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西方"学生权力"历经了"主导""被动赋权"和"行动争取"的阶段性变化,表现出"从彰显走向隐匿再走向复兴"和"从激进对抗走向理性参与"的特征。从自发的群体利益保障措施升华为制度文化自觉,使其在西方大学制度体系中获得合法性,能够合理、有效地参与大学治理。借鉴西方大学的经验,应以"学生权力"为逻辑起点,从抽象规范和具体操作两个层面来完善我国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裴霁霞 《考试周刊》2013,(45):177-177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看到的、听过的、参与的、感受过的有关"美"的素材,通过"发现美""表达美—口头表达、文字再现"等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掌握抒情文字的特点及写作方法,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让学生从内到外"美"起来。  相似文献   

3.
倡导体验式写作教学,让学生回归到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实现学生的心灵的碰撞,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确定主题""交流体验""评价体验"三个方面谈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模式;再从"创设体验情境""主动参与生活""在经典阅读中诱发体验"三个方面探讨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写作实施策略,揭示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改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角度诠释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与方案。因此,我们要坚持"健康第一""阳光体育"的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生  相似文献   

5.
教学如同传球一样,教师面对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迷路""短路""意外""错误"等,要以"转"接、"慢"接、"妙"接、"迎"接等花样传球来回应他们,这样才能从权威走向平等,从灌输走向开放,从控制走向自主,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44):50-53
常看到现行不少的语文课堂,从揭题导入、过程学习到回顾小结,环环相扣,套路满满。"教师精心雕琢问题,学生依循琢磨回答",这已成为一种压制学生自由探究、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今的课堂更要求从"问导"走向"导问",教师应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教师可从"导预习""导质疑""导拓展"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借助"预学单""共学单""延学单"来进行阐述"导问"策略,引导学生在"疑而问、探再问、练后问"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7.
詹发云 《教学月刊》2022,(Z1):101-104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要求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师生应自觉主动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使之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或者学习资源,然后在动态的师生互动中将之灵动赋值或智慧转换,进而不断地演绎出新的生长点。教师应明确"教什么"比"怎么教""、如何学"比"如何教"更重要,从学生立场走向学生在场,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和一致的教学内容。在此前提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五步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备课基础上,按"讲""说""辩""评""考"五个步骤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五步教学法"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三个"转变和创新",即"一言堂"向"多言堂"的转变和创新,学生"间歇参与"向"全程参与"的转变和创新,教师主体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转变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生命成长的阶梯。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的阅读走向高品质,让学生通过阅读认知世界、丰富经验、提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思想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笔者结合《沙家浜小英雄》,围绕"融知""融境""融情""融魂"这四个"共融"策略,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品,去感受、品味和领悟,最终从浅阅读走向高品质,从文本走向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211""985"工程建设高校在获得国家科研经费拨款、学生就业方面的"含金量"越来越大,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未来走向值得关注。已经走过了近20年历史的"211""985"工程,虽然在促进中国高校水平、能力提升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211""985"在获得国家科研经费拨款、学生就业方面的"含金量"越来越大,出现的一些问题和未来走向值得关注。两个工程不仅给高校划出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科知识纷繁复杂,历史课堂必须讲究教法和学法。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课教学中,笔者围绕"长征"这一主题,抓住长征的主角——红军,以"兵出瑞金——从失败走进征途""遵义定舵——从幼稚走向成熟""四渡赤水——从被动走向主动""会师会宁——从胜利走向辉煌"四个板块整合教学内容,有序地推动了课堂教学。这样,红军的形象就跃然纸上,"长征精神"水到渠成。这样设计既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又使"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2.
疫情之下,有关"云课堂"的诸多尝试正在改变当下的教育生态与"云"有关的热词最近在教育界走红,从"云课堂""云备考"到"云面试""云答辩""云就业",疫情之下,当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走向"云端",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云教育"发展的无限想象。无论对于教师、学生还是教育管理者,有关"云课堂"的诸多尝试都是一次次"破冰"之旅,正在改变当下的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作业是教学过程重要环节之一,但作业设计却存在忽视行动知识巩固和学生个性特点等问题,学生"畏惧"作业现象普遍存在。助学功能作业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协助""自(互)助"和"辅助",并在作业布局、作业问题呈现、作业组织等方面从"练习设计"走向"学习设计",从"课后设计"走向"全程设计",从"单元设计"走向"整体设计",从"平面设计"走向"立体设计",从"个人设计"走向"群体设计"。  相似文献   

14.
河北辛集方言中的"哩"用法非常复杂,承担了诸多语法功能,与普通话的"呢""的""地""得""了""在""到"等词有对应关系。从事物的发展以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哩"和普通话的"了1"都可以同时表示进行态与完成态,进行态是由无数个小的完成态累积而成的。  相似文献   

15.
很多老师反映学生笔下的人物看着十分相似,眼睛总是"炯炯有神""亮亮的",鼻子总是"直直的""挺挺的"。从学生作文中,我们看到的人物总是一个模样。为了让学生的作文从"一模一样"走向"有模有样",我在习作训练的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一、给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孩子的思维是灵动的、活跃的,一个开放、广阔的主题,能触发孩子无穷无尽的想象和联想,他们动起笔来就会觉得有事可写、有话要写。孩子的思维也是容易被束缚的,一个封闭、狭窄的主题,会让孩子绞尽脑汁、搜肠刮肚还难以下笔。我们在进行有特定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健身课程作为一门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本学科的固有特点,其中"动"是最基本特征。身体素质只有通过体育运动的"动"才能从量变到质变,增强体质。所以,体育运动通过"动"而达到健身目标。本文从营造"动""思"相随的教学环境,还学生一份自主;立足"动""创"结合的教学活动,使课堂充满情趣和活力;抓住"疑""思"连动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好"承前""研中""启后",使学生能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联接、转换、同化、顺应,学会从一个知识点类推到几个知识点,让知识串成线、连成面、结成体。注重关联学习,促进整体建构,让思维走向深入,让课堂走向深远,让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高等院校教学发展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读""视""听""辩""写""演"相结合的"六步"教学法是结合当下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而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它能够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中激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史红梅 《考试周刊》2014,(73):53-53
教师语言能做到"美""理""韵""趣",不但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还关系到对学生语言的塑造。教师语言的魅力,在于使学生享受到美带来的乐趣,能够对学生语言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活"主要体现在教学的形式"活",课堂内容的安排"活"。尽力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制作生字词卡片,动手制教具。教学相长,教与学密不可分。低年级课堂教学要打破传统模式,创新教法,符合现代儿童心理,训练过程要注意"准""改""练"。  相似文献   

20.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本文依托学校微信平台上的十个微课程,从"转变教育理念:从机械灌输走向实践体验""转变教育对象:从关注个别走向面向全体""转变教育角色:从教师权威走向能者为师""转变教育内容:从知识技能走向创新思维""转变教育方式:从专制管理走向民主参与""转变教育阵地:从单一课堂走向多元情境""转变教育策略:从经验传授走向研究发现"七个方面去思考、发现教师行为的变化,以求更好地提升教师课程的执行力。通过课程建设不断改进、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提高学习力、研究力、反思力,从而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加温暖的情感关怀,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