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以指导策划人生而闻名的卡耐基说:"机会是一件不可捉摸的活宝贝,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它有时潜伏在  相似文献   

2.
美国以指导策划人生而闻名的卡耐基说:“机会是一件不可捉摸的活宝贝,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它有时潜伏在你努力工作中,有时徘徊在无人注意的境地里,你假如不用苦干的精神,努力去寻求,也许永远遇不着它”。著名新闻记者、经济学家,原《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的人生“策划”,走过了一个由懵懵懂懂到比较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艾丰小传     
艾丰,河北省玉田县人,1938年生。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先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作编辑、记者,后在人民日报作编辑、记者。现任人民日报编委、经济部主任,高级记者。是我国首届吴玉章奖金和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4.
艾丰印象     
没见过艾丰其人,仅从他新闻作品的深刻透彻而富哲理来看,还认为他是个霜染鬓发的长者。然而,当他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却是个面庞刚毅,棱角分明,身体敦实,精力充沛的中年男子。他中等个头,身穿一件枣红色毛衣,外着一件咖啡色皮夹克,显得潇洒利落。经介绍才知道艾丰已步入“知天命”之年。他于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成为第一批新闻学硕士,先后在广播电台和报社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文革”期间,他也未能幸免于难,但坚韧的意志和拼搏精神,终于使他在新闻事业上卓尔不群,颇有建树,发表  相似文献   

5.
风格作为个人使用语言特点的综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代表着与众不同、不可取代的个人存在和精神个性特色。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艾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艾丰作品经久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准确、简约、洗练是艾丰新闻作品语言的第一特征老舍曾说,“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也是最精练的文字,哪怕只几个字,别人可是说不出来。简单、经济、亲切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文字。”(《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古今作家都把语言的简练视为写作的较高境界。刘知畿说过:“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优美者也。”欧阳修则以“逸马毙犬于道”强…  相似文献   

6.
艾丰自1986年担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以后直至从经济日报总编岗位上退下来,主要从事经济报道.特殊的工作岗位决定了经济述评在其经济报道中占了大部分.这些经济述评充满真知灼见,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许多作品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带给读者更多的是一种新的思索.本文着重从创新思维方式的角度试析艾丰经济报道的主要特色及文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7.
8.
记者有多种类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杨润时以风格作为分类依据,把新闻记者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记者”。艾丰在一篇文章里,认同这种分法,同时也谦虚地承认自己算学者型记者:“有人把我归入第三类。我感到很光荣,不过同时觉得不甚够格。”艾丰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学者型记者”论题作过进一步阐述:“学者型记者又可分两种:一种,注意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的结合,着力于新闻学的研究,是记者兼新闻学者;一种,注意研究所报道领域的问题,着力于某个专业的研究,是记者兼专业学者。学者的直接表现,就在于他有这…  相似文献   

9.
10.
艾丰谈记者成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 6月 26日,笔者在《经济日报》社就新闻界感兴趣的诸多问题采访了我国著名记者艾丰先生,其中他对记者成才的一些看法,坦率中肯,是以个人的切身感悟作答,尤使我们在他朴实的话语中收获一种理性的思索。 知识、能力和素质   艾丰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写到,“人的本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知识,知识表明他知道什么;第二部分是能力,能力表明他会做什么;第三部分是基本素质,这是知识和能力的支撑。”他认为对于一名优秀记者的成长不能不强调这三点。   “记者就要有广博的知识,因为你在广泛的领域作战。”艾丰用十分肯定的语…  相似文献   

11.
艾丰是谁? 前些年,他发表过揭露黑龙江大贪污犯王守信的通讯《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后来又发表介绍我国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通讯《已是山花烂漫时》,介绍引滦入津工程的通讯《背水之战》,反映襄樊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经验性通讯《现代化的觉悟》。他的学术专著《新闻采访方法论》以及与人合著、合译的《记者的素养和技巧》、《新闻报道与写作》,都在读者中获得较好的评价。今年以来,他又发表系列述评《菜篮子引起的思考》和《葛洲坝的启示》等。读了这些作品,感到它们气宇恢宏,立意高远,耐人咀嚼。他如何做到这一步的呢?我早就想能探索其中的奧妙。  相似文献   

12.
6月26日,笔者在经济日报社就新闻学术界的许多热点问题采访艾丰。访谈中,艾丰对探讨、分析当下的“新闻策划”热尤其有兴趣,提出了一些新鲜、独到的见解。 一、新闻策划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 艾丰认为,新闻策划实质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所谓“宣传性现象”,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情况下,由于宣传和传播的影响和干扰而产生的或者是为满足某种宣传目的而人为制造的一类现象”。 访谈中,艾丰强调;“我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叫《论宣传性现象》。我认为,宣传性现象就是策划产生的。我那时候没用这个词,但我…  相似文献   

13.
艾丰在与笔者的一次谈话中提到:“我的影响,靠报纸打的知名度恐怕不多,占多大比例我算不出来,但我的知名度是包括许多其他成因的,比如我出的书,可能学生们看了我的《新闻采访方法论》,就知道我了。”其实,不仅是学生,对于社会上的许多人(包含人数众多的通讯员大军)来说,...  相似文献   

14.
风格作为个人使用语言特点的综合,具有一定 的独特性,代表着与众不同、不可取代的个人存在和精神个性特色。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艾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艾丰作品经久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准确、简约、洗练是艾丰新闻作品语言的第一  相似文献   

15.
艾丰自1986年担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以后直至从经济日报总编岗位上退下来,主要从事经济报道。特殊的工作岗位决定了经济述评在其经济报道中占了大部分。这些经济述评充满真知灼见,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许多作品给人以常读常新的感觉,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带给读者更多的是一种新的思索。本文着重从创新思维方式的角度试析艾丰经济报道的主要特色及文风创新问题。宏观思维纵论风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要转变职能,政企要分开,政资要分离。政府将从直接的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转向运用经济杠杆、产业导向及法律法规等间…  相似文献   

16.
17.
艾丰:1938年生,河北省玉田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获硕士学位。中国首批高级记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40多年来,他一直作为编辑、记者活跃在新闻工作的第一线,写过大量有影响的新闻报道。他致力新闻学研究,依托新闻岗位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参与发起组织了“中国质量万里行”、“名牌战略”多项活动。(图为艾丰按照)  相似文献   

18.
辛华  梁瑜虹 《传媒》2003,(4):18-19
艾丰是中国首批高级记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首届“吴玉章奖金”、“全国质量工作卓越领导者”奖章获得者,历任人民日报社编委、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等职务。40多年来,他一直作为编辑、记者活跃在中国新闻工作的第一线,写过大量有影响的新闻报道。主要作品收进他的新闻作品集《思考的笔》和《经济述评自析集》。近日,笔者在经济日报社就传媒界感兴趣的诸多问题采访了艾丰先生,其中他对传媒人成才的一些看法,使我们得到了一种理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19.
艾丰在新闻界赫赫有名,但鲜有人知他对改革开放后我国新闻界推行评职称作出过特殊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年轻人不缺灵气,缺的是傻气" 记者:您出成果主要是在中年以后,这是为什么? 艾丰:我这个人可能有一点特殊性,我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我真正出成果,被大家承认则是在四十到六十岁.原因很简单,一个是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另一个是岗位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