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薇 《文教资料》2009,(33):104-105
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下的古代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古希腊的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他们在文学、艺术、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积极地探索与思考.给当时及后世留下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同时他们的美育观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在艺术教育与道德培养和政治功能的关系上。但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不同.使他们在培养的具体出发点、方式和目标上又各具差异。本文拟从多方面对二者的艺术教育思想进行比较.阐述其异同,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同时期中西方艺术教育主流思想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元代扈从文人群体,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馆阁文臣组成。他们在扈跸途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经历,也有着不同的情感诉求。歌颂"华夷一统"、渴望建功立业以报知遇之恩成为他们共同的价值取向。对"远游"情结的抒写,其实质是对一种理想的完满人生境界的追寻和精神家园的回归。旷日持久的扈从生活激发了文人深藏于心的安土重迁意识,而政治歧视、文化冲突、环境差异又放大了家国之思。元代政治的痼疾,使传统价值观备受挑战,成为困扰扈从文人的两难选择,最终导致群体的裂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家张贤亮和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部是理性思辫气质较重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多以政治斗争和政治迫害为背景,表现扭曲生存状态下的人。但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两位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在大体相似的背景、环境中,对命运的选择和人生的理解迥然不同。站在倾斜的地平线上,他们的主人公走向各自的远方。本文无意评价两位怍家的思考和创作孰是孰非,只是通过对比,揭示文化和哲学的影响,对作家思维的巨大渗透力,从而更好地看清中西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在伦理思想的发展史中,墨家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均为后来者研究伦理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依据。前者以"天下之治"的宏伟目标作为其伦理思想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后者的"德行论"以一种自由独立的态度来阐发城邦人生的追求。两者的伦理内容都对"爱""义和公正"有着非常相似的阐发,但在细节的论述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不仅由不同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文化背景决定着,而且俩人的身份背景亦是他们思想区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选择的力量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时间之鸟已经飞过. 高考如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高考如筛,它以国家的名义毫不容情地选择我们,而我们在选择不同的人生,但都是有欢笑、有泪水的人生.在今年高考尘埃落定、余响未绝之际, Conquer内心涌满祝愿--愿我们过去的读者笑靥如花,愿有志者事竟成,愿苦心人天不负,愿他们的高中生活有了圆满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拉斯蒂涅和于连都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择手段出人头地”的典型形象。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人生目标,在权钱网络的笼罩下,不择手段的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着各自的人生。最终,拉斯蒂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于连却以他平民孤傲的姿态走上了灵魂的祭坛……本文从两个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阶级出身、人生目标的实现方式、气质性格、人性归宿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正>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厦大附中”)首先是一所学校,也是一种文化,对于很多在厦大附中学习和生活过的“附中人”来说,它也是一个温馨的“家”,是一个爱的港湾,是一种情感归宿和精神寄托。但我想说,厦大附中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一种生活方式,也即附中人不仅能从哲学层面上在附中养成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方式,这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历程中信心百倍,而且在面临具体事件时,厦大附中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它将使我们面临具体困难时游刃有余。态度决定一切,而生活方式就是人生画卷,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是一个人什么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赵贞吉《归山好》抒发了他对明代嘉隆年间险恶政治的忧惧以及对仕宦人生的失望和懊悔,同时也客观地揭示了封建仕宦文人普遍的人生体验,他们年轻时狂热地追求仕宦,中年在宦海沉浮中彷徨徘徊,晚年荣华散去,深悔自己的仕宦人生选择。后人关于此词的追和之作颇多,这些和词承袭了原词厌倦仕宦的主旨,同时在主旨及内容上又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9.
