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花桩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拳种之一,有它独特的养生功法和技击技法。在梅花桩流传较广泛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多把梅花桩称之为梅花拳或梅拳,又称“义和拳”。 清末,山东威县城东三十里沙柳寨村,有一个叫赵三多的,又名赵老珠或赵洛珠。他自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2006,(12):24-24
首届全国梅花桩拳研讨会于2006年11月7日至9日在北京市怀柔区召开。为期j二天。这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梅花桩拳法研究会主持召开,得到全国各地梅花桩拳法研究会群众组织和个人的响直与支持。参加研讨会的各地代表有:北京市梅花桩拳法研究会、广东省梅花桩拳法研究会、河北省六个市县地区的梅花桩拳法研究会、河南省三个市县地区的梅花桩拳法研究会、山东省四个市县地区梅花桩拳法研究会、安徽省梅花桩拳研究会、辽宁省营口市梅花桩拳代表、江苏省梅花桩拳代表等共计四十余人。中央电视台影视记者和领导,《中华武术》杂志主编均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央视《武林大会》开播之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全亮 《武当》2007,(9):4-5
作为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传统武术擂台赛的专家评委,我先后参与了“五祖拳”、“梅花桩”、“八极拳”“形意拳”“武当太乙五行拳”等几个拳种的擂台评判工作,通过执裁《武林大会》,有这么两点想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武当》2007,(6):2-2
1941年生于北京,系北京梅花桩拳传人。韩建中自幼随其父韩其昌先生习武,深得梅花桩拳真传,还对形意拳、戳脚拳、气功等颇有造诣。现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高级教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武术梅花桩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综述,发现至今关于武术梅花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梅花桩拳名由来、技法特点、组织特色、拳理功法及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等五个方面,并在对这些研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武术梅花桩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对武术梅花桩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梅花拳的历史渊源及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广超 《精武》2008,(6):52-53
梅花拳名梅花拳,古称梅花桩,亦称花拳、梅拳、父子拳等,现统称梅花拳。  相似文献   

7.
梅花桩大约起源于明代,早先时按拳路在拳场上每步一桩,约栽百根桩子,在桩上练功。拳按天干地支分作五式宛如梅花开放,行步三法又宛如梅花枝干,所以全名又叫做干枝五式梅花桩。后来因栽桩花费太大,练功时便不再栽桩,故又称为落地五式梅花桩,但仍保持它  相似文献   

8.
梅花桩是干支五势梅花桩的简称,也叫梅花拳,相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出自僧门道派。属于昆仑派,系内家拳一类。 梅花桩在先前不论是练功,还是技击,都在桩上进行。在长方形的拳场上,按照套路,每一步一桩,约栽桩百根,最低桩为三尺三寸,随着习武人功夫的不断增长,桩子也慢慢加高。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8,(3):26-27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这是人们对梅花的称赞。在众多的武术流派中,有一著名的拳种是以美丽的梅花命名的,它就是梅花桩拳。  相似文献   

10.
梅花拳     
梅花桩拳是干枝五势梅花桩的简称,也叫梅花拳,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拳种之一。梅花拳老师讲:梅花拳创拳于西域昆仑山,系昆仑山派拳系中的代表拳种,留有百字圣语为传代之陛。梅花拳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击手法。过去,梅花桩是以家传方法在民间沿袭。到了明、清时代才在我国冀、鲁、豫一带逐渐广泛流传开来。由于它有丰富多彩的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并且步法奇巧、瞬息万变,同时以技击为主,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11.
4月10日,央视"武林大会"播出梅花桩拳派擂台赛梅花桩是干枝五势梅花桩的简称,也叫梅花拳,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拳种之一,传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出自僧门道派,属于昆仑派,系内家拳一类。它的练功讲究内外结合,形神合一,形气合一。它的动作舒展大方,刚柔相济,动静有致,徐疾中节,无论形神皆有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2.
“咦,是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法师来了!”1998年3月17日傍晚,北京北郊东小口乡梅花桩拳培训基地的孩子们惰不自禁地站成队列,欢迎这位来自河南嵩山的武林高手,九届全国人大宗教界代表。陪同释永信大师走进基地的是北京市梅花桩研究会会长中外驰名的武术家韩建中先生及昌平东小口乡梅花枝训练基地的馆长陈德逊。释永信方丈对梅花极拳派有着特殊的感惰。一是韩建中先生与释永信大师有着近二十年切磋交流武功的交惰;一是因为释永信比较看中梅花拳技击中的“拳打眨眼之功,胜败哼哈之间”的猛勇疾快、势不可遏的惊人威力;此外地更看中的是…  相似文献   

13.
万胜拳简介     
陈智生 《武当》2009,(1):10-11
一、源流 万胜拳是一个古老的拳种,由明末清初全真道长艾莲池和弟子胜英在万松山西霞观创编。胜英当时是南北十三省镖局总镖头,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三侠剑》就是根据胜英保镖故事改编而成。万胜拳是师徒二人根据多年实战经验创编而成。后取万松山的“万”字和胜英的“胜”字取名为“万胜拳”。  相似文献   

14.
一、梅花桩简介。梅花桩是中华武术古老的优秀拳种,也叫梅花拳,属昆仑派。传说,从它产生至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最初以家传方式在民间沿袭,故又有父子拳之称。直到明末清初,才在山东、河北、河南一带流传开来,成为我国北方的一大拳派。广东佛山的梅花桩拳法,是李铭清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从北京带返佛山,才在佛山开花结果的,至今已是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了。  相似文献   

15.
刘彦骅 《武当》2010,(11):53-53
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大江南北以拳剑武功闻名者有八人,时称“江南八侠”,甘凤池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柯超  范学锋 《武当》2007,(6):4-5
2007年4月19日,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武当太乙五行拳海选擂台赛在武当山开擂,为保证选拔赛质量,《武林大会》顾问兼总裁判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梅花桩拳名师  相似文献   

17.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3,(5):58-59
本期出场名家:武式太极拳名家乔松茂、意拳名家姚承荣、梅花桩名家韩建中 湖北武汉朱志鹏问: “名家信箱”栏目中,韩建中老师回答了我的问题,使我对轻功、气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非常感谢。我还想进一步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梅花桩名家韩建中、太极拳名家孙永田 北京朝阳区读者刘建军问: 看了韩建中老师的回答,使我对中国武术中的擒拿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还想问以下几个问题。 1.武术中有一个谚语,叫做“巧拿不如拙打”。这是否说明擒拿技术不实用?不如拳打脚踢快捷方便? 2.梅花桩拳的擒拿技术有哪些?是否有专门的对练套路练习擒拿术? 韩建中答 武术的搏击,包括踢、打、摔、拿四项技术。这四项技术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是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单独拿出某一种技术,都是  相似文献   

19.
名家信箱     
本期出场名家: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公安大学教授、梅花桩拳名家韩建中  相似文献   

20.
张长桢(1862—1945),北京人氏。近代技击大家。绰号“醉鬼张三”,盖因张于兄弟四人中排行老三,且终日嗜酒,常佯扮醉状故得此号。然张氏从未真醉,不过借此隐其真技而已。又因其常在暗中行侠,被誉为“隐侠”。 张幼从师李氏者,习“三皇内功”又称“内八卦”,为武林中罕见之技,世人知者甚少。后又曾受一隐迹和尚指点,习连环肘技。再后又得一老尼指教,习连环旋转八方肘。中年时又得一云游至京的西藏喇嘛授以一百单八式罗汉拳法图谱。此罗汉拳与世行罗汉拳大相径庭,该拳练就能易筋缩骨,变化奇特,杀力骇异,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