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背越式跳高起跳腿落地缓冲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的特点,阐述了起跳腿落地缓冲技术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落地缓冲动作的技术,提出在跳高的教学与训练中,不仅要重视起跳腿的蹬伸效果,而且不可忽视起跳腿落地缓冲的技术。这些对于人们加深对起跳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主要由起跳腿的蹬伸技术与摆动腿的摆动技术所组成。目前,大多数人们集中于跳高起跳的"蹬伸"技术研究,对起跳阶段的"摆动"技术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现场技术录像和运动图像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起跳阶段摆动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最大缓冲幅度比较大;在起跳阶段摆动腿蹬离瞬间,摆动腿膝关节角度变化较小。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的摆动腿缓冲阶段,身体重心的高度、摆动腿膝角的变化情况与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有显著性相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伸膝角度、伸膝速度与起跳腿着地时摆动腿的摆动速度、摆动腿离地后的最大摆动速度都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专家访谈法、三维高速摄像法、录像解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4 名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现代高水平 背越式男子跳高运动员越来越重视起跳的速度,重心在起跳阶段缓冲不明显,腾起角度有减小的趋势;在起跳阶段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腿 的缓冲幅度大于国外优秀运动员,髋、膝、踝3 个关节的缓冲技术同起跳质量和运动员的伤病有很大联系;上下肢摆动的协调配合可以帮助运动 员获得良好的起跳效果,建议教练员重视上下肢摆动比例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速摄像机、三维测力台及遥测肌电仪三机同步测试的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进行研究,从运动学、遥测肌电以及动力学方面,寻找跳远起跳技术中着地阶段、缓冲阶段和蹬伸阶段三个环节的协调联系及运行规律和不同级别运动员起跳技术各环节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关节速度及角度的不同,尤其是髋关节角度在缓冲阶段呈现先变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不同阶段不同肌肉群肌电积分值不同,呈现肌肉兴奋性不同;不同级别运动员同一阶段,测力台受力曲线不同且最大值、最小值也有差异等,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跳远起跳技术的训练及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数及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通过三维摄影,对我国部分男子跳高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起跳技术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前者在助跑与起跳衔接阶段的质心水平速度较低,倒1步身体内倾角度变化呈大—小趋势;在起跳阶段,起跳腿着地时的质心水平速度低,身体质心垂直加速距离较短以及起跳腿缓冲蹬伸时间比例不完全符合力学原理等。另外,我国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起跳腿蹬伸不充分以及摆动腿摆速和摆幅偏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8名优秀男子大学生跳远运动员最后2步助跑和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发现我国大学生运动员重心水平速度在助跑倒3步中就开始下降,最后2步中水平速度大幅度下降,不能保持已获得的水平速度进入起跳.起跳过程中最大缓冲膝角小,缓冲阶段相对较长,重心移动扇面角较大,起跳速度慢,通过起跳获得的重心垂直分速度较低和腾起角较小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跳远起跳阶段摆动腿摆动的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 JVC高速摄像系统对参加第 4届城市运动会 (1999,西安 )男子跳远比赛前 10名运动员起跳过程摆动腿动作运动学特征及对起跳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摆动腿摆动技术在跳远起跳过程中对增加身体重心垂直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摆动速度在蹬离地面至最大缓冲阶段角速度不断增加 ,蹬伸阶段角速度为零 ,其特征与运动生物力学有关原理相符 ;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相比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瞬间摆动腿摆动时机晚、速度慢、摆动幅度较小 ,从而影响了起跳效果 ,这是影响跳远成绩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鹏  王继艳 《精武》2012,(25):21-22
为研究影响挺身式跳远初学者起跳技术的原因,丰富跳远技术教学理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二维影像解析法对初学者的起跳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了初学者在起跳着地瞬间、缓冲阶段和蹬伸阶段的技术都存在很多技术缺陷,并有针对性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跳远起跳技术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王鹏 《中华武术》2006,(5):21-22
一、传统的跳动起跳技术理论传统跳远技术理论认为,起跳技术阶段是指起跳脚着地到离地的动作过程,即跳远起跳腿单腿支撑阶段。一般认为,人体产生腾起速度的动力是起跳腿单腿支撑阶段获得的,也就是说,跳远起跳的动力是在起跳腿单腿支撑阶段由起跳腿工作肌群完成退让与克制工作所获得的。这种把起跳腿单腿支撑阶段作为跳远唯一起跳动力的观点是片面的、不全面的。他既  相似文献   

