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这种对知识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思想对学科教学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应用这种知识分类方法与思想于中学物理教学中,对物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加以区分,并对两类物理知识的一般学习过程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划分为“知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和“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认为程序性知识不是将知识作为直接陈述的对象,而是作为应用的对象,是一套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传统知识观下的“知识”仅与“陈述性知识”相对应,而传统知识观下的“技能”恰与程序性知识相吻合,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技能是一套习得的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3.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类知识获得的心理过程及其在头脑中的表征、保持与激活等特点都有显著的差异。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促进陈述性知识习得的策略;促进陈述性知识保持的策略;促进陈述性知识有效提取的策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陈述形式;明晰程序性知识应用的条件;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从程序性知识到陈述性知识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4.
从广义的知识观来审视,语文知识可分为陈述性语文知识与程序性语文知识。而语文陈述性知识可进一步分为记忆性、理解性、与体验性知识,语文程序性知识可进一步分为动作技能、智慧技能与策略性知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语文知识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知识分类教学理论是皮连生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性知识。本文以《沁园春·长沙》为例,对技能性知识教学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6.
一、几种典型的知识分类理论 我们要探讨教师的专业知识,就不得不对知识的分类进行探讨。20世纪5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从学习过程的心理实质和特点将知识进行了分类,其代表人安德森等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他们指出存在于头脑中的知识按其表征的性质不同,可分为两种,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7.
论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义知识观下 ,知识可分为三大类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包含技能在内 ,传统知识观下的知识与技能的矛盾因而得到解决。通过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36):170-171
本文从理论和教学实践两方面来探究物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借鉴心理学中关于知识分类的方法,对物理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进行分类,并且提出了物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一般教学模型。本文以"物质的密度"一节的教学案例为例,来探究物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利用现代知识观来进行物理教学设计,有利于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的观点,将化学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大类。不同类型的化学知识其学习过程和条件是不同的,在化学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著名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从而将迁移分成4种类型,即陈述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迁移、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程序性知识向陈述性知识迁移和程序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笔者据此从促成正迁移的角度,对高三生物学复习方法作一肤浅归结。  相似文献   

11.
肖化移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5期撰文指出.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程序性知识也可以被称之为“技能”。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分可概括如下:第一,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的观点,将化学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大类.不同类型的化学知识其学习过程和条件是不同的,在化学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设计不同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不是线性的,知识向能力转化受知识类型、学习策略、学习情境等中介变量的制约。研究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条件与策略是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可分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策略性知识调控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问题解决检验个体能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将知识分为两类,即表示"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和表示"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写作知识是融知识、技能、策略为一体的程序性知识。写作知识的教学要遵循程序性知识认知学习规律,经过理解知识、命题表征阶段获得陈述性知识;再通过相同与变化情境的练习,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最后在评价和修改中认识知识应用的适当条件,获得策略性认知,从而可以在跨情境中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15.
皮连生教授综合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加涅的智慧技能学习层次论以及I.R.安德森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理论.提出了广义知识教学过程模型。该教学过程模型既能指导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又能解决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难题。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类型和阶段选择相应的教学步骤。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传统的知识观、技能现和智力观的考察与反思,提出了广泛的智育目标,即使学生获得结构化的陈述性知识;帮助学生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使之成为顺利完成各种智慧任务的技能;教会学生习得并应用策略性知识,使之学会高效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成为自觉的自我学习者和自我调控者。  相似文献   

17.
高师生教学技能是其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技能包括内部心智技能与外部动作技能。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知识现为基础,重新阐释了教学技能,认为教学技能的形成要经历陈述性知识学习、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程序性知识自动化三个阶段,并尝试性地构建了高师生教学技能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8.
对数学理解的再认识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现代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2大类,根据数学知识的特征,我们将数学知识分为结果怀知识和过程性知识2类,其中结果性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怀知识。因而,数学理解应指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的理解。图式的获得、产生式系统的建构、关系和观念表征的完善分别是陈述性知识理解、程序性知识理解、过程性知识理解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广义的知识分类可以将地理知识分为地理陈述性知识和地理程序性知识。地理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等问题的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术语、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数据等;地理程序性知识是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地理感知能力、地理信息能力、地图运用能力、地理阅读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等。地理陈述性知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而程序性知识是培养地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的关键。根据不同知识类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孟媛 《文教资料》2011,(9):126-128
学习是新旧知识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普遍存在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中,迁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对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以及迁移理论介绍的基础上,从迁移角度阐述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