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地学习程序。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自觉地运用学习方法来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当今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会为学生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2.
正一年按365天算,每个孩子从出生到入小学,大约有2190天的幼年时光。这期间,我们该给予孩子什么?该怎么给予?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幼儿受益终身《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前教育要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核心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以"人"为核心,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回到人的发展上。影响孩子一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孩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财富,它由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其中,学  相似文献   

3.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也有人说小学教师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教给孩子基本知识,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想  相似文献   

4.
<正>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是叶老经过几十年深入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托尔斯泰有关习惯的名言说得更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吕叔湘先生也曾有一段非常  相似文献   

5.
沈阳 《中学教学参考》2013,(36):104-104
习惯对于每一个人的学习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在这个轨道上就会终身受益。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就意味着自己掌握了获取知识的金钥匙。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仅是机械地传授知识,同时需要专注于学生,重视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懂得做人的道理。  相似文献   

6.
当今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次俊英 《西藏教育》2012,(10):49-49
教育家冷然曾经说过:“学生最终口标不应是单纯学会知识,而是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一个不会自主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是很难有更好的发展的。”十四年的教学工作使我体会到,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出一锅行端正、习惯良好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动手操作,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最终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对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9.
张美洁 《福建教育》2011,(12):40-41
绘画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作者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绘画赋予了幼儿自由表现的广阔空间.能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发现,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而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中心环节。教会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一、明确要求,让学生知道认真听课认真听课包括两方面,一是认真听老师讲课,二是认真听同学发言。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注  相似文献   

12.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动手操作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知识,增强能力,激发创新意识.近几年这类题目更是各地中考试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记忆大多还建立在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用教材教就是要将课标所倡导的理念、要求以及教材的内容转变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的形态。设计恰当的动手操作活动是实现这一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军超 《陕西教育》2011,(12):70-70
由“臆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在体育数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课堂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体育教师柞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5.
吕爱敏 《考试周刊》2014,(36):26-26,18
语文是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兼具的以语言文字为主的综合性学科,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思想品质、人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下,针对某校外来民工子女占生源绝大多数的现实,落实初中语文教学任务,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为学生搭建阅读、学习和提高的平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可谓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小学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们部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之初却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直接制约了他们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真正本着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精神,在学生数学学习之初,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专心倾听,潜心阅读课本  相似文献   

17.
彭莹 《教师》2010,(1):59-6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让一个个充满发展可能、有着内在成长需要的生命体,在全面的、全程性的学校教育改革过程中获得成长,是“新基础教育”的一贯追求。所以,我们首先从学生生命活动的主阵地之一——课堂学习入手,反思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学习的范围内,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短时间内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学生的学习习惯可以分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不同的习惯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同的影响,比如思想懒惰、抄袭作业等不良习惯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后退,而认真听讲、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等良好学习习惯则会使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项教学任务,这不  相似文献   

20.
正中学时代是最适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这是由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物理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提问的学习习惯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美国教育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