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远庸之死     
黄远庸(1885—1915),名为基,远庸其字,江西九江人,是民国初年名震一时的新闻记者、评论家。以笔名远生在南北各报发表文章,并与张君劢、蓝公武合办《少年中国周刊》,时人称为梁启超门下三少年,或称新中国三少年。  相似文献   

2.
献身于出版事业的人——王春老孙王春(1907—1951),山西阳城四侯村人,字千秋,笔名首季、启明、君瑜、纪春等。1924年考入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地址山西长治市)他是著名作家赵树理的好友、同学。赵树理在回忆中曾讲:王春虽比赵小二岁,但比赵高两个年级,...  相似文献   

3.
几家报纸对鲁迅使用笔名的数量说法各异,莫衷一是,使人不知该相信谁的。《中国教育报》1999年11月2日第4版,《鲁迅笔名浅谈》一文中说:“鲁迅用过的笔名达140多个。”辽宁的《青年知识报》1999年11月3日第三版,在题为《鲁迅的笔名与爱憎》一文中说:“鲁迅的笔名共有130多个。”《天津老年时报》2001年9月15日第四版,在题为《鲁迅笔名知多少》一文中说:“鲁迅使用的笔名大约有158个。”上述三报三种说  相似文献   

4.
邵飘萍,原名邵镜清,后改为振青,飘萍乃其字,笔名有阿平、素昧平生等。 1884年 11月1日生于浙江金华一个中农家庭。昆仲五人,行四,还有姊妹四人。父亲邵桂林是清末廪生,以教私塾为业,其他兄弟皆务农。  相似文献   

5.
“笔名”其实就是一个人写书作文时所署的“假名”。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隐去真实姓名,将笔名作为“逃遁于人海的一策”?其中的隐情本身耐人寻味。笔名作为别称的一种,自古便有字、别号、斋室名一类与之相似。古人便有若干名字,如大名、小  相似文献   

6.
人物简介     
《档案与史学》2011,(1):3-3
陈布雷(1890—1948),浙江慈溪人。原名训恩。字彦及,号畏垒。笔名彦,布雷。一九О三年应府试,一九О四年应院试,均录取,入慈溪县中学堂。一九О七年转入宁波府中学堂,后又转浙江高等学校预科。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林白水烈士,生于1874年1月17日,亦即癸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初名獬,后改名万里。字少泉,又字宣樊。一生著文曾用笔名20多个,其中以40岁后著文所用笔名“白水”最为人知。据先父讲,白水二字是将他的字“少泉”中的“泉”字上下分割而得。他以此示志,表示林少泉即便是身首异处,其志向也决不更改。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4,(12):2-9
<正>个人简介张华,笔名东方愚,资深财经媒体人、少年商学院(YouthMBA)创始人、西柚教育CEO。曾供职于《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彭博iBloomberg,长期致力于中国富豪生态和财富变迁的报道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的本名也许没有他的笔名更为人所知。他的笔名由来也是许多人知道的:1955年,金庸因友人介绍开始写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动笔之前,他从未想过要使用笔名。小说在《新晚报》连载时,主编希望他选一个具有“侠士味”的笔名发表。几乎是不假思索,金庸将他的本名查良镛的镛字拆开,于是如雷贯耳的笔名“金庸”便由此产生。此外,金庸还有“姚馥兰”、“林欢”等笔名。姚馥兰由英文。您的朋友”(Your Friend)读音而来。当时香港报纸副刊相当男性化,金庸就以一个女性化名字写影评,冲谈一下男性的阳刚气。“林欢”的笔名也是金庸写评论用的。  相似文献   

10.
成放 《新闻实践》2010,(5):79-80
蜚声文坛的漫画大家丁聪,一直以"小丁"的笔名作画,画到90多岁也不改其"小"。我国新闻界也有一位"萧丁",与"小丁"异一字而谐音,笔名成了他的一个"品牌",真名却被淡化了。  相似文献   

11.
张恨水先生(1895—1967)原名张心远。据说,他少年时就十分喜欢南唐后主李煜的那首《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于是取了“恨水”二字作为笔名,意在勉励自己珍惜光阴,不要叫时光像流水一样白白东逝。“恨水”原是为了惜时。这位近代言情小说大家的一生,的确是没有白费。他活了72岁,写作生活逾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2.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糜,学名洪驿,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安徽绩溪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史研究者一致认为,民国初年新闻界著名的新闻记者,首推黄远生和邵飘萍。黄远生(1885--1915),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德化(今九江)人。16岁即为“秀才”,20岁中“举人”,21岁中“进士”,后到在日本学习法律,回国后,做官两三年后,开始致力于新闻实践工作。曾先后担任《申报》、《时报》的驻京记者,并积极为《东方日报》、《国民公报》、《亚细亚报》撰稿,还主编过《少年中国》周报和《庸言》报。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08,(3):M0002-M0002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  相似文献   

15.
以笔名为名的文学大师 林语堂在小学四年级时,转入鼓浪屿教会办的小学,以后上中学,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任清华大学英文教师。1917年,在《新青年》以“语堂”笔名发表文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张季鸾,名炽章,一生所用笔名主要有少白、一苇、榆民、老兵、记者、幕刘等。这些笔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反映着张季鸾在各个阶段的精神风貌。 “少白”是张季鸾在报刊开始发表文章所用的第一个笔名。 1908年2月26日,同盟会陕西分会部分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夏声》杂志时,张季鸾仅21岁,他以“少白”笔名,积极为《夏声》杂志撰写稿件,除了第三、八、九三期外,每期《夏声》都有他的文章。 “少白”,即少年头白。张季鸾自幼聪颖绝伦,十四五岁即能走笔写三四千言文章,故在乡里素有神童之目。1903年秋,张季鸾与其侄张崇基及延榆绥道陈兆璜之子陈燮前往礼泉县烟霞草堂,拜关中大儒刘古愚先生为师。古愚师弟子不少,但格外赏识张季鸾。旋张季鸾赴日本留学,学习日语,进步最速,四五月后即能用日语交谈,为同侪所不能及。张季鸾由于刻苦学习,且身体素质较差,所以20岁刚出头,头发就白了。因此,他激励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用“少白”为笔名,表示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更应抓紧时间加倍努力,趁早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寓有自勉自励之意。 “少白”是张季鸾早期在报刊发表文章的主要笔名,还用于《民立报》、《民信日报》等报刊。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5,(4)
知我者编辑也赵德铭任何一个在“文海”里扑腾的人,大都有几个笔名,若是名人,其笔名就更多了。鄙人也常常有几篇“豆腐块”见于报端.所以如今也有十几个笔名。可惜这些笔名都不是鄙人自己起的,而是出于那些细心的编辑之手。西安晚报《万家春》版,是我前几年发稿最多...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办报活动的妇女,是裘毓芳。她于1898年5月创办并主编了《无锡白话报》。裘毓芳,字梅侣,笔名梅侣女史,江苏无锡人。  相似文献   

19.
钱静 《新闻世界》2016,(1):16-18
在参与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典型事迹的宣传中,成功的经验是四个字:"快"、"准"、"深"、"活",值得借鉴的做法有四个方面:"求典型性"、"求报道高度"、"求影响力"、"求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王霖 《采.写.编》2023,(12):20-21
针对经济类内参常用“小切口”表达手法中易出现的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即:要切中大主题,在“准”字上下功夫;要注重时效性,在“早”字上下功夫;要把握普遍性,在“深”字上下功夫;对策要切实可行,在“实”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