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要少给学生"压力",多给学生"魅力",少逻辑性分析,多情感性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文字的色彩、温度和生命,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动力,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有活力、才有生命。  相似文献   

2.
注重数学实践活动是目前国际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它是以解决某一实际数学问题为目标,打破了原来教学中重书本知识,轻直接体验;重结论,轻过程;多封闭式学习,少开放式学习;多机械式记忆,少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数学实践活动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和数学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值得我们探索实践活动教学的真谛。一、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自主参与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上海版初一历史新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本学期开始在我区全面推开。新教材化旧教材的“繁、难、多、旧”为“简、易、少、新”,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方法也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而更加科学合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在这一新旧观念与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小学生学习语法的目标主要是逐步树立语法意识,在语言实践中关注语言的结构,在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中学习新的语言现象。广大一线教师已经在语法教学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体验语言、实践语言的机会少,授课形式多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评改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多一些尊重,少一点改动;多一些标准,少一点统一;多一些互动,少一点孤立;多一些单调,少一点乏味;多一些展示,少一点束缚;多一些探讨,少一点断语。只有这样给力地评改学生的习作,才会保护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才会激发学生努力地写好作文,才会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黄焕煊 《学苑教育》2012,(20):50-50
网络游戏新奇、刺激、好玩,通过网络游戏体验成功、缓解压力、结识朋友,但是也给青少年带了一些不良影响。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该发挥学生的个性,改变以往从学习目标设定到作业评价全过程整齐划一的作法。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刺激,让他自己去感受;给学生一点灯光,让他自己向前走。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逐步引导学生按自己的个性探究,体验学习过程,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国培的学习,广大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那么我们就要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我结合实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个人认为在教学中让兴趣伴随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非常重要,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学期开学伊始,轰轰烈烈的课改工作在我县全面展开。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到课程计划当中,在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学习的需要,它要求学生亲身经历,亲自操作,亲身体验,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需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氛围。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妨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究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将激励他们不断探索,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1.
张国娟 《学苑教育》2012,(23):59-59
英语课是一种技能课,是一项活动。学习一种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英语课作为一项活动,其教学一般须遵循交流性原则、听说领先原则、情景教学原则、趣味性原则。小班人数少,更有利于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自我体验。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是实践型课程,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聋生更应该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教师写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师做得多,学生动得少。这种现象在聋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尤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不能持久地、有目的地培养聋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实际上,对于聋生,教师更应该从低年级就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不仅要给学生"鱼",还要教会学生"渔"。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养低年级聋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一直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从课堂教学的对象看,教师讲解多,学生阅读少。从学诗过程来看,往往是分析多欣赏少。从能力培养看,往往侧重于理解能力的训练,而忽视表达能力的培养。三多三少的现象,使古诗教学表现出三个明显的缺乏:即缺乏以想像联想为形式的思维能力培养,缺乏以感悟和体验为手段的鉴赏能力的培养,缺乏以学习方法为内容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现代的语文教学应当摈弃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古诗五步学习法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设计的。如图:      按照学生学习语文规律和古诗特色把每一首…  相似文献   

14.
谢宁宁 《吉林教育》2005,(12):24-24
1.把语文课堂作为学生体验的平台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上,他们可以质疑问难,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做他们愿意尝试的实验等。存学习化的社会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活动的重心在于“学习”,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因而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营造出“足够宽广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翱翔,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去创造。  相似文献   

15.
邱云菊 《黑河教育》2012,(10):17-18
现在许多语文课堂,由于曲解了教改思想,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多了花哨少了朴实,多了喧哗少了思考,多了形式少了实质,多了内容少了深度.课堂上呈现的一些东西如非法添加剂一般,使我们的语文课游离于真正的语文课之外,失去了语文课的"原味". 一、天马行空的独特体验 新课标倡导"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实质上是对学生认识的肯定,也是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平台.但是,一些教师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故弄玄虚地玩"创新"解读,一味追求学生答案的"多元",感受的"奇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也一步一步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教师们汲取着新课程的营养,也努力实践着新课程的理念。尊重学生的理解,倡导学生的感悟体验;倡导个性化的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教师的讲少了,学生的学多了;教师的问少了,学生的说多了;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少了,鼓励多了。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引言小学生学习语法的目标主要是逐步树立语法意识,在语言实践中关注语言的结构,在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中学习新的语言现象。广大一线教师已经在语法教学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体验语言、实践语言的机会少,授课形式多以讲解语法知识、提供笔头练习为主,这样的语法教学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语法知识,对语法学习感到枯燥,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要改变这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体验被肯定的愉悦,体验成功的快乐,我们教师不要吝啬我们嘴中赞美的语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激励当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当中,他就学会了感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给学生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挖苦。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感激。我们的生活里就会多一个瓦特;多一个牛顿;多一个爱迪生。  相似文献   

19.
陈桂香 《陕西教育》2009,(11):14-14
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家长的期望,老师与学生都不敢大意,抓紧一分一秒的做题、讲题。导致有些学生学得很苦,体验不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厌恶数学,偏离了新课改的初衷。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数学课堂多一些趣味,少一些枯燥。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课教学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所以应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环境,促使学生对道德规范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真正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真正实现道德的内化,真正学会如何做人。   在思想品德课中倡导体验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一些社会实践,少一些课堂模拟   基于课堂教学的特点,思想品德课同其他学科一样受到上课时间的限制,因而很多活动便被老师们设计成了课堂模拟活动,这种教学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我们在感慨“ 5+ 2=0”的同时,是否也该反省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