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流行"与"时尚"成了大多数人的追求,人们身着时尚服饰,耳中充斥着流行音乐,对流行音乐追求的这种现象也同样普遍存在于现代中学生当中。他们中大多数人随口就能唱出很多流行歌曲,却哼不出一首经典的世界名曲。传统音乐教材以音乐知识为中心,大多数是艺术歌曲和内涵较深的古典乐曲,很少涉及到通俗音乐,脱离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11年以后…… 在某校的三年级(二)班里,一位女教师正带领学生做"健脑操",而且远远就可以听见班里放着世界名曲.可是三年级(二)班的这节课不是体育课,也不是音乐课.这就奇怪了吧!什么是"健脑操"?不是音乐课为什么要放世界名曲啊?而且我估计你最奇怪的还是这位女教师.  相似文献   

3.
2000年世纪之交,由香港电台第四台举办的投票选举一千年来的10支世界名曲活动中,由上海音乐学院的作曲家何占豪所创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榜上有名,其余的9支名曲全是来自欧洲国家。当主持人说道:我们评选出的这十支世界名曲的作者,有9位都已作古,但荣幸的是,还有一位今天就在现场,他就是《梁祝》的创作者———何占豪先生,请他上台讲话。何占豪走上讲台,激动万分,面对观众他发自内心地说:“在大家投票选出的一千年来的10支世界名曲中能有《梁祝》,我感到非常荣幸,但这不是我个人的成就,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熔铸着我和我的同事们的爱民、…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本中编写了许多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经典的民族音乐、戏曲音乐和外国名曲等"高雅"音乐.但在当前,由于以多元艺术因素组成的各类通俗流行音乐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类融器乐演奏、舞蹈、流行元素于一身的音乐,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加之强势媒体的大力宣传和炒作,使之影响更为巨大,以致学生与"高雅"音乐之间竖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墙壁,这严重影响了音乐课堂中"高雅"音乐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乔布斯遗产     
王辰越 《中文自修》2012,(Z1):98-99
一次又一次,乔布斯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那句经典的诺言: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大约一个月前,乔布斯与《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见了最后一面,他说:"我知道,我很快就要死去了,而这一幕就会出现在书的最末尾。"乔布斯原计划自己的传记于2012年出版。这一天来得太早了。一个在网上流传已久的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三个苹果曾经改变了世界,一个苹果诱惑了亚当和夏娃,  相似文献   

6.
上次,兴仔哥哥为大家介绍了我小时候的十大经典游戏,好多小朋友都给兴仔哥哥写信,说特别羡慕兴仔哥哥,还要我多说些我小时候的事情。这一期兴仔哥哥特意为小朋友们准备了我小时候最流行的十大经典零食,介绍给大家,有一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理念】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说过:"光是把世界上所有的优秀作品熟悉一下,就够你忙的——即使把你的生命延长一百倍,也还是不够。"古今中外的音乐名曲浩如烟海,学生能演唱和演奏的只是沧海一粟。借助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扩展学生的音乐"内存",开阔音乐视野,还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多聆听世界名曲,犹如阅读一样,已成为一个人  相似文献   

8.
最近网络和传媒中有人在大力倡导儿童“读经”据说已经有100多万孩子参加了此项活动而且成效显著。我是在一次比较正式而且规模不小的研讨会上听到这项介绍的。一位台湾的教授告诉我们13岁以前的孩子记忆能力、模仿能力和感悟能力比较强应该让他们多读多记古诗文经典现代文就不要学了数学课五、六年级才需要开初中再开也可以艺术教育应该从世界名画、世界名曲的欣赏开始儿童画、儿童歌曲就不要学了。这就是素质教育的捷径。乍一听觉得蛮有新意其实有点文化常识的人对“读经”一类的词是并不陌生的也蛮有操作性。这样一来学生的负担不就…  相似文献   

9.
<正>意大利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前言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开始但没有结束的故事构成的世界里。"我理解,卡尔维诺在用这句话表达一部经典作品诞生后极强的可塑性,如果把这句话放在阅读教学中,即意味着经典文学文本的阅读审美有无限的可能性。就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而言,学生要实现经典文学文本的可能性审美,必须依靠语文教  相似文献   

10.
同事之间偶尔说起《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的教学。我说《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我没落下一篇,每篇课文都给学生上了。有人对此很诧异:"10个单元课文,又是以文言文为主,哪有那么多时间?"是的,如果把《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等同于必修课的文言文教学,这门选修课就不仅仅是时间不够的问题。在一些教师看来,学生有了必修课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再加上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即便应对高考,问题也不大,没有必要在这门课上花太多时间。  相似文献   

