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宣传中央一九八四年一号文件精神,促进我省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去年,我除就一些重大主题撰写了几篇社论外,并配合典型报道,写了一些署名魏明夫的短论。“从雄鸡过江到罐头进城”是其中一篇。当我编发了如皋县“一个充满生机的村办宰鸡场”的稿件后,领导建议写一篇评论。我也觉得这篇报道虽然有意义,但是,报道只能客观地报道事实,有一定的局  相似文献   

2.
一个时期以来,记者似乎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一说组织典型报道,采写重点稿件,就非要数千字以至上万言的所谓长篇通讯、深度报道等,有的宁愿把消息拉成通讯特写,却不愿把通讯、特写精写成真正有新闻价值的消息。总认为写消息这几百字的“豆腐块”不解渴,没有力量,分量太轻,既反映不了重大主题,也写不出气势和深度。笔者从采写的几篇获省一、二等奖好消息中体会到,有时舍弃“全”而“重”的通讯,选择“偏”而“轻”的消息,更能让主题凸现,  相似文献   

3.
这是我第一次写述评 ,题目是《“三讲”教育 ,新时期的“延安整风”》。“敲”之前 ,聆听了不少社领导、部领导的指示和要求。领导要求越高 ,越觉得这事重大 ,自己心中越没数。一打开“笔记本” ,就懵了。过完“五一” ,就懵懵懂懂敲出了第一稿 ,几乎把领袖的讲话和总政的“三讲”总结全照抄上去了。自己一看就觉得没数 ,更没勇气给领导看。就先拿给同事看 ,同事委婉地讲 :写得太平 ,没有针对性 ,也没有观点。写述评 ,其实用不了多少例子 ,关键是“跳”出来 ,观点要阐述得鲜明、新鲜。同事的话一下子捅破了那层窗户纸。感觉找到后 ,3天就敲…  相似文献   

4.
小的不做,大的又做不来,这是一些人的一种通病。我想起了我自己写稿的一些经历。记得我工作后,也是我有生以来发表的第一篇稿子是在山东省教委《中学生报》“青春短笛”栏目里发表的一首自由诗,一共16行,150多字。那时我的学生都争相传阅那期报纸,读那篇稿子。一位老哥说:“这样的稿子也能发表,好,咱也写!”我还半带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其实有些稿子很容易发表,就看你写不写。你只要写,就能发表。”而我,  相似文献   

5.
搞新闻报道的常把写批评稿件形象地称作“揭烂疤疤”。从1985年1月至1986年5月,在教学之余,我向各级报刊、电台投稿,被采用了311篇,其中揭“烂疤疤”的就有83篇。写批评稿难,业余通讯员写更难。弄不好,还会给工作带来麻烦。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我认为写批评稿至少要注意四点: 一、出以公心。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我始终坚持原则,不以个人好恶行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我所采写的83篇批评稿件,被批评者没有一个与我有“私仇”,反而有好些是我的同学同事、亲  相似文献   

6.
通讯员园地     
“豆腐干”:编者读者都喜欢郑日金 “你都是大学里的学者和干部了,怎么还老是写‘小豆腐干’文章呀?”有人不无揶揄地问我。是的,我多年来一直乐此不疲地写小言论,小体会、小通讯及知识小品,每周一篇,有时数篇,可并非一开始就乐于这种“小打小闹”,这一业余写作习惯乃是在听从编辑引导和遵从实际需要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的。 是不是文章短小、简明,就可以信手拈来、一蹴而就呢?不,我对“小豆腐干”同样有自己的严要求,力求做到:“小中见大,小而精细”,“把短东西写深,把小东西写透”。在坚持多年写短文、说短话的实践中,我渐…  相似文献   

7.
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 这是人民日报1979年5月16日一版头条位置刊载的辽宁日报记者写的一篇述评的标题。 当时,改革的新风首先从农村吹起,第一步就是给生产队以自主权。那些患“左”视病的人,对这改革的第一步就看不顺眼,喋喋不休地抱怨:搞糟了,过头了。果真是这样吗?这篇述评以活生生的事实,有说服力的论析,反驳了“过头”论:过去统得过死,“生机勃勃的千村万户被弄得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生产队有了自主权以后,在政治、经济、生产、生活上出现了生动局面”,农村“活起来了”。 述评指出:“领导干部要对形势有一个清醒的、  相似文献   

