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是驻守在祖国西北边陲、天山北麓的解放军战士,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们处于“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的环境之中。战士们对文化食粮特别是新闻写作知识的渴求是可想而知的。遗憾的是,我们驻守戈壁荒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找不到称心如意的新闻写作的参考材料。正在我们“踏破铁鞋无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海口监狱今年实施了一项人性化的措施:不再强制犯人剃光头。沧州监狱的一名服刑人员经民政部特批,在狱中做了新郎。由于水土不服等原因,广州军区“塔山英雄团”一部分新战士出现感冒等症状;有的新战士还出现拉伤扭伤,但是这些新战士仍然坚持训练。不少新战士之所以隐瞒病情、带伤训练,是担心被误认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函授学员邱承报道:农历新年的桂林,迎来了成千上万前来观光的游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身着绿军装的广州军区驻桂某部近500名新战士。这是该部开展为新战士送温暖,丰富新战士春节文化生活的一项内容。新战士入伍一段时间后,很希望能游览一下驻地景点。春节到来,为丰富新战士入伍后的第一个春节的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该部既坚持营区活动的主阵地,又积极利用身居旅游区的优势,组织新战士到旅游区参观游览。各新兵连采取干部代哨帮厨、分批外出游览的方式,确保每个新战士都能参加集体游览活动。新战士兴高…  相似文献   

4.
一位来自广东的新战士的母亲握着武警成都市支队副支队长杨国昌的手满脸笑容地说“:警营是我儿子的另外一个家,把儿子送到这样的部队,咱当家长的放心!”事情还得从头说起。那一天,是武警成都市支队迎来最后一批新战士的日子,广东籍新战士李展前脚刚到都江堰新训基地三四天,他妈妈张玉群后脚就跟到部队。原来李展家在广东沿海地带,父亲是一个公司的老板,家庭富裕。李展不仅带了5000余元现金来到部队,而且还带了一本4万元的存折,还有一些烟和食物等,用他父亲的话说,是让他到部队跟班长和干部搞好关系的,免得“受苦”。怕儿子受不了苦的妈妈干…  相似文献   

5.
熊永新 《青年记者》2022,(23):27-29
<正>军事新闻人的根在连队,如果一段时间不端一端战士的饭碗、睡一睡战士的床铺、闻一闻战士的汗味、听一听战士的牢骚,写稿编稿就会感到“缺了养分”“少了底气”。——刘明学宁可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从战士报道员到部队新闻干事,再到中央军委机关报的高级编辑,刘明学用过的采访本装满了十几个纸箱,其中有一本最为特殊。打开斑驳的黑色封皮,扉页上不是新闻策划案,也不是采访内容,而是一封遗书:  相似文献   

6.
函授之页     
《军事记者》2004,(2):66-66
函授学员生活为参加军报新闻函授的新战士开绿灯本刊讯许军报道:连日来,南疆军区某部新兵营新兵报名参加军报第14期新闻函授学习的热情一浪高于一浪。这是该部鼓励新战士走新闻成才之路,为参加军报新闻函授学习的新战士一路开绿灯带来的效果。该部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工作,每年都是南疆军区的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为营造群众性写稿氛围,使新闻报道工作后继有人,保持新闻报道工作的优势地位,他们狠抓了新战士的新闻函授学习工作,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新战士报名参加解放军报新闻函授学习。军报新闻函授中心第14期学员招生简章一到,他们就复印下…  相似文献   

7.
某部政治处十分重视对新战士报道员的培养,针对今年军报新闻函授停办一年的实际,他们及时采取措施,由新闻干事负责把98年度军报函授的教材与函授通讯汇集成册,打印200多份,并拨出专项经费3000多元订购《新闻与成才》,为99年度的新战士能够参加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作好准备。(韦汉付)济南军区某高炮旅注重在新战士中选拔新闻报道苗子,他们已为50多名语言功底较为扎实的新战士建立了“新闻报道人才档案”。该旅下一步打算从中挑出2名报道骨干到机关报道组。(龙君、李金奎)日前,某高炮旅通信连战士报道员王令波撰写的…  相似文献   

8.
这天,武警北京总队九支队新训一中队指导员安家文收到了该中队新兵张海桃写给自己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这是新兵入营以来他收到的第9封新兵来信。该新训基地坚持依法文明带兵,注重保护新战士隐私,赢得了广大新战士的充分信任。 为什么新战士刚入营,就愿意向干部骨干倾诉心声呢?基地教导员周宜军介绍:新兵入营前,该基地认真组织干部骨干学习总部首长“一封信”,广泛开展了“依法文明带兵,尊重战士人格”的专题教育,通过干部骨干互相交流心得,让训新经验丰富的干部骨干畅谈体会,进一步增强了爱兵意识。  相似文献   