11.
乒乓"外交"     
当年的中美乒乓外交是一个绝妙的国际外交经典,小小的银球在厚厚的政治壁垒上点燃了一支温暖的火把,并照亮了世界.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也曾借助这小小银球,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记得我刚调到本校时,校长找我谈话,语重心长地把四年级A班"托付"给了我.校长也没瞒我,说这个班是全校最"散"的一个班,并特别向我"推荐"了小丁.据说,班上的小丁是一头"犟牛",很有"号召力",对老师的教育一概拒不合作,是班级里的"男一号".他就像画卷上过于浓烈的一笔,与周围的色彩极不和谐.交接班时,原班主任曾满怀歉意地对我说:"徐老师,没把他教好……哎……"  相似文献   

12.
金庸侃读书     
2004年11月16日下午,著名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在深圳主持"读书论坛"。以下是金庸先生答读者问的部分内容:问:您通读中国古籍,认为最经典的书和词句是什么?金庸: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这一句。这是我此次演讲的真正主题,邀请方要我讲《我的武侠世界》,我说这个题目不好,这个是你们读者自己的事,你把我的书读完,我的武侠世界你不就清清楚楚了吗?  相似文献   

13.
新生入学教育,学校请我作校史讲话。新生接受的宣传中,有个流行甚广的口号——"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几乎人人会说,很多学校也曾把它悬挂在校园里,但我一直不以为然。我对学生说,考取这所学校,大家很开心,在亲友中很有"面子"。然而,这所学校的荣誉是很多前辈创造的,简单地说,都是别人的劳动,你可以认  相似文献   

14.
幽默笑话     
校园经典幽默笑话有个农学院的毕业生回到家乡,见老园丁在移植果树,便说:"你这种移植方法很不科学,照这种干法,从这棵树上能收获7个苹果就够让我大吃一惊了。"老园丁看着他,慢吞吞地说:"不光是你,我也很惊讶,因为这是一棵桃树。"  相似文献   

15.
正在日常的交流中,我常常听到青少年说:"最想看当代作家写现实生活的作品,读起来特别有生活味。但老师们总说这不适合学生看。"一席话,不禁让我产生了疑问:难道当代就无经典之作?我们就不该阅读当代作品么?进一步说,何谓经典?或许大部分人会回答:经典是过去传承下来最有价值的东西。但在我看来,经典是一种素质,一种气度,一种魅力,与所处时代并无必然联系。生活中并不缺少经典,而是缺少关注与发现。曾几何时,"与文学大师对话""培养高尚的审美  相似文献   

16.
正在微博上看到春夏的一个采访视频,她说:"我就是要这个世界上有一束光是为我打的,我就是要有一个舞台是为我亮的,我要这个世界上,有人是为我而来的,那非常非常重要。"她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泪光,有人为自己而来,这太重要了。我们一定要不畏惧别人诧异的眼光,也一定要温柔又有力量。春夏满足了许多人对于小女生的想象,有自己的执念和思考,也有自己对于世界的表达。我特别喜欢她说过的一句话:"我讨厌这世界的大部分,但一定有小部分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音乐是瑰丽灿烂的天堂,那么,音乐大师们所创作的不朽名曲就是天堂中神奇独特的风景。打开这道风景,让感心动耳、荡气回肠的名曲在孩子们的耳畔响起,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教书八年来,就是在这最幸福的信念牵引下,我用不丰厚的工资购买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柴科夫斯基、刘天华、聂耳、冼星海、阿炳、贺绿汀等中外作曲家的100余盘磁带、150余张CD、VCD、MP3,建立了令我自豪的世界名曲库。我用名曲幸福着孩子们,也幸福着自  相似文献   

18.
<正>教师要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丰富从何而来?从阅读与行走中来。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所谓读书与行走,对我来说,就是一件事,可以用"阅读"二字概括——读书,读世界。这或许可以称为"大阅读",所谓高贵的灵魂与美妙的肉身结合在一起的阅读。人的生命有限,书却是无限的。因此,我主张教师的读书,主要读经典,经典是历史的、文化的、知识的精华。读万卷书,仍然读的是经典,有万卷"经典"在肚、在胸、在心,那就是"底蕴"。而行走就不一样了,不一定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经典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文学界的普遍关注。这显然是因为大众流行文化已经猛烈冲击了传统经典文化,而这样的冲击也已经使得当代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明显疏离了那些被历史证明是人文精神核心的经典著作。经常有同学问我:为什么按照老师的指点,去读经典,可就是找不到感觉?应该说,这是当代人文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因为很难想象,  相似文献   

20.
名曲——指的是在世界各地有一定流传性,被人们所共知的曲子。一首好的名曲往往充满了朝气蓬勃的生活气息,能够调节人的情绪,给人以美的感受。为此,我将世界名曲融入幼儿园的午睡活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