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测定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需要测定的数据有四个:(1)钩码重G;(2)钩码上升的距离H;(3)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拉动绳子上升的距离S;(4)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其中钩码的重一般为已知,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定;钩码上升的距离和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上升的距离可以用刻度尺分别量出;而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接读出,但在实验时我们必须注意,只能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匀速上升过程中的示数,而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绳子使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时的示数来替代,这是为什么呢?所谓滑轮组的…  相似文献   

2.
在测定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需要测定的数据有四个:(1)钩码重G;(2)钩码上升的距离H;(3)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拉动绳子上升的距离S;(4)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其中钩码的重一般为已知,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定;钩码上升的距离和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上升的距离可以用刻度尺分别量出;而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接读出,但在实验时我们必须注意,只能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匀速上升过程中的示数,而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绳子使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时的示数来替代,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一、实验目的1、学习安装滑轮组; 2、学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学习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二、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汁、滑轮组2个、铁架台、长约2m的细绳;三、实验步骤略四、注意事项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测量应在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提出问题:滑轮组绳子的绕法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影响吗?设计实验:改变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测出在不同绕法的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滑轮、长约2米的细绳.实验步骤:(1)照图甲那样,把滑轮组安装好,记下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2)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填入记录表格.(3)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填入表中.(4)照图乙那样安装滑轮组,并保持钩码重G及钩码提升高度h不变,重做上面的实验.得出结论:(1)动滑轮上的绳子…  相似文献   

5.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在中考试题中,通常结合长度测量、物体运动、功和功率、简单机械以及重力浮力组成力学综合题,常以如下几种考查方式出现:一、实验步骤和表格设计例1下面是"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一些实验步骤:A.算出每次的有用功W_(有用)、总功W_总、机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B.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换用不同的钩码,重复实验两次,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相似文献   

6.
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会变化的 例1一同学在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时,用图2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两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4N;接着又用同样规格的滑轮,组装了一个由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也匀速提起两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与第一次实验提升的高度相同,弹簧测计的示数比第一次小.  相似文献   

7.
学生 :为什么要使钩码匀速上升 ?老师 :因为当钩码匀速上升时 ,钩码受到向上的拉力才等于其重力 ,有用功才等于钩码的重力G与上升高度h的乘积 ,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等于作用在滑轮组绳子末端的拉力F ,总功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上升距离S的乘积。若钩码上升的速度增大 ,算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第一册P171页<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课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实验册里是这样叙述的:①按照图14-10安装好滑轮组,记下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②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第一册P171页《实验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在课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实验册里是这样叙述的 :①按照图 14 10安装好滑轮组 ,记下钩码和弹簧秤的位置 ;②匀速拉动弹簧秤 ,使钩码G升高 ,从弹簧秤读出拉力F的值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h和弹簧秤移动的距离S。图 1  由《功的原理》知道 ,若钩码和动滑轮由n段绳子吊着 ,测量结果应该是S =nh。但在实验中 ,学生稍不注意经常会出现S >nh的现象 ,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老师稍不注意 ,就会旋转一边 ,忽略而过。  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若在未拉动细绳前 …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97页,安排了定量测量定滑轮不省力的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笔者认为此实验有原理上的错误。1定滑轮实验的研究a.实验器材:200g钩码1个,量程2.5N、自重0.4N的弹簧测力计A,量程为5N、自重0.65N的圆筒测力计B,滑轮。b.实验:按甲图测得G钩=1.95N,按乙图用A测力计测量,静止时,测力计读数在1.35~1.65N之间;用B测力计测量,测力计读数在1.2~1.5N之间。c.实验分析及结论:①扣除绳与滑轮的磨擦对实验的影响,甲图测力计准确的读数为1.5N,乙图测力计的准确读数为1.35N。②测力计读数F,G钩,G称有:F+G称=G钩。③乙图中测…  相似文献   

