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退休公务员,也是一个搞过十多项发明、申请过六项专利的非职务发明者,我在经济上既没有致富,也没有致贫,但在发明的活动中,遇到过因发明而“致贫”的一族,也常见到因搞发明而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报道。特别是看到《发明与创新》杂志刊登的两篇文章讲到的95%的非职务发明人处于贫困状态和在非职务发明人中形成的丐帮,这种状况确实不能让人平静。国家要富强,  相似文献   

2.
我的杂志被人“偷”编辑同志:在一位朋友的影响下,我喜欢上小发明并开始自费订阅《发明与革新》杂志,并参加了《发明与专利》函授班学习,至今已有四年时间,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期收到后总是爱不释手。几年来,我搞成了三项小发明,申请专利并且都已授权,更值得高兴...  相似文献   

3.
看了《四盏灯的启示》后,想起了我拍摄“电视新闻摄影”这段难忘的经历,也用《四盏灯的启示》方法说明我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小鹭鹭对发明创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对发明说 :“发明爷爷 ,你教我搞发明 ,好吗 ?”“好啊 !”小鹭鹭在发明的指导下 ,作出了一项发明 ,小鹭鹭太高兴了 ,她又想将发明申请专利。专利说 :“你想申请什么专利 ,是发明、实用新型、还是外观设计”?按照专利法规定 ,专利分为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什么是发明 ?按《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 :“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技术方案”。什么是实用新型 ?“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区别在于 :1…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发明人,专业从事发明13年,现有发明1000多项,申请国内外专利150多个,已授权40多个。我的大部分专利或专利申请被社会使用或侵权,其中仅5个发明专利的侵权厂商就有1000家以上,已有北京二中院、武汉中院等多家法院判决侵权成立。报上称我是“发明大王”。  相似文献   

6.
一篇文章触发两项专利黄汉勇编辑同志:我写这篇文章,除了感谢编辑同志办出了《发明与革新》这本全国一流的刊物外,主要是想和广大发明爱好者,特别是还没有做出一项发明的朋友,谈谈我在发明道路上的感受,也许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人民政府黄汉勇我从...  相似文献   

7.
小鹭鹭听了专利爷爷的一番话 ,她着急地说 :专利爷爷 ,我的发明能够获得专利权吗 ?如果……专利局不给我呢 ?”她“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别哭 ,别哭 ,让我告诉你——一项发明创造要想获得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 ,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所谓“新颖性”,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是这样规定的 :“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 ,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就是说 ,一项…  相似文献   

8.
申请141项专利、拥有42项专利权(其中有4项为发明专利)的45岁的任文林在武汉非职务发明界内小有名气,被媒体誉为“发明大王”,由于多年来痴迷于搞发明而耗尽财力,妻儿离去,家不成家,因此,又有人称他为“专利流浪汉”。  相似文献   

9.
花老师  NIF 《世界发明》2005,(12):100-100
微距摄影用为拍摄的一种表现方式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它通过表现被摄主体的细节来展现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画面,而微距摄影对于刚刚步入数码摄影门槛的爱好者而言,  相似文献   

10.
我自2003年偶然在一书摊上结识《发明与创新》.就迷上了发明创新,并对《发明与创新》爱不释手。我设计的“自动排水控制阀”使用了两年.简单可靠,无故障,我没有申请专利,想献给社会上有此需要的企业、单位或个人。  相似文献   

11.
人类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舒适,始终在从事发明创造。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不完美的一面。美国杜克大学历史学家维斯蒂克在其《从小处着眼:为什么存在不完美设计》的新书中说:“发明永无止境,不完美是发明之母。”他认为,只要从小处着眼,会有越来越多的发明等待你去干。仅在2003年,美国就颁发了17.5万件专利,但只有一小部分专利显示出了其重要性,而其中大部分,也会像过去已存在的几百万件专利一样,在它们到期失效之前就早已被人们忘得干干净净。可以说没有一项新产品,可以长期保持不变而在市场中生存下去。对于发明、设计和技术而言,永远存在着不…  相似文献   

12.
认识《发明与革新》,是从认识黄友直先生开始的。那是在5年前,我怀着一种好奇心前往长沙,因为在那里的一所大学里,有一个由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发明学校。在这个“学校”里,一切都由学生们自治,包括课程的安排和课时的分配,也都由学生自己确定。据说,这个“学校”设有发明理论、技巧以及专利知识等方面课程。如此群众性的发明团体,且在大学校园里,在全国也不多见。做为一个记者,职业的习惯促使我赶到芙蓉国,以便了解一下大学生们对发明和专利的认识和感觉。在省专利管理局开往那所大学的车上,经省专利管理局一位同志的介绍,我和黄总编的手握在了一起。放眼望去,他五十开外,显得很瘦,也很和善。说起话来静而舒缓,  相似文献   

