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干世界,无奇不有;新闻园地,斗妍争奇。奇闻中有一类格外与众不同而又无以名之——请看这篇报道的开头几段: 拉塞尔·巴特森在会议室外面徘徊着,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室内,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正在举办宴会。国会议员及其他大人物可以与应邀而来的明星们举杯同庆。巴特森既非议员,亦非明星,他没有受到邀请。然而,这点小事难不倒他。 只见他郑重其事地走进宴会厅。“嗨,拉斯·巴特森”,他从容不迫地同接待台的小姐打招呼,接待员立即为他写张名签,什么也没问。一切都很顺利。巴特森一点也不觉得奇怪。他千这种事从未遇到过麻烦…… 巴特森对白宫的白吃艺术颇有研究,他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题为《白吃在哥伦比亚特区:不花钱吃饭指南》,售价每本5美元。巴特森自费出版了此书。他在书中写道:“你可以分文不掏吃个够!” 这篇奇文题为《寻觅猪肉——国会白吃艺术》,载1993年  相似文献   

2.
刊林漫步     
郭梅尼谈人物通讯的采写怎样使人物通讯更有可读性呢? 郭梅尼说:“人物通讯写作要讲究细节、意境、语言、人物性格刻画等等,都对,但这仅仅是可读性的一方面,也就是仅仅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可读性应包括‘写什么’和‘怎么写’,并且首先是‘写什么’,仅仅看成‘怎么写’是不够全面的。如果你写的内容读者不关心,文采再好也没人看。如果你抓住了时代的‘兴奋点’,时代就会对你的报道产生强烈的反响,就有了可读性。我采写人物,首先考虑这个人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我感到,无论作为一个记者,还是通讯员,都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心中要有一杆时代的秤。要把你所  相似文献   

3.
《世界真奇妙》这本书,不仅仅内容奇,更奇在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上。请看: 这本16开本96页的小册子,是书还是杂志呢?说它是书吧,封面上却印着如刊物期数的“第一集”。如果说一册书可以叫一集,则闻所未闻;更何况国家新闻出版署曾明文规定,不准以书代刊。说它是杂志吧,却没有刊号——既无登记号,又没有国内外代号。不伦不类。更奇的是,从头到尾看完了这本书,你不知道这奇书是谁写的,谁  相似文献   

4.
文艺编辑对读者工作的基本原则概括起来说只有两句话:一日适应,二日提高。所谓适应,就是要把自身一切工作都建立在满足读者阅读需要这一基本点上,把读者奉为“上帝”。从表面看来,在整个艺术生产系统中,读者似乎受作家与编者的双重控制,只有作家写出来,编辑编出来,读者才能阅读。因而,过去长期以来,在左的路线影响下,把艺术生产单纯地看成一种宣传任务,在艺术消费上,则表现为“供应文艺”政策,似乎是我写什么,编什么,你就得看什么,我怎样写你就怎样看,文艺作品的效果是一厢情愿式地“我打你动”。这些系统观念是反科学的,就在这种政  相似文献   

5.
据笔者观察,一些机关报目前在新闻宣传中,存在着三种病态。一、不求真实一次,笔者到某县采访,请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同志谈谈情况,提供些新闻线索,一位同志说:“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好了,工作性报道上的那些事,你有我有他也有,咱这里没有的,你把外地的嫁接过来就是咱的。”在另一个县,有位通讯员写了一篇稿子叫我看,我看后说,你稿子中有个情节是编造的,不符合常理和事实。他听了有些发急地说:“你这么认真怎么写稿,你若按真事一五一十地写,报纸准不采用。”某市有位通讯员给笔者打电话说,他写了篇现场新闻,想明天电传给我看看。我问事情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他说前天。我说前天发生的事情,你明天传给我看,然后再发往报社,如果内  相似文献   

6.
无论某些“笔杆子”怎样凝视大腕们一掷千金,如何青睐歌手们张嘴万银,或者搜挖明星们婚变隐私,甚至聚焦他们养狗蓄猫等奇癖怪瘾,南通市的工会工作者兼《工人日报》驻地记者陆嘉玉同志却从不为之所动。他外不慕纷华,内不忘使  相似文献   

