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刊中报     
规矩不知始于哪年哪月,报道组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论谁收到稿费,都要意思意思。新来的小张似乎还不懂规矩,稿费收得最多,却从没表示过。尽管大家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却别别扭扭的。星期三上午,小张收到两张汇款单,共35元。这次大家不再沉默了,叫着嚷着让小张请客,小张笑笑就出门了。“是心疼他的钱吧!”大家想。两天后,小张又收到稿费,大家一商量决定主动替他“办”了。当拉开抽屉,映入眼帘的是一摞来自大别山区的信件:张叔叔您好,寄来的钱收到了,我已交上学费,又背起了书包,坐进了教室……大家沉默了,心里像钻…  相似文献   

2.
陶昌武 《新闻实践》2010,(10):47-47
近日,我收到两笔稿费。揣着汇款单,来到单位门前不远的邮政所,可是很遗憾,窗口已经变成邮政储蓄,不再办理汇兑业务,只有邮政局大楼一楼可以办理汇兑业务了。我只好打车来到邮政局大楼,加入长长的等待人群,好不容易取到那两笔稿费,可大半天时间已经过去。  相似文献   

3.
四十元稿费     
去年10月12日,我收到了解放军报社寄来的40元稿费汇款单。这使我异常激动,因为我在军报上登的这篇稿子(9月24日七版),打破了我团近两年来在军报上稿为零的记录,而且也是我这名新闻写作路上的新兵第一次收到中央级报刊的稿费。消息不胫而走,战友们都来为我祝贺,既有羡慕的目光,又有鼓励的话语,忽地不知谁冒出一句:“军报上稿值得庆祝,你请客才对呀!稿费不够我们凑一点!”听着战友的提议,我很爽快地答道:“好!这次我一定请客!”第二天,我拿着汇款单来到邮局,只见邮局的董师傅正忙着给几个官兵办理各种业务手续,我凑上前…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通讯员,也能收到一些稿费单,这些稿费单,大致有三类:一 类是光寄稿费,连发表的 时间及版面也不注明.第二类是稿费寄到,发表的 时间及版面也注明.第三类是稿费寄到,除注明发表的时间及版面外,并留言:欢迎您继续为本报赐稿,感谢您的大力支持!当我收到第三类稿费单时,感到非常高兴,特别是这两句留言,缩短了报刊和通讯员的距离.其实作为报刊在稿费单上写下这片语留言,并 不费很多事,却让通讯员感到温馨,受到鼓舞,能 激励他们在写作的道路上 更加勤奋.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就读时,每当听说某某又发表了一篇文章时,那种自己想尝试的心情也就越急切了。于是,刚刚告别菁菁校园的我就忙于爬格子中,等待着奇迹的出现。似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2月份,我那仅有二三十字的“青春寄语”终于在《人民铁道》发表了。至今我还记得,在邮局取那“六元”时,邮局的一位女同志将我瞅了又瞅,似乎那汇款单上的名字不是  相似文献   

6.
每次在《贵州新闻出版》杂志发了稿子,都能及时收到稿酬和样刊,令人十分高兴。而最近收到该刊的一张汇款单,更令人感动不已。这次稿酬不过比平时稍晚寄了半个月,而且又是因为过年,可责任编辑却很不安,在汇款单上留下一则附言:“由于春节前工作忙,邮局寄钱的人较多,没时间排队,故稿费寄迟,望谅。”  相似文献   

7.
刊中报     
缘(散文)晓丁依稀记得上五年级时,有一天母亲翻阅着报纸对我说:“滨呐,长大以后,妈妈能在这上面看到你写的文章吗?”母亲一定想不到她随意一句话,促成女儿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护校毕业后分配到晋南一座小城,火热的军营,启动了我的思维,尽管我还不懂得主题结构,只知道写了一篇又一篇。一天,好友送来一张《健康报》的稿费汇款单,这是一月前完成的小散文《产房随笔》,没想到宣传干事略加修改后寄往报社,竟被采用了,版面上还加了围框和题图。初尝成功的甘甜,手中的笔就把不住关了,开始把那些难以称之为“文章”的文字四处…  相似文献   

8.
一张汇款单     
多日来,一张寄自家乡的汇款单一直摆在我的案头,每天上班,我都良久注视着这张1680元的汇票它就像压在我心口的一块石头,让我感到凝重和压抑.  相似文献   

9.
在我的军营生活中,“边走边唱”这四个字有其独特的内涵。6年前,我当了一名连队的业余报道员,天天琢磨着写稿子,半年时间,却不见一篇稿件见报,越写越灰心,干脆打起了“退堂鼓。”这年春节过后,军区一位姓李的作家到连队体验生活,连队干部说我是个“小秀才”,就安排作家当我的老师。我和作家睡觉铺挨铺,站哨肩并肩。军区来的大手笔,观察极细,生活中有点和风细浪就会被他敏锐的目光捕捉到。相处没多久,作家就发现了我的秘密并和我促膝长谈,告诉我别灰心,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失败与成功共存,苦恼与欢乐同在,乐观地对待…  相似文献   

10.
日前有位好动笔杆子的朋友来串门,闲聊中她提到最近被克扣稿费的事:去年她曾给一家期刊投了篇万字的文稿,一直音信杳无。最近突然接到一张稿费汇款单,在“汇款人附言”里汇款人写道:“99第一期稿费,扣除订刊费60元”。且不说去年的稿费在一年后才汇达(未免有些太不尊重作者了),也不说万字文章仅得40元稿费,最让我的朋友迷惑的是,她并没有去函申请订阅该刊,也没有按期收到过该刊,只是偶尔收到过一、两本(她还以为是该刊将她作为“骨干”作者赠阅的呢),不知为什么要克扣60%的稿费强行订阅该刊?这件事的确让人感到蹊跷。这件事涉及的一些问题不能等闲视之。首先,万字文章仅发100元稿费,即千字10元,标准太低。按新闻出版总署关于稿费  相似文献   