13.
读编往来     
杂志社的编辑同志们:你们好!我是一个非职务发明人。我从小就爱“捣鼓”,热衷于搞小发明,虽然工作多年,但业余时间我还是一直没有放弃我的爱好。其中,有几项发明获得了专利授权,令我备受鼓舞。自从我偶然发现了《中国发明与专利》这本杂志后,简直是如获至宝,每一期的每篇文章我都反复读上好多遍。说实话,我感觉从今年开始,杂志的风格有了些变化,一些比较冗长的文章减少了,读起来比较轻松一些了,不知道其他读者是否也有同感。毕竟我们这些发明人不是搞学术研究的,希望杂志能多刊登一些实用的知识和信息。衷心祝愿《中国发明与专利》越办越好!浙江省嘉兴市崔先生  相似文献   

14.
“充分公开”是专利法理论中的一个专门术语,这一术语并没有直接出现在中国《专利法》的具体法条中。但是。各国专利法如美国和日本的专利法、《欧洲专利公约》和《专利合作条约)中都有类似的表述。我国《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如何理解“清楚、完整”和“充分公开”,  相似文献   

15.
我父亲许铮祥是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武汉中心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他从医30多年,曾编写过《胸部X线征》(湖北人民出版社)、《腹部X线征》(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两部专著,发表各种科技论文数十篇,发明了“X线机摄影微机自控与防护装置”,该成果1993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父亲成功的背后是《发明与革新》。 在父亲的直接影响下,我从孩提时代就开始阅读《发明与革新》,并萌发了浓厚的兴趣,“未来发明家”告诉我学科学、用科学、发愤图强要从小做起;“发明指南”则使我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位小学教师,1995年对发明有了浓厚的兴趣,前后取得了“一种工艺小剪刀”、“一种多功能旅行牙刷”等5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不过,我以前是喜爱书法的。从书法跨入发明领域,可以说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圈子。以我的体会,两者对比非常强烈。目前书法已达到群众性的普及。现  相似文献   

17.
发明家     
我并不是什么发明家,但名字已上了“发明家大全”,因为我陆陆续续申请了几项专利。当某一项专利刚一公布时,便有许许多多出版社、中介处、展览馆、信息台等等机构纷纷来电来函。于是一顶顶“发明家”的帽子便戴到了头上,而且越戴越高。只要有一项发明就可称发明家吗?别人随便说说倒无妨,善意的恭维也很可爱,但发明人自己千万不可当真。上个月某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说某个发明家成了一个“破烂王”,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见报的一个月后,专门组织了一个“鹊桥会”,大力引荐各路“牛郎”。我也有幸又当了一回发明家,并且光荣…  相似文献   

18.
组合联想法类似于小学生的汉字组合游戏,可以用不同的偏旁部首和不同的字去组织,形成一个新的字。比如:“亻”旁可以分别和“乙、二、夫、木、犬……”等字组合成为“亿、仁、伕、休、伏……”等新的字。但不是任何字都可以和“亻”加以组合的,比如“亻”不能和“平、工、上、下……”等字加以组合而成为一个新字。组合发明也是如此,并不是任意两种物体都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有用的物体。所以一般来说,组合发明法的随意性较大,要想寻找一项新的发明题材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我在长期从事青少年的科技辅导活动中进行了许多探…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本贵社刊物,立刻被吸引住。但苦于身居农村,所订刊物十之七八被丢损,曾一度中断。今借邮购之便,重续我与《发明与革新》之缘。我也是位发明爱好者。十年前取得了两项专利。但由于身为农民,经济条件的限制,专业知识的匮乏,使得我如井底之蛙一样,原地徘徊至今。其间,又产生多项发明构思及方案,但仍在“立此存照”状态,并未向前迈进。为打破这种困盹局面,我将目光投向贵刊。我知道《发明与革新》是广大发明爱好者的良师益友,尤其我这样的艰难跋涉者,一定会从她那里,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长信心!在这里,把我长期受困扰…  相似文献   

20.
小鹭鹭听了发明、专利的讲述后 ,越发对他们好奇起来 :“您们有多大年龄 ?您怎么住在这里 ?还有 ,还有……”“别急 ,别急 !我们会慢慢告诉你的。专利有 70 0多岁了 ,发明有多少岁 ,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大概有好几千岁吧。我们是兄弟。我给你讲一讲——讲到发明 ,可以这么说 ,有了我们人类就有了发明。钻木取火就是一项发明。正是人类的不断发明创造 ,才有了今天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一些重大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人的观念 ,所以说 ,发明是“老爷爷”,具有悠久的历史。说发明与专利是“兄弟”,是因为专利制度是随着科技发展而逐步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