8.
1997年我写过一篇短文《也谈“两种编辑”》,就编辑学研究中的“两种编辑”观点谈了些粗浅意见;相对于所涉问题的重要性和广泛性,拙文所谈疏漏是颇多的。随着有关研究的继续进展,以及重要工具书《辞海》“编辑”条1999年版的最新修改,拙文就更是相形见绌了。为此写了这篇“再谈”,续抒管见,希望能有助于进一步共同探讨“两种编辑”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少写应景稿     
有位初稿报道的战友向我们诉苦,“我稿子写了几十篇,篇篇都有时效性,可就是见不了报,你说邪门不?”我随手翻了翻他保留的底稿后,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不是邪门,而是你把门走邪了。”也难怪,他写的稿子都是一些“应景稿”。比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时,他就写妇女生活;“五四”青年节时,他就写青年活动;春节前夕,他就写某某请假,正月十五前他又写起了闹花灯。底稿一大摞,真正反映部队中心工作的却不多。纪念节日的稿子,报纸需要,完全可以写。然而,这方面的稿件用量毕竟很少。再说你如果卡着“点”才往报社寄,弄不好就…  相似文献   

10.
我写通讯报道已有五年多的时间了,在省级以上新闻单位发表的稿件五十三篇,其中来信十八篇,小杂谈十篇。这些稿件有一个特点,就是抓的“新”,反映出了群众的心声。近几年来往我家送报刊的先后有三名乡邮员,其中两人十天半月不送一次,一人按时如数送到。经过询问,前者端的是铁饭碗(长期工),后者是“泥饭碗”(合同工)。前者自恃条件优越,干不干工资照拿,后者却不然。因此干得不错。我想铁饭碗砸不破,就不能加速四化建设步伐,以此为例,我写了一篇《莫让“铁碗”旱涝保收》的小杂谈,稿子寄出不长时间,就在人民邮电报上发表了。在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中,一天,我因自行车左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个业余通讯员出身的记者。在与通讯员接触中,经常听到大家说,整天身在工厂、车间,哪有什么新闻好写。其实,只要做个有心人,稿件是写不完的。 一、食堂吃饭有建议 一次,我到广西南宁担任全国乒乓球比赛的组织工作。广西体委食堂采取的是“分食制”,这在当时全国是罕见的。联想到“合食制”有不少弊病:如一不卫生,二不经济,三不准时。我即向人民日报写了一篇有关“分食制”好的建议,很快被全文刊登。事实证明,只要问题抓得准,人民日报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二、听报告中有言论 我曾听了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的一次报告。他说:“如果下一届世界乒乓球团体赛,男团拿不到冠军,我将卸下‘乌纱帽’,以谢国人。”在当时来说,有这种风险意识是十分可贵的。我听后内心很受感动。当晚提笔写了一篇《赞立军令状》的言论,发给国家体委主办的《乒乓世界》杂志,被头条全文刊用。1995年5月2日,我在人民日报‘今日谈’发表的小言论《要用足40小时》,也是在听报告时,针对有的人误解‘双休日’就  相似文献   

12.
盘点一次     
商人做买卖 ,总会不时盘点 ,算一算盈亏。这次写述评 ,我是头一回 ,所以我看得挺重。干完活后 ,我也就想结一下账 ,盘一次点。算账算大头。我对领导说过 ,稿子写得好坏 ,无所谓 ,我参与的过程就是收获。接到采写述评《在“酒绿灯红”面前打胜仗》的任务 ,我先找新闻教材 ,搞清述评与综述、述评与评论的不同定义。写稿前 ,领导不厌其烦地交待写稿注意事项 ,总之是要出精品。拿到题目 ,我去了心仪已久的广州。解放军报社驻广州军区记者站夏洪青站长领我转了珠江三角地区 ,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 :改革开放真好啊 ,西部人民真苦啊。“五一”国际劳…  相似文献   

13.
我刚当通讯员的时候信心挺足,干劲挺大,有闻必录,有感即写,有时候一天往邮筒里投三、四篇稿子。我总以为,写,就会有希望;多,就能够打动编辑。实践证明。我这想法是错的。上稿,要靠稿件的质量,企图以“多”“制胜”,其实是做了“无用功”。  相似文献   

14.
秦友苏 《传媒》2001,(7):50-51
这家杂志社的朋友对我说“你就再写一篇吧!”随后赠送一些令人感动的鼓励的话语,使我这个提起笔来就不知怎么写的人也就咬住了牙:“写吧!”本来,用文字倾吐一下我与新闻界朋友们的友情,也是我的一个常有的念头。 前几个月里,就有记者朋友问我,为什么“不管”他们了,并直言道:“人家说是你自己不  相似文献   

