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产业结构的劳动力模型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首先分析了我国三大产业间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劳动力模型,然后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未来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趋势进行预测,进而得出了在今后几年内我国仍将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流出,并针对这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江龙华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7(3):8-11
当今世界的一切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要想造就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大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以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以鼓励积极探索为途径,快速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技能,努力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教育队伍. 相似文献
3.
4.
论马克思的劳动力产权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力产权是产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分析以克思的劳动力产权理论包括四个方面:劳动力产权性质、劳动力产权形式与权能结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产权特点和社会主义社会动力产权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力量的推动下,国际学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表现出一些全球产业的重要特征:实行全球一致的质量与产品标准;形成全球公司;拓展全球市场;通过认证形成全球合作的产业链。国际学校的发展与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国际学校针对全球流动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在全球招聘教师与管理人员,触及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问题。国际... 相似文献
6.
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基本特征就是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实行囊括一切的计划经济,排斥任何形式的商品和货币关系。随着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实践,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讨论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形成不同的理解。社会主义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但它并不改变劳动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否定按劳分配制度,更不会把社会主义引向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7.
李广斌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5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及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青海省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比较劳动生产率偏低,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较大。要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有赖于符合省情的进一步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9.
蔺俊萍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4):35-3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1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iagnose the misconceptions held by pre-service physics teachers about force and motion.
The secondary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ct whether misconceptions vary according to gender, educational level, and culture.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79 student-teachers attending to one of the largest faculties of education in Turkey. Force Concept
Inventory (FCI) was used to diagnose student-teachers’ misconceptions. FCI is a conceptual test consisting of 29 multiple
choice items. Each wrong choice for each question reflects a specific misconception about the force and motion concepts. Data
from the study was analyzed by using frequencies, t-test, and ANOVA for making comparisons according to gender and years of education.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student-teachers
of physics hold very strong misconceptions about impetus and active forc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scores on the concept test.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misconceptions about force and motion decreased
through the years of education. However, they did not disappear completely.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very similar to the
other research findings conducted on the subject in other countries. Student-teachers’ conceptions about Newton’s Third Law,
on the other hand,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bserved in other research done in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the US
and Finland. 相似文献
12.
冷小杰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21(2)
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滞后,是制约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也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文章探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而通过对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吴金花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3):21-23,27
劳务输出,是欠发达地区的一项有利增加农民收入、转变农民观念的富民举措,也是加快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和农村奔小康步伐,实现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衢州市的情况为例,就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杨蔚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8(1):16-20
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要求劳动力的供求双方都有自主的权利,贵州省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难点与本质是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非均衡问题,使得主体之间相互选择不充分。今后劳动力市场建设应该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延长劳动者受教育时间,推迟青少年人口的劳动参与;提高劳动力的社会保险能力,建立用人单位内部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市场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系统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民心工程,重点是培训,障,三者有机联系,良性互动.本文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六大特征,提出应着力构建农村劳动力供求资源、技能培训、输出服务三大系统,健全经费保障、制度供给两大机制,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无序向有序、由体力向技能、由兼业向专业、由流动向稳定的合理转型. 相似文献
16.
朱玉清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49-50
由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受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大,因而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重视人力资源投资风险的分析,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创新型教师是符合创新教育的需要、整体素质更高的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高校年轻班主任群体在工作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和原因进行剖析,简要提出解决办法,进而指导和提高高校年轻班主任的自身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如果现行法律政策没有重大调整,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民工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劳动力质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4):37-40
人力资本投入变量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而我国东西部长期以来对人力资本投入的不同导致的劳动力质量差异则是产生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力资本投入包括数量投入与质量投入,导致东西部劳动力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投入不足。增加对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创新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机制,是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农村人力资本质量投入包括对存量劳动力与增量劳动力的质量投入,增量劳动力的质量投入表现为对教育的投入,而对存量劳动力的质量投入则是对其进行综合素质培训与专业技能培训的投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