.
非洲之于我,与其他大多数中国人一样,原本也只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神秘大陆.在八年的编辑生涯中,我与非洲三度结缘:一是2011年10月编辑了已故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保平教授的文集《传统与现代:非洲文化与政治变迁》;二是201 2年年初编辑了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教授主编的《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1)》;三是刚刚新鲜出炉的常江、袁卿合著的《再见巴别塔:当中国遇上非洲》.经过这三本书的出版,我对非洲和非洲人的认识开始丰富起来,对中非关系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新闻天地》2002,(10):26-27
在非洲,有两种树的名字与猴子有关:一种叫面包果树,另一种叫猴面包树。前者的果实可供人们当做主食充饥,而后者的果实则是猴子们的"面包"。当然,人类也可以食用它。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我受新华总社派遣在非洲待了五个年头,往来采访于黑非洲二十多个国家,多次见过这两种树,而每当我看到猴面包树时,都会披它的雄姿所吸引。植物的异类猴面包树的外貌是不敢恭维的。它高可达十八米,树干奇  相似文献   

10.
办过企业报的同志,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办企业报是一项苦差使。有好多同志曾劝过我:女同志干这行当更受罪,还是早点改行为好。然而,我却离不开它,在艰苦中也有乐趣。我认为,如果办好它,也是项光彩照人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我是军工企业的工会干部。过去虽然也写过一些稿子,但那只是凭着老三届的文化底子,什么是新闻?什么是由头?行话术语全然不清楚,自从去年订了《新闻三昧》后,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每当我如期收到后,非得一口气阅读完才行。因为我太需要它了,把它当成自己写作中的字典,那里边有浅明易懂贴近我们通讯员的经验介绍,也有较深层次  相似文献   

12.
我在出版社做过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办主任 ,后来担任社领导 ,也主抓编辑部门工作。在抓编辑工作的实践中 ,有过成功的喜悦 ,也吞过失误的苦果。对于总编办工作的重要性 ,有着切身的体验。现概括为“地位、作用、职能”六个字 ,谈谈我的体会。   一、总编办在出版社的地位  我认为 ,总编办在出版社处于“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位置。它的任务是 ,为达到编辑工作目标 ,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工作。它是出版社的一个重要管理部门 ,在出版社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据我所知 ,有的出版社曾经撤销过总编办 ,但不久又恢复总编办的建制…  相似文献   

13.
尽管已发表过几十万字的作品,《编辑之友》也不是我处女作的园地,但我对这份刊物却有一种发自心底的亲情。我十分珍爱它,不仅仅由于它刊文不拘一格,选题新颖有魄力,而且由于我在这里遇见了一位好编辑。这位编辑身上体现出的那种真诚,那种热情,那种敬业精神,每每令同样是编辑的我在工作中不敢有稍稍的懈怠。  相似文献   

14.
十多年来,我有机会多次对非洲大陆进行纵横万里的访问。从东非的“和平之港”达累斯萨拉姆,到大西洋之滨的西非大国尼日利亚,从南部非洲著名的“好望角”,到北非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苏丹。我不仅饱览了非洲大陆无比壮丽的风光,也充分领略了非洲人民的真挚感情,特别是非洲人民在维护政治独立和争取经济发展中表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更给我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回忆。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5,(17):59-65
纳米比亚先后被德国、南非殖民统治。独立后的纳米比亚,执政的人组党采取与南非非国大党相似的新闻政策,即自由主义的、民族和解的、非仇恨的新闻政策,因而纳米比亚的新闻传播业步入了快速、良性发展的轨道。纳米比亚是非洲经济上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但其新闻传播业却比较发达,它是非洲国家中人均拥有报纸最多的国家,达到每千人100多份,超过南非一倍多;它也是非洲新闻自由度最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杨会昌 《军事记者》2001,(10):27-27
一头雄狮信誓旦旦地立下雄心壮志,一定要追捕到那只与它一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可狮子每一次都功败垂成.追了一辈子也没有捕获到这只猎物。其他动物就笑话雄狮徒有百兽之王的虚名,狮子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它深知这其中的奥妙,它说:我只是为了一顿可有可无的美餐.而羚羊是为它自己的生命而奔跑啊,我如何追得上它!  相似文献   

17.
西方媒体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扭曲非洲形象,旨在确保它批评、指责、教化非洲在文化、政治和道德上的合法性;"非洲范式"也是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在非洲形象的深层次原因,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面临中国在非"声誉管理"问题.但与此同时,西方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与非洲发展关系,为中国调整对非传播和外交战略提供了空间,中国可以实行差异性、匹配性对非外交战略,精英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传播战略,提升中国在非软实力,实现中国在非形象的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18.
刘霞 《山东档案》2015,(2):75+77
5年前,突然有一项叫做档案管理的工作摆在我面前,陌生也罢,熟悉也罢,喜欢也罢,讨厌也罢,总之就这么接下来了。5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以对这项工作咂摸出一点味道。其间有过惊喜,有过厌倦,但更多的是收获。如今,档案对于我已经像是天天入口的饭菜,稀松平常但难以离开。但我觉得还不够,能够把这饭菜从档案管理员面前端到大家的面前是我的心愿,也是当前我努力的方向。凭着对档案工作的了解,我也深信,档案本身有这个吸引力。我也愿意与大  相似文献   

19.
看到家装设计师陆路的私奔体微博“各位亲友,我放弃一切,和流浪私奔了……”知道这个“二”人肯定是玩真的。在他的过往生活中,曾经放弃过妻儿和狗狗私奔,放弃过工作和摄影私奔。他已经在QQ群里找人收养他的狗,也曾在博客上透露过自己要流浪的“远方”,也许是非洲,也许是西藏。我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地奔他家去劝阻。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美国副总統尼克松到八个非洲国家作了訪問。美国副总統長途跋涉,并不是因为他对非洲的叢林和黑人感觉兴趣。这次訪問事实上是标志着美国要把它的势力进一步伸进这塊富饒而又正在發展变化中的大陆。凱撒說过:“非洲,我牢牢地抓住你!”从尼克松結束訪問后所提出的报告中,人們看到了美国統治集团同样的貪欲。对于这样一次有强烈的政治意义的訪問,可能有不同的报道方法。如果是一个普通的、缺乏独創精神的記者,他可以套用公式,写那种例行公式的新聞。但是,报道尼克松到达摩洛哥首都的合众社记者是一个用心的記者,他从另一个角度来写这条新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