10.
背越式跳高技术分为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技术都不复杂,并且该项技术是能够开发每位学生在纵向跳跃方面潜能的较好方法。学生在分解学习各阶段技术后,进行完整技术操作时,其练习高度的失误率居高不下。作者通过教学过程的跟踪,发现起跳距(起跳点与横杆投影点的垂直距离)偏小是整个技术动作失误的关键,所以说起跳距是背越式跳高的学习瓶颈。一、造成起跳前的准备动作不充分起跳距偏小是由于向杆的跑速过快,无法照顾起跳前的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信息技术、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远决赛前三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跳远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世锦赛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整体上已达到世界优秀水平,在起跳阶段蹬地角度、起跳扇面角度比较理想;在起跳中时间大体呈现T1> T2=T3 的特征,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运动员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蹬、摆"技术呈现出摆动腿摆动不积极、蹬伸质量不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运用测力鞋垫系统,对辽宁男排运动员扣球起跳技术进行了测试,探索排球扣球起跳技术的足底力学特征,为提高排球运动员扣球起跳高度和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右足的贡献大于左足.右腿有一个明显的支撑—缓冲—蹬伸的过程.右足各区域的着地时序是足后区—足中区—足前区,左足各区域几乎是同时着地.蹬伸阶段左、右足均有外翻现象.  相似文献   

13.
对沙滩、室内排球扣球起跳阶段时相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手段对沙滩、室内排球扣球起跳时相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沙滩排球上步扣球起跳阶段依据人体下肢肌肉工作形式以及重心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可划分为5个部分,即加速缓冲、减速缓冲、等长制动、加速蹬伸和减速蹬伸。其中沙滩排球加速缓冲与减速缓冲时间均过长,不利于缩短起跳时间,影响沙滩排球扣球的起跳效果。另外,沙滩排球扣球起跳的加速蹬伸时间占起跳时间的比重太小是影响在沙滩上起跳时间结构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起跳是由上板、缓冲和蹬三个部分组成。起跳效果多半取决于起跳腿开始着地的条件。运动员上板着地时,起跳腿积极前伸下压着地,有利于运动员送髋快速上板起跳,减少由于上板起跳所造成的速度下降,获得较大的冲击力值。运动员上板速度越大,所受到的冲击力越大,从而激发伸肌纤维群调动尽可能多的肌纤维参与收缩,以产生尽可能大的肌力来抵抗外来的冲击力值。这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支撑能力,运动员的支撑能力越好,越有利于获得较大的冲量值,还能缩短起跳腿着地阶段的时间,并更早开始和完成缓冲阶段,从而缩短整个支撑阶段的时间,加快起跳速度。  相似文献   

15.
男子排球上步扣球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起跳动作的运动特征及影响运动员起跳效果的相关因素,采用三维录像方法对男子排球运动员四号位上步扣球起跳技术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上步扣球起跳动作可分为缓冲、等长制动和蹬伸三个阶段,各阶段时间占总起跳时间的比重是影响扣球起跳效果的关键因素;缓冲阶段人体重心的水平速度损失,蹬伸阶段的垂直位移是影响重心腾起高度的重要因素;在蹬伸时表现出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髋、膝、踝三关节依次加速蹬伸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证明,跳远起跳过程中缓冲阶段拉动腿的摆动效果对上板速度、腾起初速度和跳远成绩有显著影响,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制动加速度与腾起初速度和跳远成绩有高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起跳技术也是衡量跳远技术的主要指标。研究从跳远的起跳技术特点出发,对第11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前8名运动员起跳阶段的时间参数、速度参数和角度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前国内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运动员起跳过程中,转化阶段变异性偏大,导致起跳阶段的动作稳定性较差;转化和蹬伸的时间过短,最终影响到起跳效果;腿部蹬伸能力与较快速的助跑速度不相匹配,出现了助跑速度快但无法腾起的现象,都反映腿部蹬伸力量欠缺。  相似文献   

18.
1.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结构 田径跳跃技术一般被划分为助跑、起跳、过杆(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阶段。起跳技术阶段是指人体由水平运动转变为向前上运动阶段,人体直线助跑起跳产生起跳腾起初速度的动力是在起跳腿单腿支撑阶段跳获得的,而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动力,不仅是在起跳腿单支撑阶段由起跳腿工作肌完成退让和克制工作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生物力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 (现世界纪录保持者科斯塔迪诺娃以及贝科娃 )起跳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 ,同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 ,中国运动员起跳时身体重心高度较低 ,差别非常显著 ;起跳重心腾起速度上没有显著差别 ,处同一水平。中国运动员表现出助跑 -起跳速度快 ,起跳时间短的特点。起跳过程中 ,膝、髋关节缓冲幅度较大 ,而踝关节缓冲幅度较小 ,起跳结束时起跳腿各环节的伸展不够充分。起跳时踝关节的蹬伸速度远远小于世界水平运动员 ,但膝、髋关节伸展速度较快。另外 ,中国运动员过竿技术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20.
完整的跳远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技术环节连续组合而成。其中助跑是跳远技术的基础,起跳是关键,跑跳结合是跳远技术的核心。在这四个环节中,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跳远起跳效果的发挥,对跳远成绩产生不利影响。1.助跑速度跳远的助跑不仅是为了获得理想的水平速度,而且还必须为踏跳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助跑与踏跳紧密结合,做到在起跳时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