7.
谁来看书     
那天碰到一位大学同学,寒暄中,他问我最近忙些什么,我说正在构思写一篇书评。他听了后显得相当吃惊:“这年头书都没人看了,谁还看你的什么书评?”这话有点刺耳却也够得上精辟,它搅醒了我们沉湎其中的一  相似文献   

8.
提起"锋芝婚变",很多人都不陌生,说不定还有人会因为短时间内"吃"进两位明星的新闻太多而消化不良。"锋芝婚变"的新闻就像近期热播的一出"新闻肥皂剧",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消息出现:2011年5月30日,有人爆料说女方想"榨干丈夫身家",成为当事双方感情出现问题的起因;第二天就有消息说双方已经分居,但男方否认;6月2日,又传女方发短信要求离婚,男方被激怒……像这样有关婚变的消息直到6月27日仍未结束,男方公开回应说仍爱女方但不知如何继  相似文献   

9.
十多年前,我自己写不来小说时,也常常找一些发表过作品的人请教。出了名气的并不太拿小人物当回事;偶而有热心人,就告诉我:“你呀,先学着编个故事,如果能编圆了,再把它通顺的写下来,这之后写多了,自然也就是小说”。我尝试着编过故事,因小时候听说书,听得多,听得入迷,一些今古传奇(?)熟于心,因而编的故事也算引人入胜。然而,故事编了几年,小说却并未写成一篇。明眼内行一看,均曰:“雷同!”后来,渐渐觉着编故事的路走不通,但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浙江青年报》,很快就喜欢上其中的“女性、婚恋”和“文学、文史”栏目,看上面的文章把平常的日子和平凡的人都写得那么美好,忍不住手痒痒的也想写。待把稿子写好后,心里却打起退堂鼓来,想自己是个读理科的,如此专业不对口地写文章,能成功吗?会不会给人添乱,遭人笑话?会不会压根就无人理睬,看也没人看?心里七上八下的,犹犹豫豫地过了好几天,才闭着眼睛把稿子和信塞入信箱。一  相似文献   

11.
白雪 《大观周刊》2012,(34):61-61
邻居 很多人听到我们的邻居——韩国,就会很义愤填膺,不过很多人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韩国娱乐明星如此风靡,他们的脸几乎被大多数亚洲年轻人所认同,说他们漂亮帅气想必没人会反对,也许很多人说那都是整出来的,但即便真的是整出来的你还是不得不说那张脸本身是漂亮的,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又也许你出于民族感情的说那都是千篇一律,都长得一个样。  相似文献   

12.
李师师作传     
石平 《传媒》2000,(3):41-42
话说大宋徽宗皇帝驾崩之后,那徽宗的情人——东京名妓李师师渐渐地“门前冷落车马稀”,家道中落下来。 一日,师师兀自在家中闷坐,只见李妈妈手中拿了一张小报,乐颠颠地进来道:“我的儿,咱们挣钱的机遇来了。你瞧这报上说的!”师师接过报纸一看,但见上面大书一则蒙仁书馆的广告:“明星作传,风行文坛。标新立异,出版优先。机不可失,包赚大钱!”师师看罢,苦笑道:“孩儿的本事,妈妈你还不知晓?也不过会  相似文献   

13.
撒点小谎     
吴淡如 《新闻世界》2007,(10):28-28
这些谎言都可能在我们生活周遭惯常发生,几乎已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标准答案"。地摊老板说:这是最后一件,算你便宜!明星说:我们只是朋友。  相似文献   

14.
粱斌谈写作     
他说:“写东西,非有生活不行。你们要经常回老家住些日子.可别断了这根线儿,这是一辈子的生活基地。本村的人和事,一阍眼,就想象得出来。这段生活最重要了。光凭后来下下乡,体验一下就写,那还行吗?” 他接着又说:“古来的大作家,做状元的很少。因为一享受荣华富贵,脱离了人民生活,就写不好了。” 梁斌说:“要真正抓住生活写。你写你的;我写我的,不会形成一般化。写个人的感受,作品就有特  相似文献   