15.
我想写一组《我心目中的“绝作”》系列书评,给《中国图书商报》写了第一篇后,发现报纸的篇幅限制太大,所以现在这第二篇只能移到刊物上来。由于换了地方,故而对“绝作”一词又须解释几句。 我心目中的“绝作” 当然指写得很好、很有价值的书;但不一定是天下最好的书,更不一定出于天下最有学问的人之手。它的“绝”,主要是指“不可重复性”,即此书不但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来,而且作者本人也不可能再写出这样一本来。另外,我深知自己对“绝作”的解释是经不起反驳的,我之所以这样来称呼一些著作,是有很大的主观感情色彩的,因此,请读者不必较真。招呼打过,言归正传。 这一次要谈的“绝作”是  相似文献   

16.
赵雷 《军事记者》2006,(11):66-66
我入伍后不久,被吸收进了通讯员队伍。然而,新闻写作这条路并不好走,我甚至不知从哪儿下手。两个月过去了,我连一篇“本报讯”都没发出来。我有些心浮气躁,向一位老通讯员请教。他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写新闻,而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年冬季新兵分到了连队。有一天,班长让每个人交一篇初入军营的感想。有一名来自偏远山区的战士对班长说:“不会写。”班长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行。”于是这名战士的第一篇体会只有一句话:“今天我走入了军营。”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班长对这名战士说:“能不能再添上一句话?”那位战士爽快地答应…  相似文献   

17.
做梦也没想到,我这个不是当秀才的“料”,也能成为陕西日报社的优秀通讯员。回想起,我这些年走过了一条不平常的坎坷之路。 一、突破开头难。我在部队当兵时,一位新闻宣传干事让我替他抄一篇稿件,寄出去没几天,在《人民军队》报上就发表了。看着报,我那个高兴劲,犹如自己写的稿见报一样。于是我也开始学写新闻,可写了一篇又一篇,全都石沉大海。我悔心了,当秀才自己不是那块“料”,干脆撂笔不再写了。退伍我被分配到工厂进了机关,公文写的多了就又萌发起写新闻的念头,投几篇稿件还是没被采用。搞新闻报道对我真的就这么难?1985年,我自费订了一份刚问世的《新闻知识》和其它新闻工具书开始学起来,逐步掌握了一些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1986年底,我们工厂门前的马路,常常被污水淹没,交通事故不断,职工们怨声载道。我写了一篇《尽快修好这条路》,不久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促使问题得以解决。成功的第一篇稿件就被省级电台采用,而且取得了这样好的社会效果,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写新闻难这一关终于被我突破,我暗自感谢无声的老师——《新闻知识》帮了自己大忙。 二、凝尽心血“抠”新闻。迈进写作的门槛后,我常常用耳  相似文献   

18.
解题之前,先举一例: 一次,我们单位有位通讯员采写了一篇党委改进作风的报道,文章写得漂亮,但是内容真假参半,有些荒唐,被报社采用之后,引起了舆论哗然。一些同志要找领导对质辩论,弄得党委十分被动。党委在会上宣布这篇报道是假的,并做了一些工作,方挽回一定影响。经过这样一折腾,一些读者说:“这样的报道,还不如不写。”“还不如不写。”不写,在刊稿登记本上是零;还不如零,那岂不是负数吗?文章很漂亮,刊用时位置又很醒目,但是失真,就显得十分丑陋了。这岂不象代数中“正负相乘等于负”的公式吗?  相似文献   

19.
1999年的“两会”是我平生第一次正式上会采访,因而格外珍惜这次机会。也许是运气好,正赶上卢跃刚当编辑。他问我:“能不能写一篇《1503亿赤字预算意味什么》?这是报社领导点的题!不行我就另外找人。”跃刚布置工作的方式是“激”,这一激,让我“非干好不可”了。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在青年时期曾写过一句诗,“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这句诗对我们业余写稿人来说是莫大的安慰,联想到我们这些业余写稿爱好者。写了稿子不见报。心里总感到难过。笔者自己就深有体会。“发出去的稿件,十天个把月不见稿,心里想,哎,出不来了,这篇稿子又被抢毙了”,心里总有一股说不出的感觉,其实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应当加以克服。 “文章得失不由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想写好文章,不靠别的,全凭自己的真功夫,就新闻写作而言,除了应具有一定的文字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