艾芜与梅里美由于相似的社会变革运动与生活经历 ,使他们的小说创作在地域描写、题材选择和人物塑造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相似之处。然而 ,由于历史条件、民族文化传统、政治环境以及作家性格和审美趣味的差异 ,又使他们的创作表现出极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竹林名士都是当时清谈玄学中的代表,但生活在政治动荡、祸机四伏的魏晋之际,他们活得很累。他们的种种狂放任诞的行为,都是内心痛苦的寄托与表现.在司马氏的政治高压下,一度优游林下、扇誉海内的竹林名士们风流云散.嵇康以一个孤傲的知识分子个体的人格形象,独立于那个时代纷纷随俗沉浮、投机钻营,以猎取功名、作官入仕为人生归宿的文人群体之外,始终保持知识分子青篁劲节般的人生风范。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凸显出来的种种问题表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以对本科生从学习、人生等各个方面予以指导,引导他们进入合理、健康的人生轨道,实属必要。为了了解大学生主观上有无这种需求,本研究在华中科技大学英语专业师生中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被试在本专业实施导师制的意义及必要性都达成了共识,但在选择和交流方式等方面,被试的看法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华喦与郑燮是“扬州画派”的佼佼者,成就卓越,影响深远。二人都以写意花鸟画见长,他们的绘画艺术既有相似的一面,又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比较了华喦和郑燮的人生经历、思想状况、艺术传承、笔墨技法等方面的相似点与差异点。  相似文献   

13.
同龄作家沈从文与吴浊流身居不同的地域,却因审美理想、文化追求的某些一致性,在创作中表现出相似的文化视角.他们的作品多以乡土生活作为参照,在城乡对比中寄寓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之情和对都市的批判态度,显示出相似的寻根意识和审美追求,并通过各自所描绘的人生形式、道德观念、文化心态等方面反映出来.与此同时,出身、经历、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又使他们的审美表现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4.
在中美文学史上,海明威与路遥都创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他们身上既表现出类同性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一方面,他们都带有作家本人的色彩,显示出相似的精神内核:作为一名普通人敢于同命运坚决抗争,并彰显出仁义、博爱的精神;另一方面,受不同的地理环境、时代背景和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在价值观念、反抗对象和最终归宿上又有着极大的不同。本文以比较的视域将两位作家笔下的硬汉形象加以分析,旨在透过中美文化内质的差异来探讨人类生存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15.
范蠡弃官从商的历史地位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蠡是春秋末期颇有影响的人物。他勇而善谋,入仕忠心报国,建功立业,官居卿相而不慕爵禄;务商求富而不贪财,以惠及民众为归宿,成为为官为商的楷模。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领域的建树及其开创的弃官从商的人生之路,表达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向往,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历史地位应当得到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6.
同龄作家沈从文与呈浊流身居不同的地域,却因审美理想、文化追求的某些一致性,在创作中表现出相似的文化视角。他们的作品多以乡土生活作为参照,在城乡对比中寄寓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之情和对都市的批判态度,显示出相似的寻根意识和审美追求,并通过各自所描绘的人生形式、道德观念、文化心态等方面反映出来。与此同时,出身、经历、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又使他们的审美表现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7.
晏几道父子在北宋词坛上影响深远,同时在小令创作上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他们既有相同的时代背景、人文环境,又具有不同的人生阅历、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8.
阮籍与庚信两位诗人的现存诗歌中均有以五言古体为创作形式的咏怀诗,二人的咏怀诗都体现了在高压政治统治下郁郁寡欢的苦闷矛盾心理,反映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感想。但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环境不尽相同和受时代风的影响也不同,二人的咏怀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略论屈原与杜甫的创作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和杜甫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们虽是两种不同创作风格的代表,两人有许多的不同,但其诗歌创作中所共同充盈的以德治世、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共同体现的为美好政治理想勇于献身的不屈精神,都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大都围绕“生命”二字展开,其艺术的全部归宿,就是探索和表现各种生命形式,用笔捕捉它们的光影。在小说《边城》中,作者由“自在”到“自为”的各种生命形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并传达出沈从文最终以期重振民族精神和人生信仰的生命理想,但由于作者本身避开了时代发展中的政治选择,而是采用抒写理想人生的方式进行内心的救赎,从根本上脱离了历史情境与时代变迁的整体把握,造成了作品中人物的幽暗困境与自身的现实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