15.
有感于用典     
因工作上的方便,每天可看到十几家报纸,又喜欢看杂谈随笔之类的文章,对这类文章的用典就有了点感想。我认为,这类文章的用典,弊病颇多。这里不妨列举如下: 一曰:众篇一典。看一个时期数家的报纸,你就会发现:一些同类主题的文章,往往用的典也相同。强调发扬民主,“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成了“热门”典,你引我也引;强调法治,“曹操割发权代首”又交了时运,你用我也用;强调选拔人才,“祁黄羊举贤不避仇”就时髦起来,甲文谈到了,乙文又照谈不误……。  相似文献   

16.
时评的写法     
杨军 《新闻记者》2003,(5):42-42
因为爱写时评,就与编辑有了些联系。有的稿子没改,发了;有的稿子遵照编辑的意见改了改,也发了;还有的稿子没改也没发;更有的稿子遵照编辑的意见改了又改,还是没发出来。时间久了,与编辑交流多了,渐渐就摸索出了写时评的“经验”。现不揣冒昧,总结如下,请教于方家。经验一:写时评要看地域。时评大抵是抨击时弊、激浊扬清的,所以写时就要选准地点、看准方向。如在本地的媒体上只能抨击外地的时弊,实在忍不住要抨击本地的时弊,一定要投给外地的媒体。如果不留神投给了本地的媒体,而那编辑又与你关系“铁”得不一般,乍着胆子给你发了出来。你想…  相似文献   

17.
每每通讯员谈及采写稿件之甘苦,就忍不住苦涩地一笑,说:“到有些厂去采访,去了几次还没人接待,问急了,就回你道:‘你又不是市长,逼我们那么紧干啥?’”闻此,心中颇多感慨。  相似文献   

18.
作为政法记者,和犯人打交道多,写坏人写顺手了,写好人总觉得别扭,可偏偏遇上写你老业,叫我如何下笔?说实在的,我真怕把你写“歪”了,描画成一个‘请面烧牙”的坏人形象,好在武警部队的官兵和广大读者熟悉你业春剑,写“歪”了也不必担心,读者会给你一个公允的评价,你说是吗?我认识你是从你写的那篇稿子《铁血廖战十年间》开始的,那犀利的笔触,磅礴的气势,一下子把我“震”了,你的名字也就从那时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以后编你的稿子多了,我们渐渐地成了不见面的朋友。记得第一次你来京会稿,我到你的住所拜访,“请问,…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19日一期《文汇读书周报》以《中国明星大流失》为题,摘刊了钟祖基的著作《中国文化大峡谷》中的部分内容,描述了近十年优秀的艺术尖子流出国外的情景,那统计数字令人读了怵目惊心,这且不表。其中有一段是牵涉到报刊等传播工具的,很值得注意和深思: 随便翻翻,这类报刊几乎全都在影星歌星的隐私上大作文章,竞争的就是看对他们的婚变、同居、三角或多角恋爱的渲染程度,这些文字大多是不负责任又格调庸俗的……所指的“这类报刊”,当然是指  相似文献   

20.
××:来信谈到搞业余通讯接触面窄,没有什么素材可写,我不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知道,你的办公室里,就那么一份《人民日报》和一份省报,只看它们,你便会觉得身边的素材送《人民日报》不够,省报也不用这方面的内容。自己觉得好的,写起来又找不到投处,因而,写稿兴趣渐渐淡漠起来……其实,全国报刊种类很多,除各级党报的主要内容大致相近外,其余报刊,都有各自的用稿标准和特点。有的稿子,这里不用那里可用;在这种报刊是废品,在那种报刊可能是宝贝。所以,只要是真正的好人好事好新闻,是一定有报刊采用的。你可以到图书馆阅览室看看,全国有哪些报刊,它们主要刊登些什么内容。看报刊时,还要留心各种报刊的征订广告及其“稿约”,从中摘取用稿信息。还有一个办法是:找一份邮电局编的《报刊简明目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