11.
题目(取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补充习题第21页第13题):如图1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应使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做——运动,小刚同学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 ,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图 1率是一个学生实验 .该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四个 :1弹簧称的拉力 F,2钩码重 G,3钩码上升高度 h,4绳头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s,根据这些测量数据 ,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 1 0 0 %= GhFs× 1 0 0  相似文献   

13.
问题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使用定滑轮能否省力,发现:称2个钧码重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0N,而用定滑轮拉2个钩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75N,小于2.0N.难道使用定滑轮能省力?  相似文献   

14.
王雅炯 《物理教师》2002,23(5):36-36,38
【实验准备】(1 )制作一个带有支座的安装板 ,在安装板上固定两个挂轴 ,如图 1所示 .(2 )准备两个 1 0 0g钩码 (1 0 0g钩码可用 2个 5 0g钩码粘接起来 ) ,并用绿色胶条包裹外表面 ,再准备一个 2 0 0g的钩码 ,并用红色胶条包裹外表面 .(在实验演示前 ,可用圆管测力计对钩码进行测量 ,向学生们进行直观交待 .)(3 )准备 2个小滑轮、1根丝线和 2条彩色胶条 .【实验一】如图 2 (a)所示 ,使上端固定的弹簧S的下端同时钩挂两个绿色钩码 ,即F1=1N ,F2 =1N(将钩码质量图 2换算成重力 ,以后也是如此 ) ,弹簧伸长 .用彩色胶条在弹簧S下端指…  相似文献   

15.
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网络教学公开课中,某物理教师利用共享资源将事先编制好的电脑课件用大型电脑投影仪投影在银幕上,包括实验目的的表述、实验仪器的图示,接着是实验步骤:该教师先用鼠标点住刻度尺移动并靠在铁架台上,刻度尺马上就被竖直地固定在铁架台上,教师再一一将定滑轮与动滑轮移到铁架台横杆下的相应位置,定滑轮和动滑轮也马上被固定下来,而且还被绕上了细绳,往后是钩码、测力计一一都被教师挂在了相应的位置上,教师用鼠标点住测力计往上移动,银幕上就出现了测力计拉着绳子使滑轮组转动并提升重物的动画场面。在重物的提升过程中,教师利用动画画面将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如何测量和计算交待得清清楚楚,而且教师还将动画中设计的测力计斜向拉动纠正为竖直向上拉动,最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相似文献   

16.
孙吉凤 《中学科技》2023,(12):32-33
<正>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使用杠杆、滑轮的理论依据。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是中考物理实验操作考之一。学生活动卡实验名称: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钩码、弹簧夹实验步骤:1.将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调零。  相似文献   

17.
王息英 《物理教师》2007,28(12):30-31
1问题的提出先看一个实例(2006年常州市物理中考题第25题):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图1(2)如图1所示,用细尼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  相似文献   

18.
实验问答     
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常有一些疑问,现解答如下: 1.为什么要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上升?(图1、图2) 答:如果不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上升,将会出现两种可能的情况:①拉动弹簧秤的速度逐渐增大,会使钩码上升的速度也随之逐渐增大,其结  相似文献   

19.
实验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GF·n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桥当学校(431911)陈明发实验的目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的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两种绕法不同的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步骤:1照图甲、乙那样把滑...  相似文献   

20.
小实验目的:动滑轮总能省一半力吗?器材:动滑轮一个,细线一段,弹簧测力计一个,重物一个.做法一:1.将滑轮装成如图1所示的动滑轮装置.2.读出弹簧测力计将细线竖直向上拉时的读数F1,然后使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外侧倾斜,看弹簧测力计读数F2、F3是否变化,从而判断动滑轮是否总省一半力.做法二:1.将滑轮装成如图2-A所示的动滑轮装置.2.读出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的读数F1,然后分别使弹簧测力计沿F2、F3方向匀速拉动物体,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是否变化,从而判断动滑轮是否总省一半力.结论:动滑轮不是总能省一半力的.解释提示:如图2-B.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