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明开 《中学文科》2009,(18):129-130
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学困生”也是全体学生中的一部分,在教育界,特别是初中阶段,一直为“学困生”的问题困扰着,从古至今,只要教育存在,就很难摆脱“学困生”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困生”的心理形成因素,又从四个方面论述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物理“学困生”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在明确学习方法教育与意义的基础上,探究了物理“学困生”学法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发生了改变。要改革高职教育,推动高职教育与时代发展的完美接轨。在政府大力推进科技发展以及创新性建设的背景下,"协同育人"的理念孕育而生,成为高职教育转变的主导价值理念。文章从分析"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概念出发,指出"协同育人"价值理念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实际运用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实现高职教育改革在理论建设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差生"有着多种认识和界定。"后进生""学困生"和"差生"在内涵上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在学校里有着种种不公平的遭遇,教育者要尽量避免使用这种标签化的称谓。我们应该撇开对"如何称呼有差距的学生更合理"的考虑,转而在教育实践领域促进教育行为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罗方才 《辅导员》2009,(10):56-5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迫切需要从教育的根本问题上,对教育理念进行整合,向开发学生潜能、塑造健全人格这一方向聚焦。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旨在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为每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关心和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有利于提高实效,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探索科学的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平等、互信、互动、互助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设一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积极建构"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一般被理解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一般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算和逻辑运算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他们学业成绩低下,学业失败,暂时不能达到学业标准。  相似文献   

8.
贾晓燕 《中国教师》2011,(16):67-68
<正>相对而言,一些在学习上有待加强、在思想上需要教导的学生,可以称为"学困生"。如何帮助、教育和转化这些"学困生",是我们每位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所面临的课题。一、统一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全体学生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情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一种现象。我们要认真研究其发展规律,采用科学方法,因材施教,尽量消灭或减少其数量,把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认真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范秀娟 《早期教育》2001,(23):32-33
又到了玩沙时间,中班的一群孩子跳着蹦着来到了沙池旁。周老师轻轻的一声“孩子们,今天你想怎么玩”,就像热油里撒进了一把盐似的炸开了锅,有的说挖洞、有的说堆沙堡、有的说玩拣石子……周老师不慌不忙地说:“你们的本领都这么大。我们来一场比赛怎么样?”“好!”孩子们欢呼着噼哩啪啦地使劲拍起小手。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作为现代教育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问题。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目的和共同愿望。因此,研究他们形成的原因,心里特征及其教育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一作为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面向每个学生的思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两极分化”尤为严重,因此有效地控制“两极分化”一直为广大教师所关注。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有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的知识基础及不同的学习态度、个性特点,要转化他们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不放弃,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效,感化是关键,转化是目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机智是通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认知事物的敏感性以及对学生的主动关心来实现的。一方面,教育机智激活教育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感知学生的需求.开发他们的各种潜力;另一方面,教育机智要求教育防止可能…现的一成不变的判断、成见和不当归因等倾向。这就意味着.只有当教育以一种关心和  相似文献   

15.
刘祥福 《湖南教育》2002,(13):20-20
最近,我对本校1535名初中学生中的259位“学困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学习动机不明的有47人;学习无兴趣的有84人;与教师无感情的有38人;作风懒散,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有20人;其他的有12人。分别占全校被调查人数的18.1%、32%、15%、8%和4.6%。由此可见,目前初中学校的绝大部分“学困生”,不是智力型“学困生”,而是非智力型“学困生”。因此,发展非智力因素已成为帮助学生脱困的紧迫任务,更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讲究批评和表扬的艺术,维系学生的平衡心态。苏霍姆林…  相似文献   

16.
"学困生"的转化是复杂和困难的,要有耐心去引导。"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对他们的转化就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作为老师,只要充满爱心与热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定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在高中生物一线教学中,通过对"学困生"的分析,进一步探究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并结合自身的经验,着重阐述了转化"学困生"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黄文亮 《考试周刊》2012,(75):180-180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道:“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偏偏是那些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这种极大的效果反差强烈地警戒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师们必须正视他们,了解他们,研究他们,用我们满腔的爱唤醒他们,激励他们,用感情、责任激励他们,让这些含苞待放的祖国花朵如沐春风,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十余年的班主任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一直特别关注这些“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对他们学习困难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也作了尝试和探索。一、形成原因(一)叛逆这种类型的学生大多数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是文化水平不高的父辈简单粗暴式的教育。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呵护,稍有错误换来的就是一顿暴打,时间长了,他们都绝望了,也产生了“抗体”。久而久之,他们对父母甚至对周边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你说往东.他们就偏往西,你说好,他们绝对说坏,你越说,他就越烦;你越打,他就越硬,长此以往,慢慢地就导致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无法沟通。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如果不及时地给予足够的关心,令他们感觉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就可能彻底地产生抵触心理.以至于仇视父母。与老师作对,甚至会把这种怨恨的心理报复到同学的身上。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国家重点名校,还是农村普通学校,教学效果都会参差不齐,难免存在一部分"学困生"。学困生即是指在学习成绩或者行为表现、态度等各方面不尽如人意的学生,这类学生总是让教师和家长头痛不已。面对这样的"学困生"现象,我们除了心痛之外,更多的是应该反思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尽善尽美地转化他们。  相似文献   

20.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高中留守"学困生"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农村高中留守"学困生"的现状出发,探讨导致"学困生"出现的内外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