9.
付若贵 《军事记者》2007,(11):70-70
时下,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战士发出这样的抱怨:连队一些干部忽视学习,懒于动笔,一遇到上级机关要下来检查,就把本该自己独立完成的学习笔记、心得体会以及各类登统计本交给战士补记。这些目积月累而成的“任务”,常常需要战士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数目才能完成。长此以往,令战士叫苦不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与成才     
《军事记者》2012,(3):71
某部积极培养新战士报道员本刊讯敖成位、王怀东报道:第二炮兵某部新兵营通过创办《新训快报》、自编《兵之初电视新闻》等多种途径积极培养新战士新闻采写能力,收到良好效果。去年底新训工作一开始,该部就成立了新兵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1.
雷锋在营口     
富斌 《兰台世界》2004,(3):43-45
1960年1月8日,雷锋作为一名新战士,就要从弓长岭启程出发。他向当地武装部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请首长放心,我一定当个保卫祖国的好战士。”  相似文献   

12.
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华日报的回忆》,是值得推荐给所有的新闻战士的一本好书。我们的新闻战士,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新闻战士,迫切地需要从老前辈那里了解党在新闻战綫上的斗争历史,学习他们的工作经验和革命精神。因此这本由前重庆“新华日报”的老战士执笔写作的革命回忆录的出版,就更加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民前线报社的一名编辑,从今年1月上旬起,根据社里的安排,我来到某装甲旅新兵营当新兵,和新战友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同劳动、同娱乐,由此聆听新战士的成长足音,切身感受新战友的成才环境,零距离体察带新兵干部骨干的辛劳付出,抵近观察各级首长机关对新战士的浓浓关爱深情,感悟一名地方青年向一位合格战斗员的蜕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奔牛 《军事记者》2007,(4):71-72
校正思想偏差服从组织分配某装甲团积极引导新战士正确对待分工本刊讯函授学员毛秀国报道:南京军区某装甲团积极开展专题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新战士服从组织安排,正确对待分工。  相似文献   

15.
张光安 《军事记者》2004,(11):60-60
近日到基层采访,听说某新闻干事在新训大队拍摄一部关于反映新战士从社会青年转变为合格战士的生活专题片,为达到他理想中的效果,他事先拟制了详细的拍摄提纲.从拍摄人物、拍摄地点、拍摄事件、拍摄角度以及该用什么样的特技都构思好了。到拍摄地后。他没找到自己设想的那种在家时喜欢抽烟、吃零食,爱与他人闹口角、耍脾气等陋习的战士。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拍摄计划,他便让战士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了一番精心导演。他自己掏腰包让战士在熄灯号吹过后到小食店买零食藏在被子里吃,让战士购买香烟避开干部、班长躲在厕所里抽……自己则按照事先的创作意图进行跟踪拍摄。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记者》2009,(10):70-70
某师采取措施充实报道员队伍 本刊讯张旭报道:沈阳军区某师最近在基层选拔新报道员时,把视野从高学历战士身上转移到热爱写作的战士身上,报道工作出现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函授学员过磊报道:10月10日中午开饭时间一到,虽说领导没有到齐,但战士们却高高兴兴走进饭堂按时就餐。以往领导不到不开饭的现象再也不见了。这是新疆军区某仓库落实新《纲要》的一个缩影。过去,该部开饭时常常因领导到不齐而随意推迟开饭时间。原本热腾腾的饭菜等到领导到齐再开饭时已色香味全无,战士们不但食欲大减,而且放凉的饭菜经常造成消化不良、拉肚子。战士们对仓库的这项不合理规定苦不堪言。新《纲要》颁发后,仓库党委“一班人”就仓库的日常管理和工作秩序方面,认真对照新《纲要》查找为兵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就战士反映的…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那时候家里的“藏书”并不丰富,只有一本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流落到我家的连环画。这本书可谓命运多舛:先是被我翻来覆去地看,一直看到完全散了架;然后被一页页地撕下来擦了屁股,扔在厕所里;最后连粪水一起,被我爸爸挑出去浇了地,总算完成了其最后的使命,真正实现从精神食粮到物质食粮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在祖国西北边睡的新疆军区某通信连,近两年来,先后有60多件战士的书法作品在军内外各类书法比赛中获奖,80多篇(幅)新闻作品和文艺作品被军内外报刊电(视)台刊(播),有12人复退后被地方报刊、电(视)台和县市文化馆、宣传部录用。要问这些成绩是怎么来的?你了解一下连队团支部为了战士成才开展的“三个一”活动,就会拉直你心中的这个问号。两年前,通信连团支部针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做了一次以“训练之余,你还想学些什么”为题的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战士都愿在服役期内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能。出于对团员青年渴…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50年代,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之称的罗盛教,作为与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齐名的英雄,成为新中国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这位普通志愿军战士的名字永远地镌刻在后人的心中,曾经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年轻人。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在罗盛教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典型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