11.
每月初上,我就天天朝邮电所跑,打听陕西《新闻知识》寄来没有。前年,初学写稿,写了100多篇稿件,都石沉大海。单位同事给我编了个歇后语:“张记者,不简单,一年写稿百十篇,一分稿费没见到”.我也哀叹自己不是这块料。  相似文献   

12.
感言稿费单     
当了20多年的专业通讯员和自由撰稿人,收到稿费单数以千计。留心稿费单,我感慨颇多,归纳如下:请多写几个字在有些报刊寄来的稿费单上,“汇款人名址”栏里一片空白,既无报刊名称,又无报刊地址,唯有一行由6个阿拉伯数字组成的邮政编码。究竟是哪家报刊寄来的稿费呢?作者不得而知。别把作者的姓名写错了我的姓名,出错率最高的是“昌“”方”二字。比如:常将“昌”写成“吕”“冒”“晶”;将“方”写成“芳”“云”“元”等。笔者自忖,出现这些错字的原因,除了笔误外,大多是因填写稿费单时字迹潦草所致。据此,敬请报刊的财会人员填单时细心点,并…  相似文献   

13.
每当想起我的第一篇,额头上仿佛还能感觉到被那只猫头鹰啄伤后辣辣的痛,但我感谢它,是它使我无意中踏上了新闻之路,并且越走越远…… 那是在我当新兵的时候。连队的仓库门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白杨树,干部战士们天天从那棵树旁边经过。有一天晚上,我正走到那棵树下的时候,忽然从树上飞来一只大猫头鹰,挥舞着利爪向我扑来,一时间,我吓  相似文献   

14.
一天,孝感广播电视报一位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说:“汉川报社给你寄来了稿费,汇款单在我们编辑部,请你来领取。”我说:“我一直未给汉川报投稿,他们为何给我寄稿酬呢?”这位编辑说:“我们孝感广播电视报在2000年11月28日《社会聚焦》版刊登了你写的文章,12月10日汉川报在《生活时空》版转载了,由于该报不知道你的地址,把汇款单寄给我们,请我们转交给你。”几天后,汉川报又通过孝感市新闻出版局把样报转交给我。我收到稿费和样报后,深受感动。现在报纸、杂志为了增加信息量,从其它报纸、杂志上转载文章的很多,不少报…  相似文献   

15.
刘永 《军事记者》2006,(10):67-67
对我们搞新闻报道的,战友们说:你们又是立功受奖,又是提前晋职,时不时还能领到一小笔稿费,真是名利双收啊!“名利双收!”一听这话心里就憋屈:夏天顶太阳冬天踩雪窟采访,没日没夜写稿子、眼睛熬红了手腕写肿了的时候你们没有看见,稿子发出去盼星星盼月亮等着报纸上能见到小小的一块的焦灼心情你们没有体会,只看到了我们苦尽甘来享受褒奖的那一瞬。但仔细想一想,也难怪战友们羡慕,我当兵15年,9次立三等功,一次立二等功,两次提前晋职,占便宜真不少。说到稿费,有时汇款单来了一沓子,确实吓人一跳,但数额都是一二十块、三四十元的,加起来也就是最…  相似文献   

16.
盼寄样报     
去年我在某报发稿三篇,总共寄来10元稿费,一张样报也没寄。为寻找发表我稿子的报纸,跑了县、市很多订户都未找到。到了年底,我无奈专程去省城那家报社寻求,虽然也找到了那三张样报,但费力不说,单旅差费花了近30元。花费心血笔耕,文稿一旦见报,对作者来说,寄样报比汇稿费更重  相似文献   

17.
近日,几位老通讯员相聚一起,其中一位同志谈到当前媒体存在寄送稿费速度慢、有的文章被采用后半年甚至一年不见汇款单,有的媒体干脆就没有稿费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走进某师政治部副主任韩强毛简朴的书房兼卧室时,便会看到书架上堆着厚厚的一根剪贴本,那是他19年军旅生涯以来积累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他多年的心血、汗水加智慧的结晶:1500多篇报上发表的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他自幼生活在井冈山的一个山村里,井冈山秀丽的山水养育了他,赋予了他灵气。1975年当他来到大别山脚下的某部新兵连时,连长见他长得眉清目秀,浑身透露着机灵劲,就让他当了连部通信员。一天,他试着把连队一个老班长的训练事迹写成一篇报道,投给了一个报社,没想到半个月后稿子见报了。连队干部就让他当上了连部文书兼连队报…  相似文献   

19.
一张张稿费单在他去世两个多月后,还在不停地飞到杨庄集镇政府;一篇篇由他撰写的稿件在他悄然离世后还经常出现在溢着墨香的报刊上,当人们目光落在作者“陈中春”三个字上时,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默默地祝愿他一路走好……1998年9月15日上午11时40分,郓城县杨庄集镇司法助理员陈中春在办公桌前永远地睡着了,桌上放着一篇刚刚写完的稿件。消息传出,《菏泽日报》社专程派两位部主任为他送行,《大众日报》、《农村大众》的编辑记者们闻讯后深表惋惜,郓城县38个乡镇的80名报道员汇集一起,为他们的同行和兄长送别。  相似文献   

20.
方君 《湖北档案》2002,(10):22-23
当我端坐在一位八旬老者面前,观看着他五十年代在内务部社会福利司的那张照片,自己那点自鸣不凡一下子崩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